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長風浩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龜茲!”

出征龜茲大軍的統帥參將荀陽騎馬在城外的山坡上,眺望著午後清冷的陽光下這座西域布政司的省城,嘆著!他身後,是留作預備隊的800名銳騎兵。正在稍作休息,隊形鬆散而不亂。

一萬京營,遠涉大漠出征,走出茫茫黃沙之地,得到這庫車綠洲時,只剩8千人!

這時,城中響起約定好的號角聲。“嗚嗚——!”

荀陽身邊的數名親兵紛紛躬身道賀:“恭喜將軍拿下龜茲,克建奇功。”

荀陽笑一笑,一勒馬繩,高聲道:“兄弟們,隨我進城!”此次奪城,首功是慶國公次子沈遷。他帶兵偵查後,建議先奪水源休養大軍,再圍龜茲,再取城。而非直接出大漠後略作休整就奇襲強攻。

“胡騎歷來擅攻而不善守。龜茲對拔野古人而言是新附之地。城中守將,或知曉北山之戰的結果,或不知道。但我們出現在此地,就足夠讓他們慌亂,斷無堅決的抵抗之心。晚幾,可減少傷亡。”

事情果然如此!

來,城中的胡人在試圖逃跑被斬殺了近千人後,士氣低落。周軍攻城,一鼓而下。他給了沈遷一千騎兵,率先進城,就是要坐實這份功勞。

而現在,龜茲是他的了!

隨著荀陽一身令下,800名在馬下休整的騎兵們紛紛上馬,迅速的列陣。陣前的騎士,約十七八歲,一臉的堅毅,擎著周軍的大旗,旌旗在寒風中展開。“籲——!”健馬在寒風中打著響鼻,四蹄刨動。

而稍遠的龜茲城中,廝殺聲正在逐漸的停止下來。兵部主事沈遷,伸威營遊擊楊紀,耀武營李遊擊三人領軍在城中。

“踏踏!”

馬蹄聲由小到大,逐漸的引起大地的共振。這騎兵如,如洪!湧入龜茲!

而此時,在哈密的拔野古聯軍並不知道這條後路被截斷!

雍治十八年冬十月十一下午三時許,國朝軍隊光復龜茲。

……

……

唐朝邊詩人岑參,在其不朽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輪臺東門送君去。這裡的輪臺便是安西節度使駐地龜茲下屬位於其東面的輪臺縣。當然,北庭的核心地域庭州一樣設有輪臺縣(今烏魯木齊)。

時值十月。龜茲地區的氣溫可以想知。在雪融後的數天裡,依舊是寒冷異常。狐裘不暖錦衾薄。

龜茲城中東南,一棟美的住宅中,鐵勒人中的貴族居可在自家前廳走廊的臺階上,仰頭看看天,然後,裹緊身上的貂皮裘衣,低聲吩咐道:“走吧!”

龜茲東起輪臺,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絲綢之路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以舞蹈、鐵器聞名於世。這裡匯聚著十幾個民族。其中,以鐵勒人最多。

鐵勒,漢稱丁零。唐時,鐵勒九姓依附於唐朝,分別是:僕固、同羅、拔野古、回紇、薛延陀等。後契丹統一漠北,鐵勒人逐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然而,國朝初年,西域鐵勒的一支興起。就像當年唐天寶年間,回紇統治著鐵勒九姓,回紇就是鐵勒。然後,不斷的分裂、演變。數百年來,西域、漠北草原的興衰變化,至有如此局面。

換言之,如今分佈在龜茲附近沒落的鐵勒人,祖上曾經闊過。而且,和如今還闊著的拔野古、回紇等同風俗,同民族。所以,姑墨之戰,鐵勒兩萬扈從騎兵反戈叛變,在情理之中。

居可走下臺階。隨行的八名健壯的奴僕和二十名拿著彎刀的武士。一行人出府,騎馬順著清冷的、逐步恢復人氣的長街,前往龜茲城正中區域的參將府。其位於原周朝西域布政司衙門的東側。

居可約六十多歲,滿臉皺紋,服飾華美,他坐在八臺大轎中,臉著。

周軍銳,突然從大漠中出現,控制周邊地區,攻佔龜茲城。雖然周軍早就貼出安民告示,但他們這些鐵勒貴族,無不心中惶惶。

因為,當周軍在姑墨、龜茲的慘敗,鐵勒人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