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水洩不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金全但令各營不得妄動,如有敵兵衝營,均不得開營敵。只以強弓硬弩
住,莫令近前便是。
可怪的是隻聽得營外遠處喊得震天價響,吵鬧了半個時辰,卻不見一個漢兵衝近營壘,稍後,那喊聲忽地嘎然而止,再細細聽去,敵兵都悄然撤退了。
這時,李金全方把諸將召集到中軍帳,問道:“剛才之事,諸位都看到了麼?”諸將拜服道:“若非主將察其
,幾中漢軍機關也。”李金全道:“出兵之前,某已派人前往河中探察,那郭威已把那李守貞密密圍困得水洩不通,又派人馬堵住長安一路,斷其外援,只待城中糧盡,方動手去對付李守貞。兵法有云:小敵之堅,大敵之擒。故知郭威乃知兵之人,不可輕敵。
間他把贏弱之兵佈於江邊,誘我度河也。其實他的
兵必定伏於後,待我半度出擊。剛才又趁黑夜擾我,我若出擊必受其掩襲。見我不動,他無計可施,現當全軍後退也。”於是這才下令做飯,飯後,派人隨後追蹤密探,果然數萬漢軍,都屯於二十里外。諸將盡皆歎服。
郭威先擬誘唐軍度河而掩襲,後又擬乘夜誘唐軍出營而擊。結果兩計皆不成,知李金全亦一將才,不敢小視。乃屯兵於江岸,觀唐軍如何動靜。
原來李金全雖全軍在沂水與郭威相持,仍有探馬在河中探察。這,又有探馬回報,說及鳳翔,長安二處與漢兵多次
鋒,互有勝負,西蜀援軍因缺糧草,已退兵回蜀。李守貞被漢軍三將圍困在河中,終
飲酒解悶,只等著西蜀南唐兩處救兵來解圍。
李金全聽了,對眾將道:“劉漢有郭威為帥,率全國之兵以討河中,看來李守貞在劫難逃了。我以三萬唐兵以抗郭威,襲汴梁,救河中,也是捉襟見肘,不如歸去為是。”兩軍相峙,又是一月有餘,彼此間既無不共戴天之仇,且又勢均力敵,互有顧忌,不敢冒然進犯。眾將因見漢軍勢大,郭威善兵,皆有退意。李金全遂派使者到漢營言和。
郭威道:“漢唐兩國,本無相惡,爾家將軍既有此意,請於明起各後退三十里,徐徐班師。”郭威這個提議,是防己方撤軍時對方掩襲之意。李金全知對方亦有退意,即命人傳話道:“我軍乃真心和解,無意相峙,郭帥既有和解之意,我軍可先退三十里。”次
,唐營這邊,一面遣使知會漢軍先行撤軍,自己即便拔寨起程,退到三十里外去了。那邊郭威本來就無心與唐兵
鋒,一心只記掛著河中的事兒,當探清了唐兵果然是全軍後撤,也便全師北歸。
行至半途,忽逢天使齎旨相告,原來鳳翔來京告急,說是蜀兵又來犯境,請即派兵救援。因此朝庭命郭帥火速回師河中。郭威得旨,只得晝夜兼程西進。剛抵陝州,面又來了鳳翔信使,報道蜀軍因探知南唐軍與漢軍和解,郭帥回師河中,他們也回川去了。這樣一來,鳳翔既無蜀兵,郭帥也不必奔赴鳳翔了。
郭威此次平叛,兵員是臨時組合的,戰場上三面受敵,全憑著是朝廷上幾位要員的全力支持,少主聽從眾議,這才得以從容指揮。但李守貞倚仗兵糧足,城堅壁固,負隅對抗,此次郭威回師北上。
郭帥見唐軍已撤,得知蜀軍也已退兵,且喜解除了南面與西面之憂,率師便回河中。白文珂,劉詞,趙爍三將已在前方驛道相。郭帥也不暇休整憩息,就將部隊依舊回到西城一帶接防。
且說這河中被困,至今已有年餘,月前,李守貞見郭帥分兵抗唐,認為有機可乘,多次向西城突圍。無奈諸將早有防範,分層堵截。李守貞只是徒死將士,卻衝不出去。如今見郭帥回師,便狗急跳牆,試圖孤注一擲,選出壯兵丁分為四隊,每隊一千人,於子夜分從四門殺出。城外漢軍已是不分晝夜防範的,一見城內有人突圍,便實行堵截。雙方廝殺至次晨,互有死傷,河中士卒死傷過半,且被俘百餘。
郭帥吩咐對俘虜給於優撫,送到後營給予飯菜款待,傷者給予治療。又召眾將會議,說道:“…河內被困年餘,士氣渙散,李守貞必作困獸之鬥。我軍務必加強戒備,不得鬆懈。更飭令從今起全軍上下一律戒酒,違者按軍法從事。”果然不出所料,李守貞一連三
,不斷派兵衝突,但都被漢軍殺個七零八落,非死即傷,或是被俘,無法突圍。
