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歷史來源1、為上古舜帝的後代。初為勝屠氏,後因古代“勝”與“申”兩字同音,故俗稱申屠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裔孫四嶽的後代。夏朝時,四嶽之後被封於申,為侯爵位,世稱申侯。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是個荒無道的昏君,他先娶申侯的女兒為王后,後來又寵幸美女褒姒,廢掉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為太子。申侯對此大為不滿,便聯合鄫國和遊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敵兵壓境,周幽王趕緊點燃烽火,召喚各國諸侯前來援救,可是等來等去,一路援軍也沒有來。原來,褒姒雖美,卻難得開口一笑。為此周幽王立下重賞:凡能夠使褒姒開口一笑者賞賜千金。有小人就出了個餿主意,叫周幽王點起烽火戲諸侯。周幽王依計而行,果然引得各國諸侯來時急如星火,去時敗興而歸,亂哄哄,鬧嚷嚷,倒也使褒姒笑過幾次。可是一來二去,諸侯們也學乖了,所以到後來來的諸侯越來越少了,這次真的情況緊急,各國諸侯卻以為周幽王又在做遊戲,所以都不肯來了。結果周幽王和伯服被犬戎殺死,褒姒也被擄走。於是申侯同魯侯、許侯等擁立宜臼為王,就是周平王。為了酬謝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兒子封在屠原(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居於屠原的申姓人,就以申屠命姓,稱申屠氏。

3、古代有申徒氏誤傳為申屠氏。

家族名人申屠嘉:漢代都尉。文帝時拜丞相,封固安侯。為人廉直,不受私人拜託。倖臣鄧通戲殿上,嘉殺之,為文帝赦免。景帝時,晁錯用事,嘉借晁錯穿鑿宗廟垣事殺錯未成,憤恨吐血而死。

申屠剛:後漢人。情方直,常慕史魷、汲黯之為人。平帝時,舉賢良方正,因對策時忤上意罷歸。光武帝時徵拜侍御史,後任尚書令。帝出遊,剛以隴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勸諫不聽,以頭抵輿輪,使車不得行。後數次以諫忤旨,貶為平陰令,終官太中大夫。申屠致遠:元朝人。世祖南征時,被經略使乞實力臺薦為經略司知事。軍中機務,多所謀劃。累官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事。所至有風裁。他清修苦節,恥事權貴,聚書萬卷,名“墨莊”著有《忍齋行稿》、《杜詩纂例》、《集古印章》等。

申屠蟠:東漢學者。郡召為主簿不行,遂隱居學,博貫五經,兼明圖緯。申包胥:姓公孫,封於申,所以號為申包胥。秋時做楚國大夫。與武員即武子胥有很好的情。武子胥因為父兄被害逃往吳國的時候曾對包胥說:“我必復楚國。”包胥回答他道:“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後武子胥以吳軍攻楚,入其都,包胥跑到秦國求救,不吃不飲在秦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秦國終於被動了,派了五百輛戰車去營救楚國,打敗了吳軍,楚昭王於是得以保國,要獎賞包胥,包胥逃而不受。

遷徙分佈京兆郡:即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西河郡:戰國時魏國置郡。相當於現在山西、陝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