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風起夜暄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溫榮正想開口問菡孃的情況,茹娘就已忿忿地說道,“阿姐,那蔓娘不是利人,昨
我問蔓娘,二伯母是否真要將菡娘送去咸宜觀學規矩,她卻支支吾吾地推脫不肯說了。換我是不願幫她正冠的,偏生阿孃聽到軟話就鬆了口,替阿姐答應下來。”盛京咸宜觀中的女冠多為士大夫家的女娘,將菡娘送入咸宜觀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暫時避一避風頭,過一兩年仍可還俗議親。成安大長公主當初為了躲和親,避免遠嫁異邦,就是做了樣子假意入道的,三年後又還俗下嫁了。
林氏走上前點了一下茹娘額頭,“這孩子,在你姐姐面前編排起阿孃了。”茹娘撅了撅嘴,遞一隻緻的金鑲邊仕女撲蝶紋荷囊到溫榮手裡,笑著說道,“我繡了兩隻呢,阿姐看看可喜歡。”溫榮接過荷囊,捂嘴笑道,“茹娘繡的我自然喜歡,說來我真真是讓阿孃與你寵壞了,繡工都拿不出手。”
“阿姐女紅亦是極好的,不過是平忙於寫字作畫沒得空罷了,”茹娘忽又嘆了一聲,“原先荷囊、錦帕的花樣子皆是阿姐畫的,如今阿姐不在府裡了,往後我只能照搬繡一些尋常的圖樣。”
“兩府離得近,茹娘可常來紀王府玩的。”溫榮展顏牽過茹孃的手。
茹娘笑起來出雪白的牙齒,並不理睬一旁阿孃使的眼
,“阿姐開口,我定是要去的。還不曾見過王府是如何模樣呢。”溫榮和煦地笑著點了點頭。
眨眼她已嫁人,妹妹也十一歲了。猶記得在杭州郡的家中她醉心書畫。看不慣茹娘每摸針線,那時候她稚氣地認為姊妹兩道不同不相為謀。復醒後她才知曉。姊妹之間是與生俱來、血濃於水的親情,並非似旁人,要靠所謂道謀相維繫。
回到盛京的三年裡,她在長房陪祖母的時間也要更多些,慶幸茹娘與她十分親近。
幼時茹娘乖順靦腆,這幾年子也似容貌一般愈發的
緻和張揚,好似一枝含苞待放的帶刺薔薇花。
溫榮看向溫茹,柳眉杏眼,尖尖的小臉如同四年前的自己。
申時。廊下傳來腳步聲,溫世珩與李晟一路談笑一路往穆合堂而來。
“那本雙勾的《蘭亭宴集序》實是筆法細,風味有餘啊。”是阿爺的聲音,阿爺先才吃席面時還皺著眉頭,用過席面後更是一刻不肯耽擱,又帶了晟郎去書房說話。
本該是嚴肅地商談政事,怎就變成了暢意地欣賞書法?而且溫榮記得阿爺書房裡沒有雙勾本《蘭亭序》的。
“我也是碰巧得到的,還有一本《快雪時晴帖》的雙勾本,若知溫中丞愛好。今便一起帶過來了。”聲音如
水一般清澈灑脫。
溫榮抿起嘴角,眉眼帶著淺淺的笑意。
侍婢起簾子,溫世珩和李晟走了進來。
謝氏留二人在府裡用晚膳。
溫榮還未開口了,李晟已點頭答應。溫榮心下好笑。乾脆起了風爐在一旁煮茶。
不多時溫景軒也自國子監回來了。
外廊侍婢的通稟聲剛落下,軒郎就迫不及待地開簾子快步進穆合堂。
“妹夫、妹妹來了。”溫景軒與祖母、阿孃問了好,衝溫榮笑了笑。施施然坐在李晟身邊。
軒郎在李晟面前比阿爺還要隨意,兩人話還未說三句。就起身去院子舞刀槍。
穆合堂裡食案擺好了還不見他二人回來,軒郎難得有練武的機會。拿起刀就廢寢忘食了。
謝氏笑著說道,“你阿爺昨答應為軒郎請武功師傅了,可要求軒郎要像五皇子一樣文武雙全。”溫榮挑了挑眉
,如此軒郎可有得辛苦了。現在長房這一支只有軒郎一個獨子,阿爺也沒有納妾的打算,家人都將希望寄託在了軒郎身上。祖母嘴上不說,心下卻是期盼將來軒郎能立功建業,讓溫家復黎國公爵的。
“祖母、阿孃,我去喚晟郎和軒郎回來用晚膳。”溫榮起身說道。
“阿姐,我與你一起去。”茹娘將絲絛丟回笸籮,理了理裙裾,挽著溫榮的手一道去穆合堂的庭院。
院子裡的樹影影影綽綽,溫榮抬眼看向正提槍比武的兩人。
軒郎緊皺眉頭,青紗絹袍已被汗水浸透,每招每勢皆拼盡全力,算是使勁渾身解數了。
可恨的是對手從始至終都在輕鬆地躲閃,偶爾提劍擋上一兩招,神情十分閒適自如。
溫茹抱怨了一句哥哥不長進,溫榮忍不住笑起來,軒郎其實很優秀,只無奈五皇子太過出類拔萃。
樹梢後升出了半彎月影,在遊移的薄霧裡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