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舊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姬堇華和池旭對望一眼,默默收回目光。睍蓴璩曉這種氛圍也是可以看出來的嗎。
“皇后雖然受寵,但是後宮佳麗三千,她哪裡是那唯一,而且當年若非那件事,皇后也未必會選擇進宮…”說到這裡,老嬤嬤話語一頓,意識到自己失言。
姬堇華卻對她未說完的話語起了興趣,問:“當年的什麼事?”老嬤嬤嘆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記得的也沒幾人,不說也罷。”說著看向姬堇華,“說起來泰王妃長得和姬夫人十分相像,王爺和王妃在一起的情形倒是很像當年的姬相夫婦。”
“嬤嬤見過我娘?”姬堇華有些意外。
老嬤嬤點了點頭:“當年奴婢在宮裡當差,有幸見過姬相攜著夫人進宮赴宴,當真是神仙眷侶一般的人。”姬堇華年幼時母親就已去世,從未見過母親長什麼樣,僅有的印象也是從雲姨和父親口中得知,難得聽其他人說起母親的消息,忍不住問:“我跟我娘長得真的很像?”老嬤嬤仔細看了看她的臉:“整體覺很像,尤其是一雙眼睛,當時奴婢初見姬夫人時就是被那雙眼睛
引的,她的眼睛很特別,給人一種格外透亮的
覺,讓人見過就不會輕易遺忘,否則當時那麼多達官貴人,奴婢也未必會注意到她。”說著看了看兩人,笑得十分慈祥:“雖然僅僅見過一次,但是看得出來,姬相對夫人呵護備至,所以看到泰王和王妃,就忍不住想起了當年。”姬堇華心想自是如此,父親對母親用情至深,否則也不會這麼多年了既沒有續絃也沒有小妾,過的完全是清心寡慾的生活。
大概是投緣的關係,在瑤泉行宮的幾天,姬堇華有空就會去找那名老嬤嬤聊天,老嬤嬤姓李,一輩子生活在宮廷裡,無兒無女,倒是十分樂意有人陪同說話。一她終於忍不住問姬堇華:“聽說你之前一直是在宮中為悅寧公主伴讀?”
“是啊,一直到她嫁往西域。”李嬤嬤有些慨然:“沒少受到皇后的刁難吧。”
“嬤嬤怎麼知道?那個時候你不是已經調到行宮來了嗎?”老嬤嬤搖了搖頭:“猜到的,你長得像你母親,皇后肯定是不喜歡的。”1d7qu。
姬堇華更加奇怪了:“為什麼?”頓了頓,她才開口:“都已經是陳年舊事了,當初姬相初入仕途,就與蔣家結,與當時未出閣的蔣皇后有過
集。”不知是不是錯覺,姬堇華覺得她說“有過
集”這四個字時,似乎別有另一番含義。
李嬤嬤繼續說:“當時暗地裡有傳聞,說皇后原本屬意姬相,結果姬相卻娶了別人,皇后一氣之下就入了宮,誰想竟得了皇上寵愛,一朝封后,人生際遇就是如此奇妙。”姬堇華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我只知道我爹和皇后不和,卻沒想到他們之間還有這麼一段恩怨糾葛。難道是我爹當初沒有選擇皇后,所以她就一直懷恨在心,連帶著看我也不順眼?”
“女人的心思,不正是如此嗎,皇后她再尊貴也不過是一個女人,當年的姬相風華正茂,許多女子傾慕其文采風,甚至有人讚譽,當世第一傑非他莫屬,這樣的人,皇后那等眼高於頂的世家貴女傾心也是很正常的,只是她沒有想到,她中意的人,卻偏偏沒有選擇她,反而被別的女人奪去了注意力。”姬堇華想了想,皇后那一身高貴氣質確實是世家大族嬌養出來的,按照她的心理,以為天下間最好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是理所當然,如果有人竟然瞧不上她,那一定狠狠地傷害了她的自尊,所以被她怨恨一二十年也就說得過去了。即便她現在貴為一國之後,母儀天下,曾經沒有得到的東西,不會隨著時間淡忘,反而會隨著時間的增加累積,越加意難平。只是她似乎不明白,
情的事情,卻不能以此來衡量,喜歡一個人從來都不是以外界的標準來衡量的。
姬堇華幽幽一嘆:“以前就覺得她是一個固執的人,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呢。”總算明白這些年皇后樂此不疲地給她小鞋穿究竟是為何了,她爹當年欠下的風債算到了她的頭上。
李嬤嬤撫了撫她的額髮:“告訴你這些,是看你投緣,讓你知道其中因果,省得沒防備地被算計了。以皇后的心,這段過往只怕沒那麼容易放下。”姬堇華點點頭:“我知道了,謝謝嬤嬤。”17904762回到寢殿的時候,池旭靠在窗邊,懷裡抱著只鴿子,修長的手指解下鴿子腿上的竹筒,取出裡面的信件來看。
姬堇華恍然大悟:“原來府裡養了那麼多鴿子是這麼個用途。”池旭看完了信件,眯了眯眼,取笑道:“不然你以為是燉鴿用的?”姬堇華臉一紅,小聲嘟嚷道:“燉
鴿有什麼不好。”池旭將書信捲起,湊到火燭邊燒了個乾淨,溫柔看向她:“這幾天玩得開心嗎?”姬堇華點頭:“開心。”
“玩盡興了,我們就回去吧,等到金桂花香飄起的時候再來,那個時候一定更美。”姬堇華瞥了眼燈臺下的灰燼:“因為書信裡的內容所以要回去?”瑤泉行宮雖然處於京郊,看起來遠離那些喧囂爭鬥,但是如果要知道一些京城的消息,還是很方便的,就好像剛才飛進來的信鴿…
姬堇華靠在他的懷裡:“我說不想回去,你會答應嗎?”京城裡的爭鬥,仔細想想真沒什麼意思,無非是你死我活,就算最後贏了,得到的東西就一定最好嗎?
