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天皇求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燃的心情顯然可以用喜氣洋洋來形容。

有了強威力的火器支撐,海軍找到了迅速稱霸海洋之路,這可算是滿足了國家發展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晴雯的“侍寢”不再只留於形式,這一點的現實意義更強,不僅可以滿足王燃個人的正常需求,便是把史湘雲一起拉來重溫舊夢也提供了機會…其實,女孩也是有需要的嘛。

“賈大人,我們天皇陛下非常需要您…”一個嘴上留著一撇小鬍子,身著本傳統服飾的男子說話大氣:“…的幫助。”王燃有點緊張地看了看繃著臉的史湘雲和林黛玉,對這位叫木村拓荒的東瀛使者說道:“拓荒啊,你把話說清楚,誰需要我的幫助,是那位姐姐天皇,還是弟弟天皇?”

“這個…”木村拓荒想了一下:“都需要…”那位東瀛女天皇繼上次寫了一封讓大家全都莫名其妙的信之後,終於又有了新動靜。這一次她不僅帶來了另一封信,還專門派來了一位使者。

其實在收到上一封信後,王燃就曾派人秘密去調查這位明正天皇的事情。大明錦衣衛,也就是現在國家情報廠雖然現在的業務重點不在海外,但一些大面兒上的事情還是知道的。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內也只能打聽到一些大面兒上事情。

“明正天皇,女,21週歲,未婚。幼名興子…父親後水尾天皇,母親源和子,德川家康的孫女…明正天皇7歲登基,在位13年,後傳位現年13歲的同父異母弟光明天皇…”是目前《***寶鑑》上收集到了主要資料。

這些資料當然無法解除王燃之惑,更沒法向史湘雲等女孩待…為什麼你打了勝仗。這個未婚地、已經不是東瀛天皇的女人會專門寫信向你表示祝賀?

王燃本來打算安排進一步的資料蒐集,不過東瀛使者的到來顯然可以使王燃省去一筆情報費。以王燃問話的技巧,對付這個外表看去非常明、其實沒多少內涵的傢伙自然是輕鬆自如…不多時已將基本情況瞭解了個大概。

正如木村拓荒所說,這姐弟兩個天皇都非常需要王燃地幫助。其實不僅是這兩個天皇,整個天皇家族都是岌岌可危。

其實這件事很容易說清楚。東瀛目前所處的時代就是著名地德川幕府時期,說白了就是權臣當政。所謂天皇不過是個擺設。換句話說,在這個時期,天皇與德川幕府之間的權力爭奪相當厲害。

不過在明正天皇出生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統治就已經十分的穩固。天皇本鬥不過這些權臣。可以說,德川幕府的權力已經到了規範天皇行為、決定天皇去留地地步。德川幕府年制定公佈的《中並公家諸法度》,明確要求天皇應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通放在第一位,該法度唯一認可天皇地權力是——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明正天皇的父親後水尾天皇就是因為想為自己爭取一些權力,而被迫於35歲的壯年便宣佈退位,由僅有七歲的明正天皇繼位。

在明正天皇在位的十三年中。東瀛朝局倒是頗為穩定,明正天皇即位年齡小,又沒有什麼爭權奪利之心,況且還與德川幕府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德川幕府在表面上也維持了對天皇地尊重。

但在如今的光明天皇即位後,事情便有了變化。明正天皇和光明天皇雖不同母,但情卻是極好,明正天皇非常疼愛自己的這個弟弟,在他11歲的時候便應弟弟的要求將皇位傳給了他。

不過這位光明天皇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不甘於受人擺佈之人,上任沒多久,便在他已經退位的父親的支持和出謀劃策下,嘗試著向德川幕府的權威提出挑戰。

可以想像,光明天皇的父親就屬於沒什麼腦子的傢伙,本就不懂什麼叫“謀定而後動”而光明天皇長期以來接受的教育又主要是什麼“歌”

這爺倆湊到一塊兒能有什麼高招?

對於光明天皇最初的挑戰,像什麼沒有向德川幕府報備私自舉辦了一次宴席了,處罰了幾個德川家安排給天皇的老師了…德川幕府是持一種看小孩玩鬧的態度的,再加上明正天皇暗中替弟弟開脫,倒也沒出什麼事情。

可當光明天皇父子兩人覺得時機成,不顧明正天皇的勸阻,重提“紫衣案”後,立刻引起了德川幕府的強烈反應。

在東瀛“紫衣”是授予僧人榮譽和地位的象徵,在《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明確規定朝廷不能私自向僧人授予紫衣,但後水尾天皇不甘心被幕府控制,在沒有向德川幕府報備的情況下,一次給70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

德川幕府對此自然是在強力打壓,不僅將接受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放逐,還著後水尾天皇表示“今後不會再做這種無效的事。”這可以說是後水尾天皇心中永遠的痛,但另一方面也是德川幕府不可觸動的底線之一。

