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覺得有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定昆笑道:“我若是不遵守軍紀,那還怎麼要求手下。他孃的女人算什麼?等咱們打完勝仗回到家中,還不是有的是。”孫虎和周義二人曾經和王定昆一起當過山賊,拜過兄弟。

可是到了官場,王定昆官越做越大,二人便慢慢改口稱為將軍了,朱傳宗笑道:“大哥,既然你幾個月都不識女人味了,小弟做東道,這回一定要讓三位心滿意足。”說完一眨眼睛,四人同時大笑。

吃完飯,朱傳宗想起京城非常有名的院…風月佳地,剛開了不久,非常紅火,聽他的兩個狐朋狗友王宗營和趙束省說起過,因此便帶三人前去風。四人都身著便裝,進入閣樓,接待的小廝和幾個丫頭,都十分周到。

一會兒老鴇便帶了四個丫環前來侍候。朱傳宗哪裡知道,王宗營和趙束省經常去的院,因為兩人是客,都知道兩人身份,因此都是特別對待。

而他們到了風月佳地,又穿戴的不是特別出眾,因此老鴇一看是生客,那些特別出彩的節目就不介紹給他們,還有出的小姐也不派給他們。

朱傳宗見給他們的小姐一個個都不太出,容貌平常,和以前在品玉樓所見的差的太多,就對老鴇道:“你們這裡就是這樣的貨嗎?有好的儘管來,只要讓我的三個大哥滿意,多少錢都不在乎。”老鴇笑道:“大爺有所不知,這可不是錢的問題。”老鴇說的的確是實情,因為院新開張,來了很多的官員,這些人怎麼能怠慢?

因此好姑娘都侍候他們去了,要是一般人,聽她這麼說也就算了,可是偏巧四人吃飯的時候就不痛快,這時聽了,孫虎就發怒了,道:“那些人的銀子是錢?老子們的銀子就不是?一樣花錢,你趕緊些好人兒來。”老鴇笑道:“幾位大爺,真對不住了,實在是您來的不是時候,姑娘們都忙著呢,這樣好了,下次,下次大爺們再來,一定要什麼姑娘,給您來什麼姑娘。”王定昆三人都幾個月沒開葷了,此刻見了女人,就如同老虎遇見羊一樣,就算是母豬也是賽天仙了。

何況眼前的幾個姑娘也說得過去,雖然因為不受重視,心中都不舒服,可是見老鴇說的有理,也就罷了,不過朱傳宗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便對王定昆道:“大哥,這裡的姑娘不行,我帶你去品玉樓,那裡我絡,保證有好姑娘。”說完便帶三人走,並道:“這裡就等下次再來好了。”俗話說:‮子婊‬無情,戲子無義。

老鴇一見這幾人要走,臉立刻就沉下來了,向旁邊手下使個眼。就有不識相的夥計攔上來道:“幾位大爺,要走可以,先把酒錢結了!”原來朱傳宗幾人剛來時,夥計給上了一瓶酒,幾人只顧著慪氣,卻沒注意。孫虎把眼一瞪,怒道:“這酒我們沒喝,結什麼帳?”那夥計冷笑一聲,輕蔑地道:“沒錢就不要出來耍,也不打聽打聽,我們這裡是容得賴帳的地方嗎?”那些夥計都是狗眼看人低的勢利之輩,王定昆三人久在軍旅,如何肯受這樣鳥氣。幾句下來,話不投機,孫虎當時就破口大罵,拿起酒瓶砸將過去。那夥計被面砸個正著。

頓時頭破血,殺豬似的慘嚎起來,老鴇見勢不妙,一面指使手下圍攏上來不讓朱傳宗幾人離開,一面派了心腹上樓報告老闆去了。

這風月佳地的後臺老闆是誰?此人可是富貴得不得了,竟然就是明宗皇帝的次子,已故孝康皇后的兒子,太子湯瀝。湯瀝自幼失母,明宗皇帝與孝康皇后情很深,因此對這個兒子十分溺愛,不到兩歲就冊封為太子。

哪知道此子打小就頑劣無比,最是蠻橫霸道,又貪財好,闖了不知多少禍端。明宗皇帝對他再三管教,見他有所收斂,心中也是大。哪知道近些年太子湯瀝年紀漸大,見皇上總是不退位,因此便心生不滿,又怕別的皇子爭奪嫡位,因此便多方拉攏人馬。

可是籠絡人才,養蓄勢力需要錢財,他雖為太子,但開銷龐大,因此手頭上也是不寬鬆。最近這位太子殿下不知聽了誰的話,知道開進斗金,很是賺錢,又能趁機玩耍,真是一舉兩得。

當下就開了這間風月佳地。因為開始他也圖新鮮的美女,因此每天在頂樓的房間裡叫上幾個頭牌胡天胡地,連太子府都不怎麼回了。

太子湯歷正巧在樓上,一聽酒樓才開幾天,就有人前來搗亂,頓時然大怒,帶了護衛衝下樓來,只見樓下大廳一片狼藉,龜公夥計東倒西歪,老鴇姑娘尖叫一片,朱傳宗四人勢不可擋,馬上就要打出去了。

