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守賢孝楊戩蹤師隱深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回說到織女投身田家,成了田家書生與巧蓮的女兒。

田家老爺、太太因田家添了新口,儘管是個千金,也是十分的歡喜。可就是有一樣:這個嬰兒自打出世直至滿月,常常夜哭啼。

這一,田太太吃過晚飯照例到後宅看望孫女,見孫女吃過母仍啼哭不止,便將孫女抱出後宅打算找鄉醫看看。

田太太從後宅走向前院,正好碰上牧童牽著十幾頭耕牛回來,牛鈴叮咚作響。不料嬰兒聽見牛鈴聲竟然止住了啼哭,靜靜地睜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發出了一串笑聲。

田家太太並沒有把牛鈴與嬰兒的笑聲聯繫在一起,徑直抱著孫女來到前宅,見了田老爺便與之商量請鄉醫的事。

田老爺見嬰兒仍在哭鬧,看了看說道:“嬰兒啼哭是常有的事,今將晚,請鄉醫不大方便,待明天一早派家人去請無妨。”田太太聽老爺如是說,只好抱著哭哭啼啼孫女又從前院回奔後宅。可巧的是:牛棚就在前院與後宅之間的西面,此刻耕牛正在牛棚吃草,牛頭晃動,牛鈴叮咚響起。

田太太抱著孫女經過牛棚,見嬰兒聽見牛鈴聲又止住了哭啼。田太太好生奇怪,喊過牧童將牛鈴從牛頭上摘下一個,拿在手中輕輕晃動,見嬰兒果然不再啼哭,反而在笑。

田太太來到後宅,將嬰兒給兒媳說道:“這個牛鈴有個妙用,且將它掛在邊,如嬰兒哭啼,可搖動牛鈴,嬰兒便會笑。”田家書生與媳婦將信將疑,將牛鈴掛在邊,待嬰兒哭啼,搖響牛鈴,見嬰兒果然破涕為笑,這才深信不疑,從此嬰兒不再哭鬧。

田老爺得知孫女喜聞牛鈴之聲,便給嬰兒取名“鈴兒”話說光陰似箭,一晃鈴兒已年滿六歲,出落得清秀明麗,活潑可愛,可就是依然喜歡聽牛鈴聲。每當耕牛早出晚歸,鈴兒時常尾隨其後,戀戀不捨。

田老爺知道孫女喜歡牛鈴,便讓人依牛鈴的樣子打造了一個銀鈴,掛在鈴兒前。

鈴兒扎著牛角辮,掛著銀鈴蹦蹦跳跳,銀鈴叮噹相伴,著實惹人喜愛。

講到這,我八瞎子清了清嗓說道:各位,今天大家來著,我自編了一首歌,叫做《牛鈴》,專為表達牛郎織女的這段情緣。算是說書的連送帶搭,在座有不願聽的,或是聽半道實在受不了的,可以出去如廁,大家各自方便。

說罷,我開口唱道:牛鈴,牛鈴——鈴兒掛前,牛鈴,牛鈴——聲聲響不停。

暮送著餘暉,朝著霞光,蹄兒踏一聲,鈴兒響一程。

牛鈴,牛鈴——叮噹敲心鍾,牛鈴,牛鈴——聲聲喚此生。

系在前,牽掛我一生,牛兒搖鈴只為路人聽。

牛鈴,牛鈴——叮噹響一聲,牛兒,牛兒——走過這一程。

相伴同行,人間路不平,只為前世相約這段情。

我剛唱罷,下邊有人鼓掌、有人起鬨,我一聽起鬨的就是我那幾個搗蛋網友。這時就聽有人說話:八爺這歌唱得不錯,這嗓門老牛似的,牟兒牟兒地!我剛要開口,就有人搶話:咱八爺可是打舊社會過來的人,這破鑼嗓子打到現在還能整出這動靜就算不錯啦!旁邊又有人說:八爺這歌詞好,就是這曲調咱聽著耳。又有人在說:知足吧您內,你以為八爺是作曲的?有人出來幫腔道:就是!咱見過賣貨有搭有送的,沒聽過說書的還白搭首歌的。這要是在練歌房遇上個小姐,非要你五十八十的!這時有人問道:老兄,你去過練歌房?那人答道:我從前經常上那去練。有人取笑道:老弟,你以為你是幹嘛的?瞅你這油乎乎的樣兒,殺豬賣的!煉大油還有人信,練歌房練歌?你可輕著點吹,小心吹滿屋都是灰!

