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名山名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江氏三兄弟對江郎山有篳路藍縷之功,後人為紀念他們,把這座山稱為“江郎山”但據方誌講:“江郎山”又名“金純山”東陽記裡有記載,金純山有三峰,悉數高百尺,丹奪目,不可仰視。才知道,這金純山乃世所罕有的丹霞地貌。而且,還正準備“申遺”呢!
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江郎山引了兩位歷史名人在此落戶。由於年代久遠,關於他們的傳說也是撲朔
離。
據說祝東山是應江郎地方江姓的邀請,在江郎山設館教書。三衢刺史周美聞其名,奇其有國士風,所以勸說,舉薦祝東山進京做官。
想不到勸說不成,反倒自己被江郎風光住。結果最後是他也辭官不做,也在江郎山下的鳳林做一名隱士逸人。死後葬江郎山留
塢,其墓保存一千二、三百年之久。
周美、祝東山這兩個歷史人物,被《同治江山縣誌》編入“寓”指
落他鄉之人。這是發生在公元七世紀左右,與江郎山有關的動人故事。總之,與江郎山有關的人物與傳說很多。因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
五代吳越寶正六年(公元931年),吳越王錢鏐以縣南有江郎山,改須江縣為江山縣,這是江山市地名的由來。而且,這一件大事記載於《同治江山縣誌》第一本第一卷。
由此可知,江氏三兄弟不僅與名山融為一體,成為一種頂天立地的神象徵。而且也成為整個城市的形象代表與名片,真正得到
芳百世、永垂不朽的紀念。
但靈石廟的江郎神,也可能是先民們,出於對江郎三爿石的崇拜心態而產生的一種對理想與信念的寄託。不過這已經是哲學範疇的問題。就不是我所應該細究的了。
無獨有偶,同樣比較著名的還有武夷山的一線天。
武夷山的一線天,又被稱為“靈巖”位於武夷群峰的西南端,是武夷的最奇的巖,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稱號。
而一線天的位置,是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中。裡面一座巍然立的巨石。從伏羲
而入巖內。如果到了深處,抬頭仰望,可見巖頂裂開一道隙縫,就像是利斧劈開一樣。
而兩邊的巖壁相去不滿一尺,長約一百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宛如跨空碧虹,這就是令人歎為觀止的一線天。
關於一線天的由來,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說這是桃花女用繡花針劃開的;有的說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
但據科學分析認為,武夷山的紅岩層。是由砂岩、礫岩和頁岩
間成層的,巖
比較鬆脆。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岩層受到不均勻的應壓力的影響,就產生輕微的斷裂,形成所謂的“節理”這種垂直的節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
水的長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蝕下,就逐漸地擴大、延長。而岩層底部質地鬆軟的頁岩。也就逐漸侵蝕而去,成為扁淺的巖
。於是。三
並列,一線見天的自然奇觀就出現了。
在伏羲中觀賞一線天,沿石壁右行約數十步,就可以折入風
。遊人須手腳並用,便可側身而過。
內常可見到稀有的哺
動物——白蝙蝠,這倒是為遊人平添一份獵奇的奇趣。
中間的風也通一線天。涼風從石罅中習習吹來,即使是盛暑時節到此,稍坐片刻也會
到肌骨透涼,宛如一臺巨大的天然空調。
口石壁上的“風
”二字十分醒目,此字為宋徐自強所書。
出了風。再繞過一道石廊,就是靈巖
了。關於這靈巖
,但是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先前有個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又被稱作“葛仙
”了。
內有一口古井,叫“聖水井”這不免讓我想起《西遊記》裡,那口治豬八戒懷孕的那口“聖水井”但是,和那個沒有多大的關係。
一線天南面,與之相對立的,是樓閣巖。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巖,半壁上有幾處,相傳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樓閣”在它左邊,又有一巖,名“蘭巖”巖壁石刻縱橫,巖畫無數,倒卻也是另外一種風景。巖下一石,倚於崖壁。石徑伸入其間,如同一道關隘,號稱“天門”巖前的亂石堆中還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螺螄
。
關於武夷山的“一線天”我也就知之如此。
而四川峨眉山一線天,又名“白雲峽”也是一道獨特風景。它的大體位置,位於牛心嶺下。從清音閣至一線天,沿黑龍江西行上山,山徑在江兩岸迂迴曲折。行至山谷窄路的極深處有一峽谷,名曰“白雲峽”就是這裡了!
