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變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嘉九年,對於大乾國的南部的農戶來說,是個動盪的一年。
原因無他,只因糧價漲漲跌跌,直到秋收的時候,跌回了一兩銀子六石糧,自此是穩定了。
對於楊家村的來說,大多數農戶都嚐到了甜頭。
海嘉九年,雨水少,當秋糧收上來的時候,收成比往年少了不少,有不少農戶沒照看好的,不少收成減了半。
論理來說,糧少糧價就會高,往年都是如此。南下鎮的農戶紛紛上鎮子問糧價,一兩銀子五石半糧。不少人都覺得眼前一黑。
都是嚐到了甜頭的人,哪會甘心。想著等著來年開,這糧價自然會像今年一樣上漲,故也不是特別擔心,照樣歡
喜喜地過大年,買魚買
。
不過,大乾國的中部,卻是受災嚴重。
大乾國國力雄厚,國庫充盈。皇上大筆一揮,撥糧!撥稻種!
南下鎮的糧價,一兩銀子六石糧。
楊家村的農戶急了。楊家村也算是個富裕的村莊,是因為家家戶戶田產較多,又會點兒小手藝。不過家裡頭的大頭來源都是靠著賣糧。
誰都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個糧商合夥壓低的糧價。
但是對於楊家村的農戶來說,糧價跌了,這糧食就得壓著手上了。
熬白了頭。
才等到了播種的時候,糧價才上漲到了一兩銀子五石半。
而且據說每只收五百石!南下鎮上的每家糧鋪都如此,自此。每
都有農戶一大早就排著隊,等著糧鋪收糧。不過這糧價一直穩定在一兩銀子五石半!
誰不知道糧鋪每收進去多少糧,只盼著能收到自己的糧就好。
海嘉十年。雨水比著去年的來的。
錢氏家已經壓了兩年的糧了。
秋收前倆個月,錢氏家開始賣糧,一兩銀子四石半,賣的是海嘉八年那年秋天收上來的糧。陳糧也賣出了大價錢!
因為已經可以看到今年的收成,恐怕比去年還不如。
這時候,鎮上能賣糧的,除了大戶人家。就只有一些農戶。
秋收後,就是田慧和秦氏,四畝地。倆女人倆小孩,收成勉勉強強只能混個半飽。
連著倆年的少雨水,若不是莊戶人家勤奮,怕真的要顆粒無收。
糧價一直保持在。一兩銀子四石半。
不過楊家村的農戶。沒有去賣糧的。
有時候,銀子再好,也得有命花。
就如阿土家的,田地雖然是多,但是人口相對來說也多。十幾畝地,九口人,也只能讓一家子勉勉強強吃飽。更何況不曉得來年的收成如何,那也得勒緊褲帶子。省著吃!
一干連三年!
糧價一路飆升。大乾國的皇帝,就是想開倉放糧。也有心無力。糧倉早就空了,朝堂上一片混亂!
一兩銀子一石半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