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抵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相同的場景在張家口城中的多處地方都在上演,不過其他商人的表現並沒有像王登庫這樣良好,儘管明知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但除了王登庫之外的涉案商人們都或強烈,或輕微地驚醒了抵抗,而駱養親自帶人前去捉拿的範永鬥,就是抵抗得最烈的一個。

駱養帶了一百侯世祿的親兵,還有三百張家口當地的士兵共同前往捉拿,範永斗府上的大門始終緊閉,絲毫沒有想要給路養這位大明錦衣衛指揮使開門的打算——駱養在大明這個時空怎麼也算是一個大人物了,平裡除了蕭木這個皇上之外,也沒有什麼人能夠有資格讓他吃上一個閉門羹了,很顯然這次的範永鬥做到了。

不過讓駱養吃閉門羹很顯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駱養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見範永斗的宅子始終沒有人來開門,他便直接命令手下的軍士抬著一壯的圓木,像是攻城作戰一樣,撞向了範永鬥宅院的大門——當然採取這麼簡單暴的方式並不僅僅是由於駱養沒有耐心而已,事實上從範永斗的宅院之中已經可以看到火光,聞到了燃燒的產生的煙,很顯然著火對於錦衣衛辦案並不事什麼好事,無論這火勢範永鬥用來銷燬各種賬冊證據的,還是直接用來自盡的。

範永鬥宅子大門的結實程度當然遠遠比不上城門那樣,在駱養直接用大木撞擊這樣簡單暴而又有效的攻擊之下,很快就變成了一地的碎片。撞開了大門之後,全副武裝的兵士們才終於殺到了範永斗的府裡。

說是“殺到”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麼誇張的說法,事實就是如此,大門被撞開之後,接駱養他們的就是眾多拿著各種武器的家丁護院,他們大多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命之徒”一般都是由案子在身,被範永鬥“救”下之後收為己用。由於範永鬥平裡給這些人的待遇十分優厚,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有案底在身,被官府抓到了肯定也沒有好結果,所以從道義上還是利益上都要為範永鬥拼死力,駱養帶的兵士們遭到了他們拼死的阻撓,只有殺掉這些阻擋的家丁護院,他們才能真正進入這座宅子。

不過由於皇上的命令下得十分突然,侯世祿一路上的保密工作也做的不錯,範永鬥得到消息的時間比較晚,做的準備顯然也不夠充分,至少在駱養他們用大木撞門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護院家丁用類似於弓箭這樣的投擲類武器來進行抵抗。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真的能夠提前得到消息,讓範永鬥有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的話,他也就不會選擇這種負隅頑抗的下下策了,直接收拾細軟跑路怎麼都比直接跟官府比拼武力來得划算些,畢竟範永鬥就算再怎麼厲害,也不過是一個生意人,又不是聚眾作亂的反賊,最大的目標顯然是賺錢而不是造反,跟官府的軍隊對抗顯然沒有什麼勝算可言,事實上就算以造反為最重目標的反賊,在現在這個時候,跟朝廷的官軍作起對來,也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勝算可言——畢竟現在才只是崇禎元年,朝廷還是佔據著絕對優勢,除了蕭木和林檎這兩個穿越者之外,沒有任何人會相信有人能真的造反成功,覆滅了大明朱家的天下。

總而言之,範永斗的武力對抗不過是逃跑無望之下的下下策之選,那些所謂的“亡命之徒”的本事也遠遠比不上受過正規訓練的朝廷官軍,更不用說侯世祿的親兵這種銳中的銳了。事實上他和他的這些手下們也都十分清楚,這樣的抵抗無非是能夠拖延一段時間,把範永鬥被捉拿的時間延後一點而已,同時還要祈禱在被拖延的這一段時間之內能夠有什麼奇蹟發生。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很快那幾十個亡命之徒的抵抗就宣告失敗,朝廷的官軍幾乎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沒有用多長時間就把他們全部殲滅了,而在這不長的時間當中很顯然並沒有什麼可以稱得上是奇蹟的事情發生。

解決掉了這群相比之下戰鬥力並不十分強悍的“攔路虎”之後,範永斗的宅子便失去了抵抗的能力,駱養終於可以帶人捉拿範永鬥,同時查封宅院,收集證據了。

事實證明範永鬥並沒有採取放火自焚這樣的消極方法,而是積極地面對人生,在駱養帶人抓到他的時候,他正穿著一身黑的衣服,企圖藉著夜,在那群亡命之徒用命給他爭取來的時間當中逃跑——然而多年來養尊處優的生活讓他基本上喪失靈活的運動能力,駱養很輕易地就抓獲了騎在院牆上還沒來得及跳下去的範永鬥。

不過雖然範永鬥本人被抓獲了,但他卻給駱養他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畢竟放火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消息突然來不及準備,但焚燒賬冊這種事情本身也用不了多長時間,隨便打開幾壇酒,胡亂地朝著賬冊上潑灑,或者乾脆直接把酒罈子胡亂地往裝著賬冊的房間以一扔,最後再拿一個火把胡亂地扔進這份房間,頓時就是一片熊熊的火光,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形成了很大的火勢。

等到駱養帶的人終於把這把認為的大火滅掉的時候,不要說是什麼賬冊,就連範永斗的宅子都幾乎燒掉了一半,這還要謝今夜的風向比較合適,沒有讓這把火波及到範永斗的鄰居,避免了傷及無辜的可能

跟範永鬥一樣,其他幾個涉案的商人也都或多或少地進行了抵抗,在抵抗的同時他們也都像是商量好的一般毀掉了各自的賬冊——畢這是他們當下能夠做到的最容易的事情了。這樣一來,對於駱養他們來說,王登庫主動上來的這份賬冊就顯得格外地重要了,儘管這份賬冊的真實還優待進一步的考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