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御前會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在信中把宗室子弟的難處也一併道出。
其實這些情況崇禎是一清二楚,但一直裝不知道。
崇禎很喜歡明朝,但是對明朝宗室卻沒半點好。
盧九德道:“潞王寓居於杭州,每登門求字畫的縉紳絡繹不絕,湖口是不成問題,但是福王還有其他宗室子弟因為沒有謀生的手段,眼下的確是生計堪憂。”
崇禎其實很清楚,大明朝的宗室子弟分為兩等,一等就是像朱由崧、朱常洵跟朱由榔這種大米蟲,次一等的靖江王這樣的郡王也是小米蟲。
這些親王和郡王,其實貪墨了宗室俸祿的大部分。
土地兼併的情況,也基本上都集中在這些個親王、郡王身上,一個親王擁有幾萬頃耕地那是常態,像河南省的耕地基本上都被周王、趙王、鄭王、唐王以及潞王五藩瓜分殆盡,以致於福王就藩時,萬曆得親自出面替兒子謀奪田產。
所以到了郡王再往下的將軍、中尉就只能夠勉強湖口。
而中尉以下沒有爵位的宗室子弟就連湖口都艱難,他們不僅得不到宗室的祿米,反而被剝奪普通士民的權利。
你就是想當乞丐都不行,地方官員不允許。
原版的崇禎其實很早就想過解決宗室問題。
遺憾的是,對大明朝來說宗室問題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起來屬實不易,原版崇禎小小的嘗試了一下,便立刻打消主意。
宗室問題難解決,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阻力還是來自於文官集團。
表面上看,文官集團不願意取消宗室的福利待遇,進而把宗室推向社會,是出於尊尊親親的儒家思想,但其實還有深層次原因。
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利益,歸結底還是利益之爭。
文官集團很擔心,一旦取消宗室的福利待遇,進而把宗室子弟推向社會,就得允許宗室子弟經商務農及當兵,還得允許宗室子弟考科舉。
前面幾樣就罷了,允許宗室子弟考科舉這就不行。
萬一太祖高皇帝的龍子龍孫裡邊出一個讀書種子,然後一路當到了首輔,那不完蛋?萬一篡位怎麼辦?就算不篡位,一個朱家內閣也麻煩,今後還能有他們文官集團什麼事?大明的天下不又成了朱家天下?這是文官集團不能忍的。
總而言之,士大夫共治是政治原則,大明江山的所有權可以給朱家子孫,但是管理權必須歸文官集團,有可能破壞或者威脅這一政治原則一切因素都必須堅決消滅,所以讓朱家子孫參加科舉考試絕對不可能。
朱家就只能出一個皇帝。
再想培養一個首輔那就休息。
對於這些,崇禎當然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崇禎就想把這個皮球踢回內閣。
崇禎說道:“宗室的祿米發放,他們應該去找內閣。”
“找過了。”盧九德道,“福王不知道給內閣陳情了多少次,這次也是實在沒辦法了,不得已才給萬歲爺您寫這封信。”
“盧伴伴,福王想必也給您寫信了吧?”
崇禎似笑非笑的看著盧九德,眼神彷彿能刺進盧九德心裡。
“萬歲爺。”盧九德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誠懇的說道,“老奴犯了大不敬之罪,萬歲爺要殺要剮老奴都絕無半句怨言,但是老奴此番絕無半點私心,真是不希望萬歲爺您留下一個苛待宗室的罵名,還望萬歲爺明察。”
崇禎笑笑,又問盧九德:“內閣怎麼就不能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