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本科學故事集包括三大部分:一、科學探險、科學考察故事;二、動物故事;三、科學家故事。限於篇幅,只能儘量將適合少年讀者閱讀的優秀科學故事作品選入。故事集中有選自報刊的單篇文章,也有選自科普圖書的彩章節。入選作品在時間跨度上,有六七十年代的佳作,但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優秀作品。

科學探險故事和科學考察故事是我國科學文藝創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建國以來,這方面的作品不很多,優秀作品更少。這跟我們中華民族比之其他民族冒險探險神比較欠缺不無關係。入選作品中,《大熊貓的故事》(摘選)曾獲1989年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這是目前國內高規格的一項評獎。該書作者潘文石,是北京大學生物系的一名教授,長期帶領他的助手呂植、朱小健、向幫發等,在秦嶺南坡大熊貓保護區從事大熊貓生態學研究。該書隱去真名,所寫內容都是科學考察事實。該書文筆暢,敘事真實生動,是一部十分難得的優秀作品。《奇妙的南極》(摘選“神奇的白世界”一章)和《走向無人區》曾獲1996年第三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和三等獎。作者金濤是一位高級記者、科普作家,曾兩次赴南極實地考察,親眼目睹了南極這一神奇世界。作者趙軍和馮祚建是兩位科學工作者,曾隨科學考察隊親赴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無人區考察。他們用秀美的文筆,夾敘夾議講述了鮮為人知的自然現象和世間趣事。《乘“挑戰者”號飛向太空宮》是著名華裔科學家王贛駿乘坐“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闖入太空歷險回來後寫下的一篇優秀作品。他是第一位闖入太空的華人。除了科學考察歷程描述,字裡行間他的一片眷戀故土之情,也很人。《蛇島的秘密》(摘選)是伍律教授親自考察蛇島以後寫成的,累計印數已超過百萬冊,人們知道伍律,並不是因為他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了輝煌成就,而是因為他給少年讀者寫了一本好書。建國以來比較突出的科學探險和科學考察活動,比如長江源頭漂探險、西沙群島科學考察、神農架野人考察,以及秦大河徒步橫穿南極探險,等等,在這本故事集裡都有所反映。這一部分所佔篇幅較多,除了節選中客觀上的需要之外,也有提倡多多創作這類作品的意思。

動物故事部分入選的《最後的野生動物》(摘選),曾獲1996年第。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也入選了知名作家張抗抗發表於《光明報》的《鸚鵡漢》,以及金曾豪的《狼的故事》(摘選),這兩篇動物故事文學、故事較強。歡文學作家參與科普創作活動。其餘入選作品如《野獸醫院》(摘選)、《會“說話”的動物》(摘選),等等,都是早年和近年有口皆碑十分出品。

科學家故事部分入選了《夢魘》、《回龍山下的童年》(選自《少年李四光》),曾獲1989年第二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入選知名科學家的作品多篇,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嚴濟慈寫的《居里夫人的孤身奮鬥和晚年工作》,嚴濟慈曾是居里夫人的學生,年輕時候曾留學法國,在居里夫人身邊工作過;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淦昌寫的《吳有訓》,王淦昌是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的學生;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元寫的《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王元是華羅庚教授的大弟子,在華羅庚身邊工作多年。這些老學生寫他們的老師,字裡行間充滿師生情、戰友情。還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寫的《在探索中一個物理學家的體驗》,寫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和科研道路,對有志於獻身祖國科學發展事業的讀者應該有所啟發。

在這本集子選編過程中,曾得到許多科普作家的關注和支持,在此一併致謝。

限於水平,選編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之處,誠望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