第二百二十四章平雲南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二十四章平雲南(三)咐歷八年四月二十五。昆明城原雲南行省右承相府”氣灶八明成都大都督行轅所在今
顯得格外地熱鬧,只見身穿各
服飾的貴人紛紛來到府門前,然後互相打著招呼。走進這位由明軍把守的府邸。
“諸位都到齊了吧?。主持會議的錄事總長劉康掃了一眼在座的人,雲南省地方勢力都算到齊了。烏蒙路的羅祿,烏撒路的羅餘,羅羅斯宣司的羅答,依次坐在左邊上前,下面依次坐著元江路軍民總管那直、臨安路軍民總管府、廣西路軍民總管府的代表,大理路的段寶坐在右邊上前,下面依次坐著平緬宣
使召並法的代表、蒙慶等處宣
司都元帥府代表、八百等處宣
司都元帥府代表、車裡路軍民總管府代表,林林總總大約有近三十人,都是各的的土司或代表。嗯,有點勢力的都到了,沒有來的除了已經離心離德、獨立出去的原邦牙宣
司、現在阿瓦王國之外,就是一些被其佔據的地方勢力和實力太小上不得檯面的地方土司。
“諸位,而今雲南被我大明收復,當務之急是穩定地方,安撫萬民。藍大人,請”劉康開門見山地簡單說了一句,然後直接請藍玉、出來講話。
“諸位對如何治理雲南有何高見,請暢所言。”藍玉坐在那裡,臉
不喜不怒,淡淡地說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我。都不願當出頭鳥,室內的目光一陣亂集之後,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段寶的身上。可是這位大理路軍民總管卻漫不經心地坐在那裡喝茶,好像自己是來打醬油的。
無奈之下,大家又把目光投向召並法的代表,不過這位年近六十的乾瘦老頭眯著眼睛。好像已經睡著了一般。與大理段氏不同,平緬宣使召並法家族勢力是最新崛起的。段氏一家論實力,在雲南省諸土司裡頂多排進前五甲,只是他們曾經以大理國名義統治了雲南諸地數百年,元廷建立之後又與朝廷關係密切,所以在雲南地方保持著甚高的聲望,被列為一等地方勢力。
而召並法的父親混依翰罕取得了麓”(今雲南瑞麗)的地方政權,擔任了金齒宣撫司麓川路軍總管的職務,以猛虎曾躍過頭頂而自號“思漢法小。思漢法登位不久,便派兵東征西討,擴大領域,多次擊敗前來“征剿”的元軍,以“各甸賞有功者。”各地泰族首領相繼臣服而來,以此建立起強大的麓川王國,統治區域“其地方萬里”東至潞江壩、灣甸、與永昌相連、東南至景東、車裡;南達清邁;西南與吾、得楞、蒲甘相接;西北與印度為鄰、北抵西藏邊緣。
思漢法建立強大的麓川政權後,改變策略與元朝修好,於元至正十五年、宋龍鳳元年(公元1石年),派世子滿散到北京朝貢,求封賜,被立為“平緬宣司。”封思漢法為“平緬宣
使”明歷五年(公元1蜘年),思氏內部發生了爭奪王位的鬥爭,思漢法死,其子召並法在鬥爭中獲勝,繼任平緬宣
使。雖然領土隨著內鬥和各方勢力的侵蝕縮小了不少,但是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實力。
不過從召並法不願親來雲南,其代表又是這麼一幅德,大家也就明白了,這位平緬宣
使對網網進入雲南的大明還保持著不小的戒心。
於是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元江路代表的身上。原本在雲南南部最大的地方勢力是景隴國,此國是由原大理國銀生節度使叭真建立的。當時大理國南部疆域諸部各自爭戰。混亂不堪,叭真受命率部進入面灑,經過長期征戰,統一了雲南南部泰族大部分地區。公元11酌年,叭真建立了建立景隴國(為大理國的藩屬國),定都景蘭(今景洪),動(今緬甸東部)、敵老(今索國北部)、蘭那泰(今泰國西北部)皆受其統治。