我一看這樣下去要亂,趕緊收拾局面。我搶過話道:我八瞎子雖然眼瞎,可做人敞亮,從不出暗器,就算是放也敢跟你們這幫猴嗓子叫板!

我聽見大家一樂,趁機拍響驚堂木說道:各位,大家聚到一塊,不外乎都是為豐富一下生活,結些朋友,總之都是為圖個樂呵。可是大家進得堂來也都沒空手,有的花錢、有的埋單。所以我老瞎子眼瞎心不能瞎,不能在此耽擱大家太多時間,在座有願意議論的,咱們另找個地兒,天南海北隨便嘮扯,可現在大家還得坐穩,聽我老瞎子接著講故事。

因為現在的話頭太多,一時不知從哪說起才好。那麼就這樣:趁著還有一些時間,我就近把秀可跟楊戩母子回家團圓的事再給大家掰扯掰扯。

話說秀可、楊戩母子二人回到家中,楊拓見秀可回來,得知秀可身邊的英年武生竟是當年的揀兒,一時間驚喜過望,氣血上湧,竟昏倒在地。

楊戩見父親暈倒,趕緊將父親抱起放在上。秀可、楊戩母子在楊拓身上拍打了半天,楊拓這才緩過氣來,他睜開雙眼望著秀可與楊戩說道:“我這是在陰曹還是在夢中?”秀可握住楊拓的手哭道:“夫君,這是真真切切的你秀可和你的揀兒回家與你團聚來啦!”楊拓聞聽睜大雙眼“啊!”了一聲,將秀可和楊戩緊緊摟在懷中,放聲痛哭。

各位:要說這楊拓自打秀可被掠走,揀兒跟隨師父玉鼎真人山上學藝,孤獨多年,心情壓抑,終只靠種地打發時間。子一久,積勞成疾,如今已是重病纏身。

秀可見楊拓臥病不起,便整圍在楊拓身邊,悉心照顧。楊戩也從此放下了三尖兩刃刀,扛起鋤耙代父務農。

一晃三年過去,楊拓最終病入膏肓,離世而去。秀可、楊戩母子在山上尋了個向陽的空地,為楊拓修了一座墳墓,又在旁邊建起個木屋,母子倆在木屋為楊拓守孝三年。

話說這一,秀可、楊戩守孝三年期滿。秀可在墳前放了香案,擺上供果,準備最後拜別。

正當母子倆點燃了香燭,三行叩拜之際,忽見遠處飄來一朵祥雲,凌空而至。

楊戩見從雲端下來的正是自己的師父玉鼎真人,掉頭又拜。

玉鼎真人來到楊拓墳前,深施一禮說道:“山人在玉泉山金霞閉關修煉渾天**三年有餘,不想此間凡塵竟有許多變故。”說罷,玉鼎真人又轉向秀可說道:“恭喜你在天魔山修煉成仙,又被天庭封為離山聖母,如今你母子二人守孝三年已滿,今我要帶楊戩回山,助他修煉百變神功。”秀可俯首道:“師尊休怪婆娘多語,只因我兒楊戩在天庭與衛有三年婚約,如今因揀兒在此守孝已耽誤了三年,望祈師尊準我兒迴天庭成就這樁婚事,再下界拜師尊修煉如何?”玉鼎真人微微搖了搖頭道:“非是我玉鼎真人不通情理,只因這百變神功非童子之身修煉不得。況且男兒有‘三大’,國仇、家恨為先,婚姻大事可稍等幾年再說。”秀可哪能辯得過玉鼎真人,只好沉默不語。

