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獻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任何一個人第一次看見“旭號”如此大的船的時候,臉上說展現出來的表情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震驚。這一點,即使是已經在曹
那邊看慣了曹軍的大場面,並在那時便面
不屑的張松張永年也不例外。當他被李晟
接著,策馬回到這公安的港口,抬眼瞧見這江面上獨一無二的大船,並得知這麼一艘鉅艦居然是李晟的座艦的時候,所現出的便也是那麼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這是普通的畫舫吧。我曾經聽說昔年有人造了一條可以運載千人的畫舫。雖然不知道,後來為什麼被廢了,但想來也只有畫舫才有這麼大了。”張松是一個博聞廣記的人,他一看到“旭號”如此龐大的身軀便迅速將之與傳說中那艘“千人畫舫”聯繫在了一起。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也只有那“千人畫舫”可能有這麼大的體積了,儘管眼前的“旭
號”沒有哪一點有那畫舫的雅緻。
“這可不是什麼畫舫哦!”李晟輕輕的搖頭:“雖然我也很想造那可載千人的大船,但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那個造船的水平。這艘‘旭號’只有三百五十人而已。不過他不是畫舫那種優雅的東西,而是戰艦,裝備了十六架投石機、八架火弩、四十六張
弩的戰艦,擁有一次
毀滅兩艘艨艟戰艦的能力。”即使是看到了這船好幾次了,但李晟總也是那副看不夠的研製,他巴望這艘依著自己的名字之意而命名的“旭
號”無不自豪的微笑起來,興奮不已的向張松介紹道。
“戰艦?居然還有這麼大的戰艦?這似乎比樓船要大多了。”張松滿臉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不要不相信,這是事實。”李晟點著頭給張松一個肯定的回答,隨即他輕輕的拍了拍的張松的肩膀,對其說道:“別再看了,今天天不早,我們還得趕緊上船啟航才是。”
“哦…哦!”張松跟在了李晟他們的後頭,卻依舊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想來“旭號”給他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接下來的子多少顯得有些忙碌而無趣了。對於李晟來說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司馬懿還在長沙那時候的模樣。李晟的一天,幾乎都給人佔滿了,只不過這個人從陰翳的司馬懿變成了樣貌醜陋的張松。秉燭夜談,又是秉燭夜談。儘管明白這種事情在這個世上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李晟依舊覺得有些受不了。他承認與司馬懿、張松這樣的智者談話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在他們對你抱有好
,並不會用他們那令人驚異的智慧來刺
自己的時候,與他們相談,公論天下大事,訴說人間百態無疑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才是。就像吃糖吃得太多會覺得有些膩味一樣,原本相當輕鬆的談話說得多了,也一樣讓李晟覺得疲憊。尤其是在李晟稍稍的向張松說了一些奇聞異事,諸如:“大地可能是圓的”並以“遠方的來船才會因此而在自己眼中顯得顯示從下往上慢慢升起”的理由來驗證之後,與張松那輕鬆的談話幾乎變成了張松對於李晟的痴纏。很明顯,張松對這些前所未聞的東西十分
興趣。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是知道地圓說的。在他們之前不久的前輩——張衡發表了自己的天地說言:“地如球形,天如蛋圓,地居天內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使得他們對地圓之說並不顯得驚異,但他們一直都困惑這兩點:其一,地這麼大,怎麼看都像是平的,究竟有什麼直觀的東西來驗證這大地是圓的呢?其二,人居於地上,若大地為圓,那麼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之後所生存的人豈不是倒立著的?為什麼他們不會掉下去呢?
