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準備年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說小米是糧,小花可是覺得用小黃米煮的飯比大米飯好吃的多,吃起來很有餈的,黏黏的,像吃糯米飯一樣。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嘔吐的功效;還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幫助她們恢復體力,農村婦女生完孩子,在坐月子時幾乎全吃小米飯。這麼好的東西,現在農村中已經很少有人種了,只是因為產量少。

今年小花的爺爺種了二畝穀子,村裡人見了收成,都想種一點,這次正好一塊解決了。

爺爺把幾個主要的農作物介紹了一遍,通過一年的種植,爺爺已經很瞭解這些變異作物。這一年大娘他們雖然沒親自種地,但是家裡的菜地是她們打理的,知道那些菜的價值,像小花種的西瓜,一個秧上能結三四個西瓜,只要供給足夠的水分,那些西瓜就能長得很好,每個西瓜都能長到十幾斤,一棵西瓜一次結三四個西瓜,等摘了西瓜後,瓜秧上還能繼續結,今年他們家可是沒少吃西瓜,只有十幾顆西瓜,他們家足足吃到池塘結冰。

開了一個上午的家庭會議,給他們分了工,大爺負責村裡的地,有他負責把全村的土地全收上來,統一種植。有王小強負責購買所有的農業設備,還有挖掘機,這個是用來整地的,小型挖掘機只要2o多萬元錢,大型的4o萬到6o萬不等,外國牌子的貴,國產的便宜,不過國產的不耐用。既然讓王小強負責了,小花就不管了,讓他自己看著辦吧。

二大爺負責釀酒和養蠍子,他今年可是看到了蠍子酒受歡的程度,知道做這個肯定賺錢,他就提了一下,小花同意了,小花把場地安排在大小黃山和團山之間,那個地方離死亡谷很近,那裡也沒人,正好適合養蠍子,畢竟這些蠍子的毒太大,萬一跑出來傷了人就不好了。

天益叔和天益嬸負責養雞鴨鵝,他們家離水壩不遠,正好養殖鵝和鴨子,養的雞當然是死亡谷中的野雞,他們家本來就住在村子的東北方,從那裡就能直接進山,他們家的西北方不遠就是大黃山,山上的地常年沒人種,長滿了荒草,草叢中有很多蟲子什麼的,足夠雞吃了。

家裡掙錢了,幾個姐姐也不打算外出打工,大爺打算在池塘南邊起一排新房子,一部分自己住,一部分用來開飯店。每次有人來買蝦,總是在老房子中伺候,所有人都不方便,既然有錢了,就直接蓋新房子。大娘和二大娘負責,幾個姐姐在裡面幫忙。

鋪的攤子大了,大爺他們就照顧不過來,大爺找來村裡的會計,讓他給管賬。小官莊是個小莊,全莊倒騰一年也不到一萬塊錢,作為村裡的會計,李長每天都閒著,待在村裡有時候幾天都沒事,可是你要去幹點什麼事時,就會有事等你處理,所以他有事沒事都在村裡待著,省的有事時找不到他。雖然當這個村會計沒什麼大油水,但是他每年不用幹多少活,也能掙到一兩千塊錢,所以他對會計這個職業很是盡心,村裡的賬目被他做的井井有條。

村裡的中間有兩個小汪,也就是兩個大點的水坑,農村叫汪。每個都有上千平,兩個汪緊挨著,中間有道土壩隔著。這兩個水塘平時就在那閒著,住在附近的人家每天把鴨子和鵝趕到裡面,晚上再趕回家。

村裡的支書就是個擺設,他是小花的一個堂哥叫王文祥,大爺和他說了聲,要用村裡的兩個水塘養蝦,村裡人可以入股,王文祥是一百二十個願意。沒有人願意當擺設,可是村裡的事他實在是管不了,像王天學這樣的,你讓他怎麼管,鎮裡的領導都不敢得罪他,他敢嗎?

大爺和王文祥代的很清楚,村裡的地全都收上來,統一種統一收,按人口分糧食,全部機械化種植,對村裡人的損失由新建的兩個蝦池補貼。兩個池塘雖然不大,但是怎麼也能養三四千只蝦,賣了也有三四百萬元,足夠每人分一萬多元,每個家庭都有四五口人,這樣每個家庭都有四五萬的收入,以這個條件,村裡人當然都很高興的同意加入。

明天就要過年了,現在就得準備過年的炸貨,像藕盒、漢、豆腐丸子,這些都是大年二十九就炸好的,這樣三十的白天就不會很忙。每年臨過年時,村裡都會殺很多豬,幾家合夥殺一頭豬,一般是四家一夥,每家一條腿,正好把一頭豬分完。做藕盒的就是新殺的豬身上的。