因此在光明天皇提出要為那些“紫衣案”中被放逐的僧人平反後,德川幕府立刻氣勢洶洶地跳了出來,拿出自家制訂的《公家諸法度》,要求光明天皇像他父親後水尾天皇那樣表示“今後不會再做這種無效的事”否則將是皇位不保。

但光明天皇的骨氣顯然比他父親硬氣的多,不僅言辭烈地把這個要求頂了回去,言語中大有明諷暗諷德川幕府以奴欺主之意,還公開宣佈說自己沒有錯,絕不會主動退位“要我退位,踩過我的屍首吧…”於是第二天,光明天皇的生母就變成了屍首,幾個承辦“紫衣案”官員也都暴亡於家中。但這也沒有嚇倒光明天皇,悲憤加的他居然帶上了幾個隨從,抱著生母的屍首直接到德川家門口要說法。

一時間德川家門口聚集了很多人,光明天皇又抓住時機號召要求全東瀛人民站到自己一邊,維護皇權的尊嚴,起了許多圍觀老百姓的義憤之心,很多人跟著光明天皇一齊高喊一“還權天皇”的口號,倒把德川家搞得有些手足無措。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雙方已是勢成水火,任何調解都不可能成功,所有的話都被光明天皇堵死,天皇一脈已經沒有了選擇。

德川幕府則有兩個選擇,一是還權於天皇,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人會選的答案。它們立刻選了第二個答案,準備取而代之。

“光明天皇陛下和後水尾天皇陛下已被德川幕府軟在皇宮…”木村拓荒說道:“德川家對外宣稱光明天皇陛下貴體有恙,現在是明正天皇陛下暫時攝政東瀛,代理國事…”對德川幕府的這個做法王燃倒是可以理解。想取代一個王朝也不是一件說做就可以做的事情,想要改朝換代,自然需要相當的輿論準備。即便是德川家族平常打得也是忠君的旗號,全東瀛受的教育和薰陶也是要忠於天皇,因此現在殺掉天皇顯然是不合適的。

把皇帝和公眾隔離開,過一段時間待老百姓淡忘後,再給大家報個“暴病身亡”然後立個新君,搞一出皇位禪讓是篡權一派的最佳途徑。

如此想來,這位明正天皇的意圖就相當明白了,雖然她與兩方都有血緣關係,但畢竟這次涉及到親生父親和最疼愛的弟弟的命…

當然,她之所以找上王燃幫忙,想來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找不出忠心皇權而又手握大權的人物,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寧波海戰造成的附加成果。

果然,木村拓荒說道:“賈大人威名聲震東海,目前光明天皇陛下和後水尾天皇陛下命危在旦夕,明正天皇陛下希望賈大人能出手相助…”

“這個…畢竟是你們東瀛的家務事…我大明出兵干預不太合適吧…”王燃為難地沉著。

木村拓荒著急地上前一步:“這不僅是我們東瀛的家務事,與大明也有關係…大人上次靖平的海盜同盟會實際上就是德川家族的私兵…”所有在場的人都是一怔,張煌言卻是一臉的恍然:“我說當時擒住那個海盜同盟會會長的時候,那傢伙嘰裡咕嚕地說了半天,我聽著就像是倭語…沒想到還真是倭寇…”木村拓荒現在當然不會為“倭寇”這個具有一定歧視稱呼辯解,他接著說道:“我已經得到消息,德川家族對賈大人非常嫉恨…”木村拓荒被送走休息後,議事大廳裡立刻熱鬧了起來。引用東瀛的意見很明顯地分成了兩個方向。

“自我朝開國,倭寇就沒斷了侵擾我國沿海乃至於內地,江、浙、閩深受其害…現在既然已經證實是那東瀛在背後指使,正是我們報仇雪恨的好機會…讓我們拿它來練兵吧…”張煌言旗幟鮮明,軍人的好戰天無疑。

張煌言的意見代表了大多數海軍軍官的心聲,挾新勝之威,整個東海艦隊的士氣明顯高漲,再加上已經掌握了稱霸海上的秘密武器,信心足得只能用牛x形容。

據木村拓荒所說,這海盜同盟會的會長其實就是東瀛德川家族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秘密武士,除德川家主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木村拓荒也只知道他的漢名劉海,因為他曾受封為東海的海賊大將。

這位海賊大將的使命倒是有很多人知道,就是假扮海盜洗劫較東瀛遠為富足的大明沿海城市。其實不僅僅是在東海,朝鮮海、渤海都有德川家族分封的海賊大將。說白了,德川家光就是這些海盜的背後老闆。

“這些東瀛人的確該打,但這畢竟是倭國內亂,倭國又不像朝鮮原是我朝的附屬,實在不便過多幹預…”以林如海為首的文官雖然屢受海盜侵擾對倭寇也沒有任何好,但還是顯得老成持重,對霸權主義的認識很深刻。

“既然該打為什麼不打?”顧三起頭搞內拱,滿臉的慶幸外加憤怒:“幸虧當年沒入這個海盜同盟會。否則我豈不成了漢?!這幫小矮子敢陰我…打他!”