再說漢軍營中,有一個名喚鄧德的將領,乃當朝樞密副使李業的表弟。李業是當今皇太后親弟,鄧德靠著皇親,也任了陝州監軍之職,原來本是好酒之徒,當他的屬下俘獲了河中兩名將領,得到郭帥表彰,也倚仗點皇親國戚之勢,未把元帥放在眼內,也是一時樂以忘形,回到帳中翻出自己隨軍帶備的酒,一塊兒大喝一通,喝了個酩酊大醉。也是他黴時倒運,碰著郭帥巡營,見他醉得人事不醒,
然大怒,也不待他酒醒,下令把幾個人牽出轅門立斬,首級懸掛旗竿示眾,四個親兵也各打四十軍
。一時全軍肅然。
先是劉詞悄聲諫道:“這鄧參軍乃皇太后懿親,大帥何不將他押送回京,皇上處置。”郭帥道:“將軍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麼?軍令如山!法不容情。不管他是誰的表弟,就是本帥表弟,今
也是斬立決。”趙爍見了,回到營中,對石守信王審琦等一眾人道:“今夜之事,諸位兄弟都看到了?大帥說的:軍令如山,法不容情。今後大家都小心要緊。”再說那些被俘的河中將士,原來聽李守貞說被漢軍所俘之人,都是即時斬首的,因而與漢軍拼命廝殺。但如今見被俘後不但有飯菜款待,又為傷員療傷,如要歸家的,可遣返回家,願意加入漢軍的又歡
加入。因此,大都願意投誠歸漢。
郭帥大喜,就令那些被俘將士中通文筆,能寫字的,給城內的人寫信,勸他們莫再受李守貞矇騙,負隅頑抗,趕快出城歸降…。信寫好後,郭帥又令他們各自把信拴在箭桿,
進城裡去。
幹這事兒是很隨便的,誰願意寫的就去寫。願意的就去
。一時之間,這些拴了信的箭,亂紛紛的向城裡
個不停。
幹這事兒的被俘河中將士,在城外漢軍中是嘻嘻哈哈,如同兒戲般的。但城中將士看了,卻目瞪口呆。這些被漢軍俘虜去的兄弟,怎麼一下子變得歡天喜地?嘻笑玩樂地向城**箭?但再一看信中的內容,就都明白了。於是,一些平與李守貞意向相背的將士,有些悄悄的出城投降,有些卻突然打開城門,整隊出降。
李守貞得知後,又驚又惱,忙把身邊的親信衛隊調去守城,把一些認為不可靠的部隊換了下來。
城外漢軍見城中已亂,諸將紛紛請命攻城。郭帥便令白文珂,劉詞,趙爍各令本部,分攻南,北,東三門,自帥中軍攻西門,同時發兵進攻。各將士圍攻久,求戰心切。又見敵軍已
敗象,都想一鼓而下,滅此朝食。因此,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無奈城高塹闊,李守貞又親率死黨登城督戰,反覆戰鬥一個多月,雙方各有死傷,仍未攻下。
郭帥見徒勞無功,反損將士,便下令暫停攻擊,依舊加強包圍,不許懈怠。
正在這時,郭從義,王峻派人前來報稱:長安被圍久,糧草已絕,蜀兵無能來援,趙思綰殺人為食,有投降之意,現請示如何處置。
郭帥詢及眾人,秘書王溥道:“趙思綰以一卑劣小人,竊踞州府。旋又叛國投敵,反覆無常。降我亦無可用,殺之亦不可惜。”趙爍亦說:“三鎮聯手反叛,三個全都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大帥統大軍在此年餘,耗朝廷錢糧無算,正是為剿除此等逆賊。如今勝算在握,對這等亂臣賊子,正應剷草除,誅殺殆盡,莫使它逢
再發,給朝廷留後患。”郭帥聽了,深以為然,遂令趙爍率現在所轄一萬人馬,委王溥為監軍,前往長安,鳳翔二鎮,相機而行,處置趙思綰,王景崇二逆。
那趙爍到得長安,與郭從義合兵一處,得見趙思綰遣人送來有意歸降的書信。按郭從義之意,借受降之機,把趙思綰殺掉。但那王峻原與趙是舊
相
,只說未得朝廷明令,不應妄殺。趙爍,王溥便把郭帥之意告知,王峻聽了,始無話可說了。
於是,以郭從義名義,寫了一封納降書,命人送進城去。趙思綰私下裡不見王峻來信,仍不放心,正在躊躇不決。
屬下判官程讓能原來暗下里已與郭從義暗地裡互通信息的,便對趙思綰道:“將軍如恐郭從義那廝不可靠,不妨寫一封降書與郭從義,以緩其兵。再寫一封奏摺往朝廷,待朝廷恩准後,那時,諒他郭從義也不敢加害將軍了”這正是:天公喜與周郎便,掃清區夏顯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