普通人家一年很少吃,一般來客人才稱點,所以本就沒有多餘的做藕盒,只有過年時大人才會炸一些,給孩子們當點心。耦合是把洗淨藕切成o。5釐米厚的圓形片,用清水漂3o分鐘。將餡放在藕片上,再壓一塊藕片粘成盒形。用雞蛋和麵粉調成蛋白稀漿;炒鍋旺火燒油至六成沸,藕盒上蛋白漿後下油鍋炸至金黃酥脆便可撈起,瀝清油,排好便可上桌。炸藕合的做法比較簡單,不用費時費力,很快就能炸一大盤。

豆腐丸子更好做,豆腐用重石壓除水份,再壓成泥狀備用。山藥磨成泥加入蛋白、低筋麵粉、鹽、糖拌勻後,以手擠出丸子狀。煮一鍋水,放入丸子煮開,再轉小火續煮至丸子浮起後撈出,放到油裡炸至金黃就行。

是把切成條後用蔥薑蒜、料酒、醬油、鹽、味醃半個小時以上;開火炸之前用麵粉裹上,然後油鍋開炸,將水份慢慢炸幹,最後再用高溫復炸一下,香香酥酥的口絕對不錯。

這幾種炸貨做完了,家裡有條件的還可以做炸,炸,是一款帶有濃厚地方風味的麵點食品,年代久遠,歷史悠長,口味獨特,老少咸宜,炸製作,簡單明瞭。只需將調勻的麵糊,盛入板瓢,入油鍋去“泡”待麵糰泡成金黃,掏出即成。

傳統石磨純麥粉,澤稍遜於現代加工的麵粉,但麥香撲鼻,味更佳。輔料中的雞蛋系入冬後用陶罐貯藏,放在恆溫恆溼的鋪下的土雞蛋,蛋黃金黃帶紅。一斤純麥粉六至八個雞蛋,勾兌少許泉水,加入少許食用純鹼,充分攪拌成麵糊,摻入花生籽大小的花油丁,再下油鍋。

花油丁取自肥豬大腸旁的優質間油。油鍋火候採用溫火慢炸,油九成熱即放入麵糊,上下翻動麵點,待拳頭大小炸泡至金黃,即用漏瓢掏出,其炸表皮爆開,鬆脆可口,掰開來其呈蛋黃,麥香濃烈,麵粉油光可鑑,且呈蜂窩狀,望之口舌生津,垂涎滴。

除了丁香、油香和麥香,麵糊中還有放蔥花大蒜的,現在還有裹上蘋果片、各添其香,香甜酥軟。

豐年祥瑞家家必殺豬解牛,年節食品中一般有三件傳統美食:藕盒、油炸豆腐和炸,三項製作多有講究,大年二十四,家家灑掃庭院,請灶王老爺後,便殺豬宰羊,豬油入鍋將油炸豆腐和炸制好,今年小花家裡忙,所以今天才做炸

炸貨準備好了,就開始殺雞,從死亡谷回來時,小花和帶回來六隻山雞,大爺家兩隻,二大爺家一隻,天益叔家一隻,大爺家大姐夫家一隻,剩下一隻爺爺和小花吃,大爺家的人口多所以就多給了他們家一隻,大姐夫臨過年來看大爺和大娘時,給他們帶回去了一隻,今年下半年,小花他們家一連吃了三個多月的野雞,雖然很好吃,但是總吃也會吃夠。

殺了雞後,雞血給爺爺留著,農村中燉雞時,會把雞血也放進鍋裡燉,雞血是壯陽補腎的,大人為了不給孩子吃,就說小孩吃了臉上會長黑星星,所以雞血小孩子很少能吃到,小孩子對雞血也不敢興趣,小孩子最喜歡吃的還是雞大腿和雞盒子,雞盒子就是雞的胃。

殺完了雞就開始收拾魚,年年有餘嗎?過年怎麼能少了魚,魚是小花叢水壩中逮的三四斤重的鯉魚。過年是要吃但是更要吃魚。先祖們吃要與獸鬥,鬥獸要勇,而魚宜智取,覺吃魚地方的人特別有智商,在中國,人與魚類也很親近,有一幅傳統的吉祥年畫,便是一個胖乎乎的穿兜肚的小孩,抱著一條胖乎乎的紅鯉魚,那樣子著實乖巧可愛。年節時貼了牆上,就覺到子的溫馨。

吃魚大約始於舊石器時代,傳至今,仍是傳統。中國人,吃年飯時,或者其他節與盛宴,都是必須上一條全魚,以表達年年有魚(餘)的寄託。其實過年,除了一條要擺放過年夜的全魚之外,紅燒魚塊也是要的,免費的做法是要將魚切好之後用鹽醃製一個下午,似乎不在於鹹味進入魚,且是將魚之水份醃出,經由短時間的醃製,魚就會緊結,添了糯,吃起來多些堅韌。做紅燒魚時,能夠有好的豆瓣醬為佳,次之用醬油。用醬油紅燒,可適量擱上豆瓣醬,增加醬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