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黔驢技窮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軍並沒有完全對南京實行封鎖,因此崔凝秀很快就在下悄悄的進入了南京城。

當然,崔凝秀還不敢明目張膽的去見他那任大學士兵部尚書的哥哥,先是在一家小客棧住下,然後才悄悄的在城中尋了一個乞丐,寫了幾個字讓那乞丐到崔府將字條送上。

剛剛在朝堂上跟一幫子大臣相互扯皮扯了大半天的崔呈秀一回府,身心俱疲勞,四五方勢力混戰謾罵,又經歷了太后被刺案,朝廷上上下下亂成了一鍋粥,雖然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提出投降的建議,但崔凝秀看的出來,除了投降後也是個必死命運的官員之外,許多官員心裡都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那位乾爹主子雖然現在還很強勢,但已經到了油庫燈盡的地步,他自己也要考慮一下後路問題了。

崔府的下人們都知道自家老爺心情不好,沒有人敢這個時候去觸眉頭,因此崔凝秀寫的那張字條雖然送到了崔呈秀的桌案上,但早已沒那心思的崔呈秀又怎麼會去留意一個陌生人派一個乞丐送來的字條呢?

而下人們連提都沒敢提。

怎麼辦?等朱由檢平等了江南,就剩下南京一座孤城又能有什麼做為?崔呈秀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官員支持堅守,而不主動出擊,南京城數十萬人,加上二十萬的軍隊,丟了賦稅產糧之地,就算南京城內囤積再多也有消耗完的一天,到時候朱由檢只要等南京城內所有人都餓的死光了再攻城也無所謂,一座孤城除了它曾經是大明朝的首都這樣一個象徵意義之外,它還有什麼,就算把南京城毀了,對朱由檢來說也沒有什麼多大的影響。崔呈秀頭疼的要命,他甚至後悔為了榮華富貴為了權勢上了魏忠賢這條賊船,現在他就是有投誠地心思,估計朱由檢也不會放過他的,他是必死人之一。

崔呈秀妾眾多,已經以府中開銷太大的名義遣散了不少,有幾個肚子裡還懷著他的骨,他這麼做也是想給崔家留條血脈,因此諾大的崔府一天比一天冷清了,暮四月。居然是一番肅殺淒涼的景象。

相信不僅僅是崔府,凡是南京城內所有官員的府第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遣散,陸續的傳來有人餓死的消息,而且這個數字每天在不斷的增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國家興亡,最後苦地還是最底層的百姓,當朱影龍每天接到從南京傳來的各種百姓受苦甚至死亡的消息。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但他也沒有辦法,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再一次或者崛起都需要一定的代價,鮮血和生命永遠值得後世之人牢記。

“老爺。你就吃點吧,從早上上朝,到現在你還沒有沾過一滴米水。”崔呈秀的夫人馬氏端了一碗東西走進書房,輕聲放下。看著丈夫眉宇見那花不開的愁緒,柔聲勸說道。

崔呈秀為了魏忠賢的魏家江山殫竭慮,想不到到頭來風光是風光了。但下場卻讓這位得力干將到一種無力。抬頭看了一眼糟糠之一眼。卻發現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見過這婦人一般,心中一陣痠疼。這幾年跟著魏忠賢,美女嬌婢在他身下婉轉呻,蓄意求歡者數不勝數,到頭來,這些人走的走,散的散,留下來地卻是與自己幾乎行同陌路之人的糟糠之,怎能不令他心酸。

“夫人…”崔呈秀忽然發現自己開不了口拒絕。

“老爺…”馬氏有些哽咽,丈夫這種眼神她已經快十年未見到了,每每得知他天酒地,自己在家獨守空房,默默垂淚到天明,一句聽不到,她心中的苦悶又有誰知道?

“對不起,夫人,這些年你受苦了。”崔呈秀良心終於發現了,鼻子一酸道。

“老爺,我是個婦道人家,照理說朝廷上地事情輪不到我來管,但是現在老爺處境,乾爹情乖戾,老爺若是…”馬氏忍不住規勸道。

若是以前,崔呈秀必定會暴的喝斷馬氏的話,現在他卻靜靜的聽馬氏將話說完,良久之後才嘆息一聲道:“夫人吶,不是為夫捨不得現在地權勢榮華,而是現在我本已經陷進去了,不可自拔了,生死已經練成一線,想脫身已經不可能了。”

“那我們可以走,天大地大,總有我們夫婦的容身之地。”馬氏心一熱,動的道。

“走,怎麼走,切不說我地一舉一動被東廠和錦衣衛盯著,就算能走得了,現在南京城雖然沒有被完全被包圍,但東西南北都是朱由檢地軍隊,我們朝哪兒走都是自尋死路。”崔呈秀道。

“那怎麼辦?”馬氏動道。

“其實朝廷還有盡三十萬大軍,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可惜地是朝廷亂成一團,乾爹到這個時候還不忘與太后爭權,唉,若是兩方現在攜手合作,未必就不是朱由檢的對手,蒼天人呀!”崔呈秀仰天長嘆道。

“難道就沒有別地出路了嗎?”馬氏泣聲問道。

“別的出路?”崔呈秀一攤手,無奈的道“現在還有別的出路嗎?”

“老爺,今天我聽下人們說,金人大軍佔領了朝鮮,那個東江文龍突然叛變投靠了皇太極,二弟不是在文龍軍中嗎,我們…”馬氏突然道。

崔呈秀聞言頓時一驚,這個消息朝廷都不知道,自己夫人氏如何得知的,趕緊問道“夫人,你從哪裡聽到這個消息的?”

“下人們上街買東西,聽回來的呀。”馬氏道。

“若這個消息是真的話,朝廷或許還有一線希望!”崔呈秀臉上愁容盡沒,大聲道。

“老爺,九千歲請您即可入宮!”股還沒坐熱,就聽到魏忠賢派來催請的消息。

“好,就說我馬上就過去!”崔呈秀不敢怠慢,應了那過來傳話的太監一聲。

正當崔呈秀整理一下思路準備寫個什麼意見摺子什麼的,驀然,他在書案上看到一張悉字跡便條,沒錯,是自家兄弟的筆跡,眼,不錯,那便條還在,不是幻覺,崔呈秀一驚之下,從那薄薄的幾張名刺下出崔凝秀的便條,上面寫著密見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兄弟之間最隱誨的稱呼,大驚之下,崔呈秀原本不太相信夫人馬氏聽回來的消息,現在頓時有了**分相信,文龍投靠了皇太極,現在任何人都看出南京城搖搖墜,這個時候文龍若沒有另投主子,他應該直接把自己弟弟崔凝秀給朱由檢,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文龍把弟弟已經給了朱由檢,而弟弟來見自己是來給朱由檢當說客的,哪一種猜測是對的,哪一種又是錯的,崔呈秀一時間心亂如麻!

見還是不見?這到不是崔呈秀難以抉擇的,而是弟弟崔凝秀來南京這個消息要不要讓魏忠賢知道,若弟弟真的是朱由檢的說客,告訴魏忠賢豈不是害了自家兄弟,若不是,哪自己又該如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