公元1強年,元廷併大理國之後,景隴國統治區域被戈為車裡軍民總管府(雲南南部)、八百軍民總管府(泰國西北部)、纂**民總管府(察國北部)、蒙慶宣
司。後來察**民總管府改為老告軍民總管府,至正十三年(公元1強年)。老告軍民總管法昂自立滄瀾王國,正式獨立出去了,而八百軍民總管府也分成八百等處宣
司和蒙慶等處宣
司,因此,景隴國算是徹底沒有了,其實力也因為分裂而大衰。
隨之崛起的是元江路(今雲南元江哈尼族彝族體族自治縣)的那氏家族,那氏出身俸族,於前宋仁宗天聖四隻(即公元1必年)就佔據元江一地,前元憲宗時(公元1萬41凹年)內附,至元中(公元1稻年)授元江萬戶府,後授元江路軍民總管。那氏所部的俸族在這一地區是最英勇善戰的“刀盾槍甲。寢處不離,事戰鬥小”經過多年征戰和經營,那氏又招攬了當地方、楊、普、李四姓保羅(彝族),最是悍戰,為諸彝之最強,其地又出馬、象等戰略物資,那氏在南溪河
域分別設置了象、馬養牧場,對戰象、戰馬進行規模化馴養。所以其實力在景隴國衰敗後便稱雄雲南南部地區。
在段氏、召氏沒有發表意見的情況,諸地土司勢力自然把目光投到那氏代表的卓上。
那氏代表是一位五大三的武將,名為方疾,是方氏彝族的首領,他倒沒有段寶、召氏代表那麼多花花腸子,看到大家都注視著自己,抬起頭嗡嗡地說道:“我家大人的意思就是保持現狀!”大家都舒了一口氣,其實從心裡大家都想說這句話。改朝換代沒有關係,管他誰噹噹皇帝,只要自己能夠保住土司這個職位,自己依然是一方土皇帝。只是大明這個新朝比較強勢,在佔據廣西、貴州和四川后大搞“改土歸
”這豈不是要土司們的老命嗎?但是大家又不敢先提出反對意見,識冰雲南省保持現狀,誰知道會不會被網打了臉仗的明軍揪悲不當典型。
“保持現狀?”藍玉笑了笑“想必諸位都清楚,我大明在西南各省的政策是改土歸。貴州、廣西、四”哪怕是湖南、福建、湖北等省皆是如此,唯獨雲南一省保持現狀,恐有不妥”眾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這位大明將軍是什麼意思?難道他想來硬的不成?你大明軍隊雖然強勢,但這裡是雲南,山高的遠,諸族人口又眾多,我們這些地頭蛇還怕你這條過江龍不成?
“不過在下到雲南之後,發現這裡的情況與其它省份大為不同,甚為特殊,如果一意推行改土歸,恐怕失大於得藍玉突然話鋒一轉,大家都覺得事情有了轉機,不由都舉目望去,等待著下文。
藍玉將眾人的神情看在眼裡,臉上出很是躊躇的樣子,下文卻怎麼也沒有說出來,不過他的心裡卻在暗暗發狠,你們這些傢伙,自持天高皇帝遠,不服王化,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其實劉浩然和內閣中樞對雲南實現改土歸也是疑慮重重。雲南不比廣西、貴州和四川,那些地方離中原近,受漢化程度高,而且各地的土司數目眾多,雖然總數看上去厲害,可是一股股的實力都不強大,大明完全可以各個擊破。但是雲南就不同,這裡從南詔到大理,就跟中原王朝合不到一塊,對天朝之威的畏懼恐怕沒有那麼強烈。最關鍵的是雲南地處邊疆。各方勢力混雜,土司們經過多年的爭戰廝殺,已經形成了幾股大勢力,雖然從本質上說這些大土司是眾多小土司的聯盟,但是號令統一。一致對外,加上雲南離中原太遠,打起來可要吃力多了。因此刻浩然與中樞幾經商議,制定出一個新的策略。
“諸位,說實在話,在下到了雲南之後,時間越久。越傾向於保持原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地方保持穩定,邊界鞏固。”藍玉這番話讓眾人大喜,可是接下來一句話又讓他們患失患得。