“東瀛一貫是自己過不好,也不讓別人肅靜…”特邀參加本次海軍戰略研討會的夏允彝提起東瀛也是一肚子地火:“他們的這個幕府就沒幹過什麼好事,整天沒事找事,要不就當海盜,要不就當強盜…上次要不是我朝援手,整個朝鮮都要被那個什麼豐臣秀吉佔領了…也該打打他們的囂張氣焰!”

“打也不能現在…”寧波府一位官員說道:“我朝現在也還是內憂外患。哪還有力去管他國閒事?就算我們想打,也應該先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再辦…”

“現在這個藉口多好啊。應東瀛天皇所邀入境平定亂臣賊子…既能解氣又能練兵…反正這對付滿清一時半會兒也用不著我們海軍…”

“這個藉口對東瀛是不錯,可如何跟朝廷代?平定亂臣賊子是吧…你放著滿清這個外虜不滅,放著李自成這個寇仇不剿,跑去替東瀛平定亂臣賊子?”從理論上講。兩派爭執不下的時候,就必須有人出來和稀泥。否則肯定是不歡而散而且什麼討論結果也不會有。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一旁面笑容卻沉不語地王燃。

“二哥哥,你打算怎麼和?不,怎麼辦?”林黛玉拉了一把坐在身邊的王燃。

“怎麼辦?哈哈…”王燃突然仰天大笑:“真是天妒英才…”眾人一怔,王燃趕緊改口:“真是天賜良機…”雖然開頭有些詞不達意。但並未影響到王燃的興奮,他站起來指了指滿臉得意的顧三,完全傾向主戰一派:“顧三說得很對,如此藉口怎能費…有了天皇一派的支持,我們完全可以省掉一大部分前期以地形和對方兵力部署的探查…我原以為要耗上一年才能行動,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組織大規模進攻了…”王燃雖然沒有明說。但從他地口氣中大家完全可以覺到他對東瀛早有所圖。

“賈大人”公開場合林如海還是稱呼王燃的官職,提醒他:“這件事非同小可,最好稟明皇上,再作決斷…”林如海說這話實際上是為王燃自身考慮地更多一些,在南明與滿清處於表面上地相持後,以劉宗周、黃道周二人為首,要求北進的呼聲越來越高。

少了王燃坐鎮金陵,唐王等人明顯有點搞不定的意思。此次史湘雲來寧波就帶來了唐王、陳子龍及四大家族的口信,希望王燃早結束此次南巡,返回金陵。如果此時王燃此時再介入東瀛的內亂,一時半刻肯定脫不了身,在輿論上也會更加被動…

“稟什麼稟!這一來一去一討論,等大家形成統一的意見,黃花菜涼了不說,那幾個天皇恐怕都已經完蛋了…”王燃說道。

“賈大人,沒有朝廷的允許擅自發動兩國戰,這可是滅門之罪!”林如海提醒道。

“這可不是什麼兩國戰,此次行動與我大明兵部毫無關係”王燃一付不負責任的表情:“進駐東瀛的乃是中華志願軍,純粹就是因為看不慣德川幕府不尊重天皇而自發組織的民間團體行動…”

“中華志願軍?”一位寧波府地官員沒回過味來:“到哪兒徵召?”王燃沒搭理他,轉身對張煌言說道:“從現在起,所有東海艦隊的人都被開除軍籍…理由是…呃,軍容不整…把有的標誌全部改成中華志願軍!抓緊時間向木村拓荒了解情況,十天之內準備一份對東瀛作戰計劃上來!”

“是!大人”張煌言興奮起來,然後頓了一頓問道:“那我們這箇中華志願軍的口號是什麼?是‘清除幕府’?還是‘保衛天皇’?”張煌言的這個問題看似與主題關係不大,實際上對作戰計劃的制訂極為重要…“保衛天皇”意味著要以天皇的安危為第一要素,這樣如果在作戰過程中,幕府以天皇安危為要挾時,明軍就很可能投鼠忌器,陷入兩難。

一旁的顧三跳過來:“管他什麼天皇、幕府的,都不是什麼好鳥…死了算他們倒黴…我們正好可以藉口為天皇報仇徹底平了東瀛…”王燃滿臉的讚許地拍了拍顧三的肩頭,然後臉一板對張煌言說道:“你的計劃裡應該考慮到如何才能避免出現這種意外情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