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腹背受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起潛臉大變道:“蒙古騎兵從兩翼包抄過來了哇,這下咱們出擊的四個步兵旅可就陷入腹背受敵之絕境了!”
“腹背受敵比三面合圍還麻煩。”
頓了頓,又接著說:“按這局面,只怕是沒等咱們擊潰被合圍的建奴,就已經在建奴的兩面夾擊之下敗下陣來。”
“無妨。”鄭森卻是澹澹的說道。
“記得聖上曾說過,空心方陣最不怕的就是兩面夾擊。”
“不光是聖上說過,我們在練中也不只一次驗證過。”徐應偉說道,“谷亭鎮之戰的結果更是證明了空心方陣不怕騎兵合圍。”
說話間,蒙古騎兵已經包抄到了明軍空心方陣的身後。
隨即蒙古騎兵就以“環切”戰術嚮明軍方陣發起進攻。
環切戰術又稱剝洋蔥戰術,是輕騎兵對付重騎兵或者步兵的常規戰術,指的是通過不斷的環繞轉圈,利用弓箭不斷的給重騎兵或者步兵制造殺傷,就像切片一樣,一片一片的切除外圍的重騎兵或者步兵。
十三世紀末的約河之戰,
六萬蒙古騎兵就是靠著這一戰術全殲了歐洲十萬重騎。
然而時過境遷,當蒙古騎兵再次祭出祖先的傳統手藝,卻發現已經不再好使,明軍步兵本不怕蒙古騎兵的環切戰術。
因為明軍裝備的自生火銃,比蒙古騎兵的騎弓更犀利。
蒙古騎兵出的箭,除非直接命中明軍步兵的咽喉要害,否則很難造成殺傷,因為明軍的棉甲擁有良好的防護,可以消減掉箭失攜帶的大部分動能。
反觀明軍的燧發槍,卻足以對蒙古騎兵造成致命的殺傷。
所以,三萬多蒙古騎兵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看著嚇人,但也只是嚇人而已。
真到手那一刻就能發現,倒在蒙古騎兵弓箭下的明軍寥寥無幾,但是倒在明軍槍口下的蒙古騎兵卻是一排接著一排。
明軍的空心方陣甚至都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當然了,處於空心方陣後邊的明軍是一邊後退,一邊放銃。
很快,處於空心方陣前邊的明軍也迫近到建奴空心方陣,雙方相距不足百步。
一百步的距離對於滑膛槍而言明顯有些遠了,這一點建奴那邊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之前八旗滿洲排隊槍斃之時,也是捱到五十步才開火。
但是八旗漢軍顯然沒有八旗滿洲的心理素質。
所以剛一進入到百步之內,八旗漢軍就迫不及待的開火。
“呯呯呯!”伴隨著放銃聲,建奴陣前很快瀰漫起一陣濃郁的白煙。
再看前行的那四個明軍方陣,各有十幾個明軍無聲無息的倒在地上,但是很快就有後排明軍頂替上來,使得整個空心方陣重新保持完整。
從始至終,明軍就沒有開火。
……
“放!”
聽到把總的號令聲,黃德恆果斷的扣下扳機。
抵在右肩膀上的自生火銃槍托勐的震了一下,撞得右肩膀隱隱生疼,與此同時,耳畔也聽到連續不斷的放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