“不過要陛下和中樞同意雲南保持原狀,總得事出有因吧召氏代表,那位一直眯著眼睛神遊天外的老者突然睜開眼睛言道:“還請大都督為我等指出一條明路眾人一聽都明白了,想來這位大都督此前的話都是戲,只怕他的心裡早有定計,於是紛紛開口道:“請大都督為我等指出一條明。
“陛下和軍樞早就想為大明打通一條直通西洋的通道。而出海口的地方就選在了生和達貢,即大光城。”眾人心裡都打起了小九九,這不明擺著讓諸土司出人出力去打通這條通道嗎?在雲南西部是阿瓦王國,實力不容小視。當年殺入蒲甘國,其國王那羅梯河波帝棄蒲甘城南逃,隨即與元軍議和,誰知議和還沒有開始談判,那羅梯河波帝即被其子梯河都所殺。梯河都幼子直繼位,全國騷亂。各地領主乘外患內亂之機,紛紛獨立。勢力強大的撣人三兄弟廢黜直,奪取了蒲甘政權。禪人三兄弟的後裔他拖彌婆耶於龍鳳十年(公元1飄年)在阿瓦城(今緬甸曼德勒附近)建立王國,是為阿瓦王國。明歷四隻(即公元1瑰年),明吉斯伐修寄繼位執政,不僅鞏固了上緬甸的統一,還從元廷雲南行省金齒宣
司手裡奪走了太公路、蒙光路等地盤,國力
增,甚至連緬甸西部沿海地區的阿拉幹王國也成為其附庸。
阿瓦王國是明軍出雲南直下生、大光城的必經之路。要想過此路就必須要擊敗阿瓦王國,而
生和大光現在卻掌握在白古王國手裡。白古王國原名馬都八國,由下緬甸孟族首領伐麗
趁著蒲甘王朝覆滅之際建立的,現任國王頻耶宇將國都從馬都八遷至白古(今緬甸
固),所以國名也由馬都八國改為白古國。
諸家土司並不反對向阿瓦王國和白古王國用兵,因為一旦用兵就意味著可以搶奴隸、搶財富和搶地盤,以前土司們打來打去為得是什麼,還不是為了這些東西。而且阿瓦王國和白古王國地處印度與雲南、遢羅等國的陸海要道上,從蒲甘王朝開始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早就讓雲南的土司們垂涎三尺。要是跟著實力強勁的明軍去攻打這兩國,勝算就大了很多。關鍵是這裡面的玄機就這麼簡單嗎?
召氏老者代表皺了皺眉頭道:“敢問大都督,不知這各部出兵是怎麼一個章程?。
“諸部出兵全憑自願,不過這戰利收穫必須按出兵多少和出力大小、來分配,而且這兩國佔據之地也可按諸部出兵出力進行分賞,你們可以派子弟去接管。也可以遣官員收稅就是。”藍玉笑眯眯地說道,後面又說了一大堆的好處。
“大都督,這各部兵馬如何統領調遣?”老者又繼續問道,這才是最關鍵的,兵馬是各土司的命子,要是被明軍抓住這個機會給奪了去,還不如不參與。
“各部歸各部首領統領,但是軍令必須統一,直接聽從大都督府的調遣,此外為了提高各部的戰鬥力,在臨戰前,大都督府會派出軍官士官對各部進行練,然後再據刮練情況發放我軍標配的兵器“大都督府不會派人到各部任職?”
“不會,大都督府只會派遣聯絡官,傳達軍令和監督各部執行命令。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頭,用兵打仗是大事,我明軍軍法森嚴,要是那位不遵軍令,不守軍法,就不要怪我翻臉不認人眾人一聽,心裡便有些猶豫了,雖然藍玉給出的條件非常不錯,只是要求接受長練和聽從命令,不整編,不摻沙子,戰利品按出力分配,可關鍵是這打起仗來裡面的貓膩太多了,讓你當先鋒炮灰你去是不去?打贏好說,打敗了說不定軍令之下砍了你,順便收了你的兵。而且明軍真要玩什麼花樣,酬讓你在戰場上打敗仗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座的作哦的土司都是在多年的爭戰中存活下來的,都不是傻子。
“諸位有誰願意報名?”
“我等三人願共同出兵一萬二千。”烏蒙路的羅祿,烏撒路的羅餘,羅羅斯宣司的羅答最先跳出來。不過大家對他們三人的踴躍表現並沒有放在心上,上個月,成都同知大都督李文忠率兵橫掃了這三家大土司,所以才有他們今
這番表現。
“段大人?”