玉鼎真人不管楊戩願意不願意,伸手拉過楊戩,向上一提,師徒二人便起在空中,飄然而去。

秀可仰望著玉鼎真人與楊戩消失在雲海,自嘆了一口氣,也是無可奈何,只好回到家中,簡單收拾了幾樣東西,打了個包裹,然後出門放了把神火,將房屋燒掉,最後這才駕起祥雲,緩緩離去…

話說秀可回到銀河天宮,銀河、詩琴、衛得知齊齊到宮外接。

秀可入得宮門已是目不暇接。想當初離宮之時,銀河天宮正在擴建,如今早已修建整齊。但見樓宇巍峨,延綿相簇;百獸雕簷,廊岈四起;天台樓閣,遠近成趣…

秀可驚讚道:“不想銀河天宮一來一往,如今已變得更加宏浩!”衛上前挽住秀可道:“聖母娘娘不必在此望景,以後在天宮的時間多得是,還是先行進宮休息才是!”一旁詩琴笑道:“聖母尚未入宮,這人就分得出遠近親疏來。若非衛是聖母的準兒媳,怎見得會這般體貼?”詩琴一番話說得衛臉紅心跳。

秀可索摟住衛說道:“我楊家的門檻可不是誰都入得,若非衛,我這個婆娘還不允呢!”一句話說得大家又笑了一陣。

說話間大家來到廣慧宮,銀河安排秀可在廣慧宮入住,又命詩琴、衛在此陪伴,自己先行回宮。

過不多時,燈、蘇河領著蘭、秋蘭、金蘭、銀蘭、玉蘭、紫蘭一幫姐妹入宮相見。燈自不必說,只是蘇河如今已長成一個英俊少年模樣。

詩琴將蘭、秋蘭直至紫蘭六位公主一一言明,最後告訴秀可:還有一位公主名叫美蘭,年紀尚幼,仍在後宮。

秀可聞聽是龍爺跟玉凰娘娘的六位公主,行叩拜。

詩琴止住道:“六位公主應給您行禮才對!”正在詩琴說話之際,燈已率領蘇河及六位公主齊齊叩拜。

秀可喜笑著將這些金童玉女一個個扶起,最後抱著燈說道:“我兒幾年不見,教為娘甚是想念!”燈掃了身邊的兄弟姐妹一眼說道:“孩兒在天宮有這麼多玩伴相戲,自是快樂!從今起,孩兒願夜陪伴乾孃!”秀可拍著燈後背笑道:“好,好!為娘有乖兒陪伴,已別無它念。”燈眨了眨眼睛,四下望了望問道:“乾孃,為何不見我揚大哥?”秀可聞燈提起楊戩,只好看了衛一眼,略帶慚愧地說道:“本打算與揀兒為其父守孝三年之後迴天庭成親的,誰知正在圓滿之,揀兒師父玉鼎真人趕來,又收揀兒回山修煉神功。”說罷,秀可嘆了一口氣。

衛接過話道:“楊公子乃神靈下界,身肩大任,婚姻之事當以大小為論。如今我已是天仙之體,再等若干年又何妨?”說完,衛見秀可仍低頭默默不語,便又說道:“即便衛此生不嫁郎君,也願拜聖母做個乾孃,如若楊公子再想娶我,我也只認這裡是我孃家!”衛一席話終於逗得秀可開心地笑出聲來。

各位:從此銀河天宮可就漸熱鬧起來。什麼?越熱鬧越好!大家別急,還真有更熱鬧的在後邊。下一回就說起銀河天宮的蟠桃盛會,到時候天上人間各路神仙齊聚瑤池趕赴蟠桃盛會,少不了一番熱鬧!

想聽熱鬧!下回分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