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歷史來源“丁”源出:一、出自姜姓。以諡號為氏。據《通志·氏族略》雲: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分封諸侯,姜太公望受封於齊。其子伎,死後諡號為“丁公”其後遂以“丁”為氏。
二、據《三國志·孫匡傳注》雲:三國吳時,孫權因其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
三、出自西域回族姓。伊斯蘭教穆斯林本無姓氏。元朝末年,有人名丁鶴年,其曾祖名阿考丁,祖父名苦思丁,父名職馬祿丁,從兄名吉雅謨丁。其後漢化,遂以"丁"為氏。
家族名人丁密東漢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順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墳邊築屋守三年,相傳有雙鳧(野鴨)飛抵屋旁小池,見人而馴伏,時人以為是其孝行所應。
丁令威西漢遼東人,傳說曾學道於靈虛山,後化作仙鶴歸遼東,停在城門華表柱上,有少年之,仙鶴徘徊於空中,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沖天直上而去。
丁復漢初人,隨高祖劉邦舉兵於薛,後助高祖平定三秦,破項羽將龍且於彭城,官大司馬,封陽都侯。
丁允元南宋常州人,字叔中,淳熙(公元1174-1189年)間任少卿,後因忠諫貶官州太守,撥田租興學養士,築橋利民,百姓"名宦祠"祀之。
丁蘭東漢河內郡人,少年母逝,用木頭雕母像,每服侍如活人。鄰居張叔,酒醉罵木像,用手杖擊像頭。丁蘭怒而打張叔,被捕。傳說告別木像時,像為他落淚。
地望分佈河南省蘭考縣一帶、山東省定陶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