問題很明確,也很難以解釋——一直以來相信地圓說的人都被難倒了在這一點上。
這個,張松自然也是很清楚。是以他聽了李晟所說的那些似乎可以解決地圓說兩個難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姑且不論這地圓說是不是正確,只說這一個難題被解決,便足夠讓他興奮了。他看著李晟那平靜從容的模樣,直覺的認為他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說出來。於是,他追問了,纏著李晟要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他是一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他認為李晟是知道答案的。
“為什麼呢?”他追著李晟問。
李晟最後被他追得沒辦法了,只好命人拿來一塊磁鐵和幾塊鐵片。他當著張松的面,將磁鐵拿在手中,把一塊鐵片貼在了磁鐵的上方。
“啪…”鐵片被磁鐵牢牢的住了。緊接著,他又拿起另外一塊鐵片,放在磁鐵的下方。
“啪…”又是一聲清響,原來本該是往地上落去的鐵片,也被牢牢的在了磁鐵之上。而後李晟倒轉起磁鐵來。但無論他怎麼翻來覆去的倒轉磁鐵,被磁鐵
在上頭的鐵片都沒有任何要往下掉落的跡象。
“明白了嗎?”李晟微笑的問著一臉平靜的張松。
“明白什麼?我只看見磁鐵鐵。”張松被李晟問得有些莫名其妙起來:“這和為什麼腳下人不會掉到天上去有什麼關係?”
“嗯?”李晟並不回答張松問題,只是問張松:“為什麼磁鐵會鐵呢?”
“因為磁鐵就是磁鐵。因為他是磁鐵,所以他又力,所以他才會
鐵啊。”張松這樣回答道。
“那麼是不是因為磁鐵的力而使得
在磁鐵背面的鐵片往下掉呢?”李晟又問。
“那是自然的。”張松肯定的點了點頭。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猜想——我並不清楚這是不是真的正確。我們腳下的大地,本身也是像磁鐵那麼一個有著巨大力的東西。因為他有著和磁鐵相類似的東西,所以我們才能站立在大地上,所以我們腳下的人也不會掉到另一方的天空上去呢?”李晟微笑的提出了這麼一個說法。雖然他知道地心引力和磁力完全是兩碼事,但對於物理只有初中水平,
本就無法在眼下的這個條件下解釋證明什麼是地心引力的他來說,用磁力來代替地心引力,做出一個小證明,確實是用來擺脫張松這個“好奇寶寶”的最佳手段了。當然,為了不影響後來的人有更進一步的發現,李晟只說這是猜想,一個他也不曉得是不是正確的猜想。
“嚯,這可是一個新鮮的說法。”雖然李晟嘴上說著是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正確,而心裡更是認為這只是自己實為了打發人離去而說出口的混話,但就張松自己聽來,卻是一個新鮮的東西,更是很正確的說法。他把這個說法放在自己的腦中分析了半天,怎麼也沒發現這說法有什麼自己可以批駁的地方,便信可的認為,這說法是一個正確的了。
“李使君果然大才,連怎麼一個眾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佩服,佩服。”張松衝著李晟拱了拱手恭敬的說道。對於比自己強的人,他不會去嫉妒,只會去佩服,然後把別人的東西學到手,變成自己的知識。
“哪裡,哪裡?”李晟謙遜道:“其實我這也只是猜想而已。事實上要證明大地是不是圓的,還有另外一個更加直接的方法能做到。”
“什麼方法?”張松對此似乎很有興趣。
“坐船,往一個方向一直走。如果終究能返回到原地的話,那不就證明大地是圓的嗎?這可比我們在這兒一直琢磨下面的人為什麼不會掉到天上要好多了。李晟微笑的說出自己的辦法。
“這確實是很直接的辦法。不過這需要船,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對於李晟的辦法,張松皺著眉頭想了想,無可奈何的搖頭答道。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李晟嚴肅這表情說著這段句子:“只要我們有這個心,便堅持去做,天下還有什麼事情能難倒我們呢?”
“…”張松沉默了一下,緊皺的眉頭漸漸的舒展看來,原本有些茫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李使君你說得對!我實在不應該就那樣抱怨的。”
“哈哈,抱怨又有何妨呢?每個人心中都有苦悶,每個人都可以抱怨。只要抱怨歸抱怨,不把事情因此而停下來就好了。”李晟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