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喂?”才搬來不久,電話號碼沒幾個人知道,該是人,所以她隨意餵了聲。
“喂,阿嬙啊!”果然,電話彼端傳來的是她母親純正的閩南語嗓音,只是…帶著一點疲倦,讓她沒有好預地皺了下眉。
“媽,什麼事?我現在正要出門,不能講太久。”
“阿嬙…”
“嗯?”又停頓五秒。
“沒…沒什麼事,只是問你新的地方住得習不習慣,零用錢還夠用嗎?如果不夠,媽寄一點過去給你。”
“媽…”拖長音。
“我又不是學生,出社會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倒是家裡,需不需要我寄點錢回去?小弟學校要不要繳什麼的?”這種對答方式很平常,只是時機不對。
自從告別學生時代那段需要家裡接濟的子,出了社會,縱使一步步難走,但還算獨立的她,並不需要人照顧。
況且她最近失業的狀況,壓兒沒讓家裡知道。
似是怕被聽出什麼,遠在鄉下的母親急著收尾:“沒有啦!我多洗點碗,多幫人清掃幾間房子,家裡就還過得去。你不必擔心,自己照顧好自己最要緊。”
“媽,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樂天的她,頓時沒了笑容。
“有事?沒有呀!哪會有什麼事!”
“是不是阿爸又打你了?”案親和母親,就和早期的傳統夫一樣,經由媒妁之言而結婚,婚後生下她和小弟兩個,算最鄉下人家較“少產”的了。
夫之間的
情多繫於責任和需要,
久生情並不為過。
但自政府開放農產品進口之後,家裡祖傳的農事多少受了影響,以務農為主的父親,前景一辛苦,往往以酒解壓。
戀上杯中物,有好有壞,然而父親就是往壞處發展的其中一個。
他一喝醉酒,脾氣、怨氣就大,母親苦口婆心地勸,卻常常變成父親拳頭下的犧牲品。有時她還會懷疑,他真是以前那個疼兒疼女的好父親嗎?
“沒啦!好歹都是夫,他不會真把我怎樣的,我自己會看。”
“等真的怎麼樣,就來不及了!”雖然做人子女勸合不勸離,但眼見母親一個勁兒地逆來順受、任誰看了都會心酸。
“傻孩子…”
“媽,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如果真的有事,一定要告訴我,再遠我都會趕回去…”因為怕麻煩又想省下通費,和一般在外地求學、打拼的人一樣,她都只在連續假期時才回家。
不過,情況若特殊則另當別論。
“跟你說了沒事了,你剛剛不是說要出去嗎?”聽到卜嬙的聲音,她原本還不安的情緒,已暫時讓親情給冷卻下來。
“出去?是啊!糟糕!”再不走肯定來不及!
“時間來不及了嗎?”
“媽,您…”可是這樁尚未擺平,她哪放得下話筒。
“我沒事啦!有事你快去忙,別因為我而遲到。”咬咬牙。
“喔,好,等我回來再跟你打電話,差不多下午一、兩點,你別出去啊。”
“好,快走吧。”母親疲軟的聲音終於有了一點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