峽外開闊明朗,峽內險壯清涼。峽內、外溫差較大,受強烈;進入峽谷內,昂首望去,兩面險崖絕壁、斜
雲空,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開。透過疏藤密蔓、枝梢葉尖,
出一道碧幽幽的藍天一線。它高200餘米,寬約6米有餘;最窄處僅3米,只容兩人側身而過。此景此
,即為“一線天”一線天,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並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而,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幹”新中國成立後,景區管理部門已建起數座小橋,整修成一條平坦的水泥遊山道。沿途兩岸瀑布轟鳴、山鳥
唱、野花點染、怪石崢嶸,山道曲曲彎彎。隨著溪
峰迴路轉,頗有“曲徑通幽”之
。讓前來遊玩的遊客,也能夠暢享輾轉輪迴之趣,亦產生
連忘返之情啊!
黑龍江棧道穿過峽谷,長130米。迴廊宛轉、路面整潔;看似艱險,卻平坦、安穩。峭壁上還殘留著無數眼,為昔
憎人架設棧道所遺。這星星點點的
眼,倒也是另外一種不多見的景
。
據很多年前出版的《峨眉山》介紹說:“過去,棧道險窄簡陋,遊人時有墜落。”80年代初,當代著名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遊覽清音閣、洪椿坪後,在《峨眉道上》一文中嘆道:“人們依然稱此為‘棧道’,這也很好。讓人們走在堅固橋樑上,莫忘古代攀越棧道之艱險。”遊者到此,仰瞻大自然畫出的這一道永恆的風景線,欣賞它詩意極濃的含蓄美,無不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王文琛的《一線天》中寫道:“刀劈斧砍山為開,一線天光映蒼苔。獨立棧橋心神,我今有幸又三來。”傳說“藥仙”孫思邈當年隱居牛心寺時,這潭碧水即為他生活之用,故又名“淘米泉”中國地大物博,向來不乏名山名水,比較有名的一線天美景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要是一一說下去的話,估計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道不盡。我也就只能選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來講:三清山“一線天”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
界處。那裡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南清園景區。
沿著石階遊步道往玉臺方向,拐彎處陡坡而上。兩邊懸崖如削,中間寬不足1米,斜坡長120米,高約百米。最窄處,僅能容1人通過。遊人至此,抬頭只見一線碧空,因此得名“一線天”但比較有意思的是,它又名“一線牽”暗喻“千里姻緣一線牽”之意!2001年4月重修取直,改一線天台階299級,諧音“愛久久”寓意愛情天長地久。
兩旁築有相思、相知、相戀、相愛、同心等五臺島,隱含愛的主題不斷昇華。上修有9級小臺,象徵愛情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登上九九臺,天長地久,美滿幸福。
當時,我和多多去遊玩的時候,多多非常喜歡。非得要和我在那裡留影,並且說以後玩累了,就能在那裡安個家。
韶關丹霞一線天,也稱“福音峽”這裡懸崖相依,兩山並立,相距不過數尺,遠觀之則只見藍天一線自峽中。右邊一石,形如草鞋。
據傳,為濟公所遺。濟公活佛素來落泊不羈、獨來獨往、雲遊四海。
忽一,行至丹霞山,見此山紅光瑞氣,原來是燒木佛修煉福地。遂落下雲頭,訪燒木佛、共證佛法。如此進行了九九八十一
,竟至忘我。道別而去時,把僧帽、草鞋遺留在這裡,變成了僧帽峰和仙履石。
人立在峽中,面向南大喊,則此人將有福緣,故此峽名“福音峽”除此之外,還有多地一線天,皆是景獨特、渾然天成。徐霞客曾在其《徐霞客遊記》中讚道:“上闢山巔,遠透山北,中不能容肩,蓋之乃受,累級斜上,直貫其中。餘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未曾見若此之大而
、遠而整者。”張家界朝陽地縫,地處慈利縣朝陽境內,是世界上最長的“一線天”奇觀。全長5公里,開發遊道3000多米,垂直深度近200米。這朝陽地縫,是趙家埡庫區
水經幾億年沖刷而形成的100多米深的崖縫。兩崖最窄處僅一米多寬,景
集奇、秀、險、野、幽於一體。
但是礙於張家界的美景太多,這裡倒是顯得不是那麼的突出了。
我又抬頭仰望,眼前的這“一線天”雖和前面說的那些名山名川的一線天形制相似外,似乎還有些說不清的什麼不同。可是,一下子又說不出。
就在這個時候,兩邊近在咫尺的山壁,居然晃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