太子一聲令下,眾護衛一擁而上,將幾人圍在當中。太子站在樓梯上,囂張地叫道:“敢到本太子的地盤來撒野,真是吃了豹子膽了!把他們給我往死裡打!”這一聲被朱傳宗幾人聽見了,王定昆三人一直在邊關打仗,沒見過當朝太子,都向朱傳宗看去,臉微微變了。

朱傳宗也吃了一驚,抬眼看時,果然是太子湯瀝,在朝廷大典上見過的。朱傳宗心想:‘要是現在認罪了,先不說我們犯了冒犯之罪。他堂堂太子,哪怕讓人當場把我們殺了,也沒人把他怎麼樣。如今之計,只有假裝不識,打出去逃走就是了,’當下冷笑了一聲道:“大膽狂徒,竟然假扮太子殿下,真是罪該萬死。殿下乃金枝玉葉,怎麼會在這等勾攔所在連。”王定昆三人聽朱傳宗這麼說的,心才放了下來。

王定昆長出口氣罵道:“他孃的,嚇老子一跳。”孫虎大罵道:“敢嚇唬老子,我他媽非揍得他爹媽認不出來,”伸拳就跟一班護衛打在一處。王定昆三人都是沙場上練出來的身手,武藝高超。朱傳宗半仙之體,身手了得,也不是尋常人能比的。這些護衛就跟紙糊的一樣,被打得哭爹喊娘。太子見勢頭不好,派人從後門出去,討救兵去了。

按朱傳宗的打算,把護衛打散,衝出門去,也就罷了,孫虎喝了些酒,脾氣正衝,不依不饒,偏要揪住太子打一頓不可。

朱傳宗勉力一個不留神,也是沒攔住,太子就被踢了個跟頭。可憐當朝太子,從小尊貴無比,被眾人祖宗一樣供著,現在卻跟喪家之犬似的,繞著桌子、房柱、樓梯,四處躲藏。一邊跑一邊哭喪著喊:“快來人哪,快來救本太子啊!”正在此時,外面一陣雜亂人聲,呼啦啦闖進一票官兵來。卻是太子派人討來的救兵,九門提督吳有德到了,王定昆幾人見了官兵,也不敢再動手了,朱傳宗心中叫糟,急忙上前表明了身份。

這吳有德是從一品的武官,比王定昆幾人官位高得多了,若是平時,看在朱家面上,又是三個立功受賞的將軍,他也不肯輕易得罪。

只是如今跟太子一比,就都不算什麼了,吳有德跑過去點頭哈地聽了太子一通訓,回來就命人把朱傳宗幾人五花大綁,押著去了,朱傳宗喊道:“我乃翰林學士,天子門生,你們無權抓我!”王定昆三人也大喊:“我們是皇上召來受賞的,皇上還要召見我們呢!”卻哪裡有人肯聽呢。

先不說幾人被抓去牢房,一路上挨些拳腳,自是難免的。他們卻不知道,此時朝堂之上,也正熱鬧著,朝廷上正在議事。

原來大梁東邊有個小國,名叫鎮旦國。國家雖小,但是出名的君子之國,禮儀之邦。跟別的國家有了爭端,從來都是吃虧忍讓。不管周圍國家怎麼欺負,都要卯足了力氣跟人做睦鄰友邦。這要是放在別的國家,百姓早就反了。

可是鎮旦國的百姓不但不以朝廷為恥,反而與有榮焉,對朝廷歌功頌德。明宗皇帝聽說後又好奇又羨慕,就派禮部副尚書孔石出使鎮旦國,去學習人家的治國之道。今卻是孔石出使回來,明宗召集了大臣們來學習。

禮部副尚書孔石道:“臣出訪鎮旦國,回來之後,很有觸,這鎮旦國國家雖小,而且是比我朝落後的奴隸制國家,可是人家全國一片歌舞昇平,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刁民,全國是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啊!”明宗皇帝非常興趣,道:“愛卿,鎮旦國如此安詳,他們的國王和官吏們可都是棟樑之才啊,他們是怎麼治理的呢?說來我們借鑑一下。”孔石道:“臣在鎮旦國待了一段時間,發現大街小巷都是標語,上面寫道:‘只有奴隸制度才能救鎮旦’,還有‘奴隸制度是保障所有百姓都能吃到飯的最好的制度’等等,奴隸們每天都聽到看到這種言論,因此都深信不疑。”右丞相龐來孝奇道:“這麼容易那些奴隸們就不造反了?他們都是傻瓜嗎?”孔石笑道:“丞相有所不知啊!鎮旦國但凡讀書的人,都只能讀那些規定的書籍。

而且這些讀書人都受到很好的待遇,不僅豐衣足食,還有美女奴隸侍候,所以這些文人筆下的文章,便都寫著什麼‘餓不死,能生存是奴隸最好最重要的要求’等等,那些奴隸一想,覺得有道理,便都安心拼命工作了。”又嚮明宗皇帝道:“陛下,那鎮旦國的口號是全體奴隸才是鎮旦國的主人,而朝廷官員只是替大家掌管財富的公僕。奴隸們雖然吃不飽,穿不暖。

但是一想那些金銀財寶雖然讓貴族們享用著,名義上的主人可是自己啊,就沒什麼怨言了,反倒幹活更賣力,說是要為自己的國家多做貢獻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