池旭環住她的,兩人緊緊依偎在一起,低下頭便能輕嗅到她的髮香。
“你若是喜歡這裡,以後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可以來。”姬堇華抬起頭:“即便我想留你在這裡,你也要回去是嗎。”有的時候,真不明白,京城那個權力漩渦中心,到底有什麼值得這麼多人用生命前仆後繼去戀的。
池旭默然不語。
姬堇華輕輕一嘆,低下頭去:“罷了,你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聽了她這句話,池旭彷彿受到了震動,手臂握緊了她的,吻著她的鬢髮呢喃:“堇兒,我定不負你。”兩人燈下的剪影,完美得像是一幅畫卷,年華正好,情深似海。
第二天,馬車從京郊駛回了京中。這裡,權力中心的鬥爭從未停過,繼太子之亂後,又重新掀起了另一輪爭鬥。
皇后對池旭表現出的閒散紈絝姿態十分滿意,於是在蔣家的鼓動下,再次向皇上提出請立池瑞為太子的建議。皇上一時難以決斷,池瑞年幼,若為太子後一定會受到皇后一干外戚的
縱,即便登基也會淪為傀儡皇帝,若是不立池瑞立池旭,這個兒子太過能幹,再加上姬相的扶持,自己百年去後,他最心愛的女人處境堪憂,蔣家也幫不了她。
一邊是皇后的苦苦哀求,一邊是江山的長遠考慮,皇上左右為難,唯有將難題拋給朝臣,用廷議的方法來解決。
於是朝廷上一時分成兩派,一方擁護池瑞,理由是池旭負面新聞太多,一貫紈絝風,荒唐事不少,有損皇家威嚴,不宜立為儲君,而池瑞雖然年幼,但是秉
純良,而且皇上現在正當盛年,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培養這個皇子;一方擁護池旭,理由是平定西域戰亂有功,護駕公主和親有功,平定太子之亂有功,種種功勞,皆能證明他有治世護國之能,乃明君之最佳選擇,雖然小節有虧,但無損其才能。
兩派人各執一詞,在朝堂上爭得面紅耳赤,最後不知是誰一時動將象牙笏板扔了出去,砸了另一方大臣的官帽,於是一場舌戰升級成鬥毆,扯衣服拉帽子,推推搡搡,最後拳頭招呼,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皇上本就被這個問題折磨了數天,被這麼一鬧,更頭疼腦熱,病情發作,只得將桌子一拍,怒斥“成何體統”此事難以決斷,延後再議,讓群臣下去思過,改
另尋時間商討。堇目望事雖。
眾大臣這才唯唯諾諾散了,看著皇上被內侍扶著退朝後,各自也回家去,找尋同僚商量對策。
這一場立誰為儲君的爭鬥,還遠遠沒有結束,在一開始拉開序幕的時候就散發出濃濃的硝煙味。
而鮮少人注意到的是,處於爭端中心的兩個人都異常的低調。
坤寧宮中,池瑞對著眼前的國策,一張軟綿綿的包子臉皺成了一團。
他不明白,為什麼之前上房揭瓦下水撈魚的肆意生活一夜之間完全變了個樣——每天不亮就要起
跟夫子唸書,學一些他完全不懂的東西,還要搬來皇后的坤寧宮居住,每
照三餐向皇后問安,稱呼這個不是自己母親的人為“母后”被杜嬤嬤教導著去討“母后”歡心,告訴他說他以後會是太子,要好好孝順“母后”聽“母后”的話,不能讓“母后”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