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富得流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聖上拿徐州的官田做抵押發行債券,籌到了兩千萬足銀,然後又把內廷的產業拿出來競賣,又賣了五百萬兩。

戶部要是也能夠籌到這麼多銀子,朝廷的子就好過得多。

想到這呂大器便嘆口氣,有些鬱悶的說道:“史閣老,聖上的內務府可以發債券,大明朝廷的戶部難道就不能發債?不如我們也發債?”

“發債需要有抵押物。”史可法道,“戶部拿什麼抵押?”

呂大器下意識的就想說拿南直的五千萬畝官田做抵押,但是話到嘴邊卻又咽回去,他擔心現在這麼說了,傍晚下值回家就會失足淹死在秦淮河中。

南直的這五千萬畝官田是江南縉紳的臠,誰碰誰死。

呂大器還是有些不甘,又提議說:“沒有抵押就不能發債?”

“發當然是可以發的。”史可法再次反問道,“問題是有人買嗎?”

呂大器便再次沉默了,是啊,若沒有抵押物,又有哪個冤大頭會送銀子給朝廷花?把銀子扔水裡還能聽一聲響呢。

好半晌,呂大器又道:“還是聖上厲害,揮手之間就籌集到了兩千多萬的足銀,而且很快又要發賣第二期債券,據說這一次發賣,聖上拿出了歸德府以及開封府的各四百萬畝罰沒官田抵押,債券的總額共計四千萬足銀!”

“什麼?”史可法瞠目結舌,“四千萬足銀?”

四千萬,這個數字顯然已經超出了史可法的想象極限。

大明朝年景最好時歲入也不過兩千萬足銀,現在更是一千萬都湊不齊了,然而聖上只是發賣一次債券就能籌到四千萬!

呂大器也是慨莫名:“內務府現在可真是富得油啊。”

頓了頓,呂大器又道:“不得不說,聖上此舉是真厲害。”

“聖上發債此舉的確是厲害,亙古以來就從未曾見過,只是憑藉這一點,聖上就足以名名垂青史了。”史可法肯定了一句,隨即話鋒一轉接著說道,“不過,聖上這麼做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光復京師從此無望矣。”

說到這,史可法又長嘆了一口氣。

“是啊。”呂大器點點頭也附和道,“聖上拿北方民田作抵發債,此舉雖說討好了江南縉紳,卻把北方縉紳往死裡得罪,從此北方縉紳定然與大明離心離德,我大明再想光復京師難矣,南北朝的故事恐又將重現。”

……

此時在秦淮河南岸的鈔庫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

兩個多月前,揚州鹽商康百萬以月租金五百兩的價格,從戶部把鈔庫街的寶鈔庫給租下來,正式掛出了南京市易所的招牌。

也是在那天,兩個消息從市易所裡傳出來。

到十月中旬,內務府將會在市易所發賣第二期的債券。

在發賣第二期債券的同時,市易所也將會正式開放債券的買賣,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在大明皇家銀號預先開設的戶頭,在市易所進行債券的買賣。

從那一天起,江南的縉紳以及商賈就無不蹺首企盼著十月中旬早些到來。

江南的縉紳商賈之所以這麼熱情,一是想要買入債券,二是想知道市易所說的債券買賣究竟怎麼個賣法?

反正這次市易所真是吊足了胃口。

最近幾個月,無論是朝中大員、趕考士子、市井小民還有販夫走卒,口中談論的都是第二期債券以及市易所即將開張的事,甚至連南院的姑娘們說的也是這事,你要是不能就這兩件事情說上幾句,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南京人。

至於其他府縣的縉紳商賈,更是早早的就來到了南京。

最近這倆月,南京的旅店、客棧、酒家及飯莊的生意都是格外火爆,秦淮河上做皮生意的姑娘們更是快要忙不過來。

還有那些小商販也是狠賺了一波。

到上個月底,市易所就把開張期定下來。

因為經過兩個多月的翻新及裝修,寶鈔庫快要改造好。

尤其是市易所的易大廳,完全是按崇禎的設想改造,把“回”字形庫房內側的樓板全部拆除,頂部則加蓋一個穹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足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的大廳,中間的天井位置則蓋了一箇中央告示臺。

中央告示臺是一個巨大方形建築。

告示臺的四面牆壁都是一塊巨大的白板。

屆時市易所的吏員將會用炭筆在白板上登出易信息,比如說員外甲以某某價格賣出三年期債券若干兩,又比如員外乙以某某價格賣出十年期債券若干兩,等等,屆時所有的賣出信息都登在上面,想要買入的人可以一目瞭然。

有人想要買入的話,就可以照著信息買入。

一旦某筆債券已經被買走,吏員就會將這條信息擦掉。

好吧,單單就軟硬件而言,南京市易所比成立也就三十多年的阿姆斯特丹易所強出太多,這兩者簡直不可同而語。

此時,康百萬、方文箴、張翰、詹仰之等四個大股東,以及另外一百多個小股東正躊躇滿志的站在市易所的中央告示臺下。

康百萬領會崇禎的意思還是十分到位。

所以也就沒想著跟方文箴他們四個吃獨食。

而是從江南縉紳、徽商、閩商、浙商、粵商以及揚州鹽商中挑選了一批聲譽不錯的縉紳商賈一起入股市易所。

其中康百萬的股份最多,也不過兩百多股。

股份最少的商賈,則更是隻有區區十幾股。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是因為不知道市易所前景如何。

雖說崇禎已經明確說過,如果年盈利不到本金的三成,內務府就原價回購所有股份,但是康百萬他們沒有把這當真。

康百萬幾個大概率覺得,年後要出四千九百萬足銀。

所以,康百萬就果斷拉了百多個縉紳商賈來分擔壓力。

方文箴甚至讓市易所的夥計搬來梯子,試著爬上去寫了條信息,完美。

等方文箴下來,康百萬笑著問馬鳴騄:“馬主事,您看還有什麼要改的?”

“本官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其他的要求。”馬鳴騄一擺手說,“就只加一條,這也是聖上特意叮囑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