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反派怎麼可能傻白甜 第315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來是這樣。”婦人拍拍口道,“難怪白天官兵都在城裡抓那些蠻子。”

“北狄蠻子真是殺千刀的,竟然縱火,這要是一把火燒起來……”

男人也是唏噓:“我聽我姨母家的表弟說,北狄人去年在北境又是放火,又是屠城的,幸好他們一家人逃得快……他媳婦的孃家人全沒了。”

男人與婦人面面相看,全都出後怕的表情。

婦人雙手合十,喊了聲“菩薩保佑”,恩戴德地說道:“得虧有太子妃娘娘出手,把那些北狄人都拿下了!”

“也難怪官兵讓我們都歸家,這是怕北狄人傷到我們老百姓呢。”

“太子妃娘娘真是心善啊,定是那天上的仙子轉世投胎!”

夫婦倆說話間,還能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的敲鑼聲和吆喝聲,越來越遠……

當夜,數百名官兵舉著銅鑼走街串巷,召告著這些訊息。

一個多時辰後,整個京城的百姓都已知道了今天到底出了什麼事,越來越多的人家都亮起了燭火,與天上的繁星相輝映。

這是禮親王的主意。

今天這件事的真相聳人聽聞,與其讓人私下議論揣測,生出一些不必要的事端,不如直接公之天下。

不止是京城,禮親王提議在發往各地的文書中,也要求各地官員也同樣行事,蓋棺定論。

吃一塹長一智,禮親王已經打定了主意。

絕對不能讓太子的繼位有一絲一毫的瑕疵。

無論是“弒君矯旨”的罪,還是“粉飾太平”的過,有他一個人來揹負就行了。

第7章

除了發往北境的公文,禮親王還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顧非池,把整件事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寫在了上面,事關重大,就由怡親王帶上這封密信親自跑了一趟北境。

此行除了送信外,怡親王還有一樁差事,就是把留籲鷹押去北境,確保將人親手送到顧非池與謝無端的手裡。

怡親王在七八年前也曾去過一次北境,可是,僅止步於蘭峪關。

前朝的領土北至烏寰山以北,比大景更為遼闊,然而,前朝末年,朝廷腐敗,各地戰亂四起,一直覬覦中原的北狄人伺機南下,一舉打下了烏寰山。

直至太祖皇帝建國時,大江以北的疆土才安定下來,而江南一帶三分天下,匪亂叢生,太祖決意南征,統一南北,偏又忌憚北狄大軍在蘭峪山脈以北虎視眈眈,彼時,是謝家先祖謝策臨危受命,在太祖立下軍令狀,帶領金鱗軍守住了蘭峪關,沒讓北狄進入中原。

之後,太祖皇帝又花了足足十年才統一大江南北,臨終前的夙願就是能夠拿回烏寰山。

這件事在宗室中也是人盡皆知,無論是先帝,還是為他們授課的太傅,都不時把這些往事掛在嘴邊。

拿下烏寰山的夙願太祖與先帝都沒有完成,今上沒有做到,但現在,太子顧非池做到了!

想著,怡親王不由心起伏,只覺大景的未來一片光明。

在這種動的心情中,他帶著十幾名親衛終於抵達了蘭峪山脈下。

這一路快馬加鞭地走了四天,他已是風塵僕僕,難掩疲態。

明芮奉顧非池之命親自帶人來山腳怡親王,帶著他穿過了蘭峪關,來到了蘭峪山脈以北。

不過一山之隔,怡親王就有種海闊天空的覺,神一震,不無動地打量著周圍的景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