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妙手救人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010妙手救人(1)前兩味藥材易找,後面幾味藥倒頗費了李半夏一番心思。
她曾向村裡的老大夫打聽,研磨清胃散的一味重要藥材黃連還得翻座大山,在對面山上才能找到。
老大夫常常去山上採藥,對大楊村周圍的山地都很悉,想來他說的應該不會有假。
黃連較為名貴,她這無病無痛的,要是開口向東山拿錢,被娘得知了定要說她一番。所以能動手還是自己動手吧,頂多費一番工夫,正好也趁此之便了解一下當地的環境。
打好主意,這一天,趁著馬氏和劉家老爺子帶著孩子去下村喝喜酒,東山兄弟倆去別人家幫工。一早,李半夏揹著藥簍便上山了。
此去山上還有些路程,若想在傍晚之前趕回來還得緊走慢趕,不敢耽誤。
早晨的山上水很重,李半夏從旁邊籬笆上
了一
竹
,打掉沿路的
水。曲徑蜿蜒,筆直地延伸到山頂,一眼看不到頭。
好在李半夏從小跟著她爺爺後面跑,爬過不少的山,躍過不少的地,尚能應付。
行了一程,黃連沒見著,卻也見了幾味常見的藥材。趙郎中那兒就專收這種藥材,把它採回去曬乾,即便不能賣,留著應急也是不賴。
像是金銀花、連翹、穿心蓮、土茯苓,呵呵~~對了,還有花菊、柴胡、牛蒡子呢。一路行來,竟是收穫頗豐。
李半夏對這座山不瞭解,對這些中草藥的形狀和生長地瞭解得卻很透,一雙大眼睛又明又亮,隱蔽得再嚴實的草藥一經她的眼,就絕逃不掉。
邊採藥邊上山,子過得倒很快,時近
中之時,李半夏才想起今
是衝著誰去的。不敢再耽誤,照著老大夫的指示,爬上山嶺,翻過小崗,去到山的另一頭。
懷裡揣著些乾糧,是兩個飯糰和一塊鍋巴,匆匆吃了兩口,幹得緊咽不下。都說這山泉很多呢,逮哪兒都不會渴著你,今天是怎麼回事,走了這麼久別說山泉了,連個小水塘都沒見到。
翻過山頂,大山溝裡,座落著幾戶人家。三縷炊煙,從自家煙囪裡徐徐升了起來,嫋嫋升向天空,在半空相匯聚合。
左邊一戶人家屋子建得靠前,大門對著右面一戶而開,與對面那戶門頭相對。對面那戶與這戶成對稱形狀,緊挨著中間那戶。這三戶人家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人平舉著兩隻手。對稱的兩戶就是那人的胳膊,而中間那戶便是人的身子。
中間那戶建得靠後,也的確是偏後了一些。就像是一個人被突如其來的一拳狠狠地擊中了肚子,縮向了後方固定在了那裡一般。
背靠群山,山林茂密。地方清靜是清靜,只是若來個山體滑坡泥石之類的,三戶房屋可就得活活被埋葬了。
好在古代的環境保護還不錯,樹高林密的,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李半夏了
自己乾澀的喉嚨,都是村裡人,討杯水喝,應該不難。
緊走幾步,去了中間那一戶,三戶人家也就這戶的大門是開著的。門開得很大,一眼就能望到裡。李半夏站在門外,還沒出聲,裡面就想起了說話的聲音。
“你找誰啊?”說話的是個五十多歲的婦人,腳步緩慢,背部佝僂,手扶著灶臺。看她的樣子,應該是剛從鍋背後燒火出來。
“額,大娘,我山路走累了,想來討杯水喝,不知是否方便。”大娘一看就是個和善的人,儘管臉上有些疲憊,聽到她的話還是強打起一份神。
“正好,你趕巧了,我剛燒開水。外面熱,快進來乘乘涼。”
“謝謝大娘。”李半夏高興地道了謝。嗓子幹了半天快冒煙了,總算能有口水喝。
大娘從三腳架上拿出一個茶杯,對著鍋裡剛燒開的水舀了小半瓢,到李半夏早已伸出來的手裡。
“茶葉喝光了,就是一點白開水,你將就著喝一點解解渴。”
“白水就很好了,解渴,謝謝大娘了。”李半夏拎著茶杯柄,朝杯裡的熱水吹著冷氣,還沒吹一口就送進嘴裡,輕輕抿了一小口。
“慢些喝,別燙著。”大娘看著她心急的樣子又是好笑又是擔心她把舌頭燙著。
李半夏唔唔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大娘,你家就你一個人在家啊?”李半夏隨口一問。
大娘蒼老的臉上滯了滯,搖搖頭,聲音忽然變得無比的憔悴。
“還有我那兒媳婦…”兒媳婦就兒媳婦,為何說得這麼沉痛的樣子?李半夏納悶了。
“那你的兒媳婦呢?”
“哎!在裡面躺著呢——”老人家雙手撐著灶臺,用了點力氣才讓自己勉強支撐住。
兒子不在家,這偌大的家裡就她和兒媳撐著,要是她再有個好歹,可讓她一個老婆子怎麼過。何況,孫兒還那麼小~~李半夏糊塗了,這躺著是什麼意思?是身體出了病還是在睡覺?
不過這話她可不能貿貿然的問,一個是太唐突,二個人家要是沒事你這不就成了咒人家了麼。
李半夏眼睛轉了轉,不經意間掃到灶臺上一碗黑糊糊的東西。味道有些發苦,光是聞就能聞得到。
憑著對草藥的,李半夏立即聞出這藥的成分。當歸,生薑,還有一些羊
的羶味。因其他藥味的掩蓋,羊
的味道是極其輕微的,嗅覺靈
的李半夏還是聞到了。
“大娘,你的兒媳是不是前不久為你添了個孫兒?”
“你怎麼知道?”大娘一聲驚呼,轉而又想到這閨女可能是聽人家說起的,都七里八鄉的人,聽到這點事兒不奇怪。
李半夏剛嫁到這裡不久,大娘可能聽過她爹孃的名字,她的名字可能也聽到一些,人是認不出來的。
“這就是了。”李半夏試探的事情得到了證實,馬上就想起了這副湯藥的效用。
是了,大娘如此煩惱,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她的兒媳婦生了病。
似乎,還不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