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 第22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甄抬起頭來:“上山幹嘛?山上多危險,那可不是平地,雪都不知道深淺,一腳踩下去沒到頂的都有。”
“這不是前幾天降溫,村裡的一些老人去世了嗎。幸好那個殯葬用品店是村裡自己人開的,找出了幾副現成的棺材幫忙收斂了。可是一直在家裡停靈也不是辦法,就想著抬到後山安葬了。”梁康時仔細解釋,“村裡也沒剩幾個青壯了,我這五十歲的都是年輕的,人家請我去幫忙,於情於理這忙我也該幫。”
甄還是不放心,但她也不能要求梁康時把這事推掉,梁家村裡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那些都是梁康時的長輩。她擰緊了眉頭,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下去。
梁康時趕緊補上幾句。
“不進山裡深處,就往上稍微爬幾步。而且我是去幫忙抬棺槨準備下葬的,坑這些天他們已經挖好了,這條路來來回回走過許多遍,雪都踩實了,我保證一步也不往別的地方邁。”梁康時賭咒發誓。
甄緊繃的神經這才放鬆了一點。不是她大驚小怪,積雪深到這個地步,連平地裡都有人陷進去爬不出來,山裡哪裡藏著個深溝,讓雪一埋哪還分辨得出來,掉進去聲音都來不及出,人就整個被埋在雪裡了。
梁銜月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調皮跑到後山上,地上鋪滿了落葉,踩在上面窸窸窣窣,還怪好聽的。她光顧著撿掉在地上的松果,結果一腳踏進了一個大坑裡,這大坑表面上本看不出什麼,全是鬆軟的落葉,一踩進去才知道里面是空的。
當時幸好有落葉緩衝,梁銜月身邊還有小夥伴陪同,大坑雖然比梁銜月還高,但是跌進去沒有受傷,小夥伴本來還想下山喊人來幫忙,梁銜月仗著人靈巧,已經踩著坑裡凸出的邊緣爬上來了,好在有驚無險。
梁銜月也再三囑咐梁康時,每一步都要小心,最好踩著人家的腳印走。要是最壞的情況出現,真的出了事,千萬不要慌張,儘量保存體力,她知道了消息馬上就會拉他進海島的。
梁康時再三安撫女:“放心,我一定謹慎。”
————
梁康時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了,一直到下午兩三點才回到家裡。
他看起來累的夠嗆,褲管上沾滿了雪,凍得邦邦硬,脫下來以後都能站在地上。
梁康時脫下手套,手指凍的像蘿蔔一樣。甄
拿來熱
巾敷在他的手上,問他:“你中午吃飯了沒有?餓不餓?”
“餓了,”梁康時老老實實的回答,“怕今天來不及幹完,中午就沒吃飯,我把你在我兜裡的幾個小麵包吃了。”
甄轉身:“那我給你下碗熱湯麵。”
梁銜月則是問道:“山上現在什麼樣?”
“原來進山的路都認不出來了,這要不是他們先趟出一條路來,我還不敢進。”
只是一場大雪下過,山裡的地貌都改變了,幸好這次只是去半山,沒有進到深處,否則在山裡
路了可不是開玩笑的。
“他們還商量著要去山裡砍木頭。”
梁銜月一下子抬起頭來:“爸,你沒說要跟著去吧?”
“我當然不能去了,我說家裡的煤夠還夠燒。”梁康時捧了一杯紅棗薑茶,語氣裡也滿是擔憂,“這也是沒辦法了,按照平常冬天買煤的量現在只能燒上一個多月,木頭扛回家裡還得曬過才能燒,算算時間現在上山砍樹,下個月燒的時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幹透。”
誰都知道山裡危險,凍傷、路,還可能遇到野獸。可這也是沒有辦法,有人去找經常買煤的那個煤場詢問,煤炭已經不再對私人售賣了。
“要是燒秸取暖呢?”他們這裡種的最多的農作物是玉米,玉米秸稈是不錯的燃料。
梁康時搖了搖頭:“秸稈不耐燒,平時在灶臺裡燒個水做個飯還湊合,真要當做爐子的燃料,人就得一刻不停的坐在一邊加秸稈了,不如木頭方便。”
這倒是也對,可是這樣一來,就必須要上山砍樹了。
“那去的人應該多的吧?”梁銜月猜測道。誰家也不會提前買那麼多的煤,今年雪雖然下得早,但也確實沒人能預料到這樣一個末
般的雪災。村裡人大多都是在第一場雪下過之後才買的煤炭,也就是跟梁康時買煤的時間差不多,他們最多的買上了平時一冬天兩倍的煤炭,可還是覺得不夠用。
“進山砍樹這件事我估計他們也琢磨了很久,可能家家戶戶都免不了出人去,你梁柏叔這人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他今年都六十五了,孫子都沒比你小几歲,也要跟著一起去。”
村裡人常做農活,身上有一把子力氣,別看人家六十幾了,比城裡的年輕小夥力氣還大,非要上山去也不稀奇。說實話,這麼多人都不畏嚴寒的積極上山砍樹,並不是說所有人家裡的煤都不夠燒,煤燒的再快,雪才剛下兩天,離燒乾淨還早著,而是想到先頭進山砍樹的人把近處的樹砍光了,輪到他們的時候就得走更遠的路,找山裡更深處的樹。不如早早的一起結伴去砍了,人多比較安全,柴火堆在家裡也安心。
梁銜月咋舌:“這麼多人都去啊?”她心裡想的是,這些人可千萬不能出什麼事。梁家村裡的年輕一代要麼定居在城裡,要麼在外打工、上學。剩下來的人平均年齡都奔著0去了,現在這一部分人裡的“青壯”要上山去,這要是出了什麼事,梁家村可就只剩下老弱病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