“大理地疲民窮,前幾年又與四川的明玉珍部惡戰了幾場,損失慘重,實在是不多少兵力,所以我段氏願意幫助朝廷清剿雲南地方不服王化之匪徒殘餘。小。段寶的話說得好聽,其實就一個意思,大理段氏不願意摻和。大理與阿瓦、白古割得還遠呢,就算出兵也只是收穫一些戰利品而已,自己還要損失兵力,說不定打下的地盤還要便宜鄰居一平緬宣
司,讓它的實力更大,對自己的威脅更大。
“平緬宣司呢?”藍玉沒有深究段寶,而是微笑著繼續往下問道。
召氏的代表心裡在烈的猶豫著,說到出兵攻打阿瓦和白古,平緬宣
司可以說是最佔便宜的一股勢力之一,因為阿瓦王國很多地盤還是此前從他們手裡搶走的。要是多出些力,再借著捱得近的優勢
了這些地盤和好處也不是沒有可能。
“回稟大都督,此事關係重大小的需要回去與宣使大人商議藍玉點點頭,繼續問道,有了召氏老者代表作例子,其他人也有樣學樣,都說這件事情關係重大。自己做不了主,需要回去和土司大人商議。
藍玉也不指望這一次就讓所有的土司心悅誠服,於是便點點頭道:“的確,此事關係重大,你等回去好生商議。對了,還有一件事,不還將有十萬大軍入滇,準備對阿瓦、白古兩國戰事,由於時間緊迫,路上又有所耽擱,糧草缺了些,還請諸位回去幫忙湊一些,讓我們先應付過去。當然了,大都督府不會白拿你們的東西,屆時會用布
償還你們的威脅,這是**
的危險。明軍一向是不打無準備之戰,又有十萬大軍入滇,怎麼會不準備好糧草,還要向各位土司化緣,這只不過是找個藉口向雲南各地土司勢力言明。明軍又調了十萬大軍進來,現在有雄師二十萬,你們自己掂量一下。不要讓我發飆,阿瓦、白古兩國還沒打之前先把你收拾了。
眾人連連打包票,自己雖然窮,但是怎麼也不能讓王師餓著了,自己就算是啃窩窩頭也會擠出些糧草來。在藍玉的致謝下,眾人懷著各自的心思告辭了。
五月初六,藍玉突然在昆明技文各地,大理段氏提供給明軍的糧草中摻有毒草,經過細查,發現段氏與梁王殘餘勢力有勾結,試圖毒殺明軍將士,因此大都督府宣佈出兵征討大理段氏。
同時,李文忠、郭會忠率七萬大軍進抵大理城,炮轟城池,段氏猝不及防,沒有料到明軍說翻臉就翻臉,城內軍民慌忙之下抵抗不到半,便城破被陷。段氏一門上下死於亂軍之中四十餘人,自段寶以下六百五十餘口皆被執,送至昆明。雲南全省為之震驚。
六月十一,藍玉宣讀內閣上諭,李段氏大理軍民總管職,滿門送至南京候審,並授烏蒙路的羅祿為烏昭通宣撫使,烏撒路的羅餘為威寧宣撫使,羅羅斯宣
司的羅答為西昌宣撫使。
藍玉玩了這一手,很明顯的給雲南各地土司指出兩條路,不願意出兵攻打阿瓦和白古的,下場跟段氏一樣,願意出兵的,就跟羅氏一樣,得到了大明的正式任命,保持現狀。
很快,蒙慶、八百、餐裡等處宣司做出了反應,表示願意出兵,他們與白古離得近,自然能撈到好處,本來就願意出兵攻打白古、阿瓦,只不過不願意當出頭鳥。現在大明擺出這個姿態了,他們也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接著元江路、臨安路、廣西路三路軍民總管府也做出了反應,表示願意出兵。他們離昆明最近,受到明軍的壓力最大,可不想成為第二個段氏。
藍玉也迅速做出反應。拿出早就接到的上諭,授蒙慶宣使為蒙慶宣撫使,八百宣
使為孟傑宣撫使,車裡宣
使為景洪宣撫使,元江軍民總管為元江宣撫使,臨安路軍民總管為通海宣撫使,廣西路軍民總管為滬西宣撫使。隨著平緬宣
使召並法表示願意出兵,接受大明的沌川宣撫使一職,雲南諸方勢力與明軍聯兵攻打阿瓦、白古一事已成定。接著藍玉以大都督府的名義登記各方勢力願意派遣的兵馬,統軍將領,然後指派大批軍官和士官到各部進行緊張地剛練。
七月初二,劉浩然發佈詔書,宣佈成立雲南省,設昆明府、曲靖府、楚雄府、大理府、麗江府直接治理,其餘皆由諸宣撫司治理。並任命原山東參政安然為雲南布政使。安然,樣符人,徙居潁州,元廷時以行省左承相守萊州,明軍北伐,舉城降附。後歷任洛陽知府,濟南知府,山東省參政,撫綏移。俸餘悉給公用,算是一位清正廉明的能吏,劉浩然將其派往雲南,就是想讓他好好治理一下紛亂貧癮的雲南小此外,安然算是一位愛民如子仁德之君,劉浩然也希望他能止一止滅戶將軍藍玉的殺氣,不要將雲南搞得過於“血腥”與此同時,大明海軍第一艦隊和第:艦隊
調戰艦組成遠征艦隊,向馬六甲駛去,準備策應很快就要發生的對阿瓦、白冉兩國戰事。
鬱悶中,手太快了,將明天準備定時發佈的章節一下子按了立即發佈,這個如何是好?明天豈不是要掛空了,還是又要多寫一章。鬱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