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做豆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得不說,莊戶人家就是喜歡湊熱鬧!這不,大家夥兒又湊到一起來做豆腐了。磨豆腐要用石磨,但烏山村只有一口石磨,因此四大姓的人輪著來做,今天恰巧輪到姓曾的人家。
烏山村的豆腐是用黃豆來做的,趙杏花在前一天就將豆子經過挑揀,去掉壞掉的,然後用水浸泡了一夜,讓豆子發脹。浸泡過的豆子呈鮮黃,水
水
的,還散發著豆子的香氣。
一戶戶人家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依次磨豆腐。石磨比較重,所以要力氣大的人來推磨。要是哪家人手不夠,別的人家也會主動來幫把手。
終於輪到了巧巧家了。曾大樹推磨,虎子舀豆子,趙杏花添熱水,不一會兒,濃濃的白
的漿
就
了出來,
進了事先準備好的大木桶裡,還冒著熱氣。總共磨了四大桶的漿
。一家人把磨好的漿
提回了家。曾大樹拿來一個乾淨的大木桶,大木桶下方有個
,連著一
竹筒,曾大樹在竹筒出口的地方放了個空木桶。趙杏花拿來一個大棉布袋子,浸溼了,套進大木桶裡,然後舀了幾大瓢磨好的黃豆漿
倒進布袋子裡,曾大樹把布袋子口繫緊,不停地擠壓布袋子,然後像牛
一樣的豆漿嘩嘩地
了出來,不再是濃濃的,而變得很稀。
等到空桶裡的豆漿積了大半桶,趙杏花把豆漿倒進乾淨的大鍋裡,如此重複,等大鍋裡的豆漿快滿了,下面就用中火開始煮豆漿,一邊煮一邊舀上面的泡沫,看著豆漿沸騰得差不多了,就用瓢舀進一個大缸裡,再把石膏水估摸著分量摻進豆漿,攪合一會兒,然後把缸放在一邊,不用管它,過不久豆漿就凝結成了“豆腐腦”也就是俗稱的豆腐花。趙杏花讓孩子們拿來碗,一人舀了一碗,然後把缸裡的豆腐花輕輕地舀進鋪好布的方形木槽裡,用布包好,上面壓上木板,木板上又壓上幾塊石頭。然後,又去煮下一鍋豆漿。
幾個孩子找來塊狀的冰…/“網絡管理有病!居然把冰…”和“…糖定為用詞語!”/…糖,敲碎了,一人碗裡放一塊,急不可耐地吃了起來,豆腐腦又滑又
,配上糖,真是香甜可口極了。巧巧端著碗給爹孃也餵了兩口,大家都是一碗吃完了還嫌不夠,又去找趙杏花討。惹得趙杏花笑罵道:“一群饞鬼!今天就讓你們吃個夠!”又給每人舀了一碗。最後大家被豆腐腦給撐飽了,中午都沒吃飯。趙杏花還留了一碗,準備晚上做湯喝。
等木槽裡的豆腐成形了,又瀝乾了水,曾大樹就把壓著的石塊和木板都拿開,把菜刀洗乾淨了,在木槽裡橫一道豎一道地劃了起來,不一會兒,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就做好了。從一粒粒鮮黃的豆子,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讓人不得不嘆人類的智慧和勞動是多麼的神奇和偉大!
做完了豆腐,趙杏花又把剩下的豆渣蒸,然後捏成餅的樣子,放到太陽底下去曬。
晚上,家裡就生起了好幾個火盆,用來烘乾豆腐塊,在以後沒有的
子裡,豆腐乾就是最好的菜餚了。
趙杏花還做了豆腐,一家人一整天都沉浸在豆子帶來的香氣和甜
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