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反派怎麼可能傻白甜 第258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想著,皇帝便受到了一種刀鋒
近的寒意,京城如今可謂是四面危機。
不過寥寥數語,氣氛愈發緊繃。
東側戲樓的所有人全都噤聲不語,唯有下頭戲臺的幾個戲子毫無所覺地唱著,絲竹聲似重錘般聲聲擊打在皇帝的心頭。
很快,剛剛去給皇后送賞賜的小內侍又“蹬蹬蹬”地踩著樓梯回來了。
他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只覺得氣氛有些怪異,瞥了一眼梁錚後,他還是硬著頭皮稟道:“皇上,皇后娘娘謝了恩,令奴婢獻給皇上一支玉簪作為壽禮。”
小內侍雙手捧著一支羊脂白玉簪,呈給了皇帝。
上好的羊脂白玉簪觸手溫潤,簪頭的鳳首線條婉約,那嫵媚的鳳目惟妙惟肖。
這玉簪是當年他贈與柳聽蓮的及笄禮。
也是她及笄後,他向她訴了衷腸,問她願不願意等他三年……
小內侍又道:“娘娘說,她在雲閣等皇上。”
皇帝枯瘦的手指在玉簪上摩挲著,眸光閃爍不定,再抬眼看西側戲樓的鳳座,鳳座上空無一人,柳皇后已經不在了。
皇帝心中嘆了一聲,捏著那支玉簪起了身。
哪怕皇帝沒說,群臣也知道皇帝這是要去見皇后了。
對此,群臣早就見怪不怪。
皇帝對這位繼後一向偏寵,有幾次曾經因為皇后鳳體不適,皇帝就在金鑾殿上匆匆而去,臨時散了朝。
皇帝一手扶著樓梯的扶手,沿著樓梯慢慢往下走,就聽身後顧非池淡淡道:“幷州布政使王思成的獨子王瀾之死在了乾元九年。”
“當年王瀾之不過十七歲,是四皇子的貼身侍衛,跟著四皇子押送漕銀到京城。”
“但是,漕銀在青州遭劫。”
皇帝腳步一頓,身子微僵,停在了樓梯中段,卻沒有回頭。
後頭顧非池還在不疾不徐地說著:“我給了王思成一本賬冊。”
“他說,會誓死效忠……”
頓了頓後,他才吐出最後兩個字:“大景。”
瞬間,東側戲樓的群臣們起了一陣細微的騷動。
乾元九年的漕銀案曾轟動一時,距今也有二十幾年了,在場的一些兩朝老臣是知道這樁案子的,也有一部分三四十歲的官員也曾聽說過這件事。
此時這些官員咀嚼著顧非池這番明顯意味深長、意有所指的話,不由面面相覷。
氣氛一時凝滯。
皇帝在樓梯上停留了一陣後,就一言不發地繼續往下走去,耳邊還能聽到後方眾人發出的細碎聲響,“漕銀”、“四皇子”、“莫非”等等的詞斷斷續續飄入耳中。
他走得一步比一步慢,心道:那本賬冊竟然到了顧非池手裡。
皇帝知道有這樣一本賬冊,在他登基前,就叮囑柳汌毀掉了。
上回,從皇后話裡透出的意思,他就猜到柳汌怕是違背了他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