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府--一早,正在清掃庭院落葉的兩名婢女見到一名男子跨過月門走過來,屈膝福了個身。

“見過三爺。”

“嗯。”唐擎飛容僬悴的抬了抬手,越過她們走進裡面的院落,進到屋裡,望見端坐在椅子上喝茶的一名五十餘歲婦人,他上前問安,“娘。”唐家家教甚嚴,規定家中子弟必須早晚向父母請安,不過唐老爺數年前已經過世,如今只剩夫人還健在。

唐夫人瞅了氣不佳的兒子一眼。

“怎麼了,昨晚沒睡好嗎?”

“嗯,是沒怎麼睡好。”他懶懶的應了聲。

“可是身子哪兒不適?”她關心的詢問。

“不是。”唐擎飛活到這麼大,素來都是沾了枕便能一夜好睡,昨晚還是頭一回在榻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可他就是怎麼也無法平撫紛亂的心緒。

“怎麼垂頭喪氣的?”由於他上頭有兩個能幹的兄長頂著,所以唐夫人對小兒子也沒太多要求,平總由著他想做什麼便去做什麼,只要他不為非作歹即可。兒子雖然子放蕩,但凡事都知道有個分寸,不會做得太過,因此還頗讓她放心,此刻見他無打采的模樣,倒是有些訝異。

“…沒什麼。”雖是母子,但情這種私密的事,他難以啟齒。

“你昨不是興匆匆說要到城外去騎馬,昨晚回來時我見你臉就不太好,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昨晚他大哥、二哥也在,她才沒多問。

唐擎飛猶豫了一會兒,問道:“娘,若您有女兒,讓您挑女婿的話,您會挑李君濤嗎?”他想知道是不是隻有他對李君濤有偏見。

唐夫人聽了小兒子這番假設的問題,心忖能讓他如此沮喪的原因,怕是與李君禱脫不了關係,沉了會,答道:“不會。”

“為什麼?”

“你大哥曾說此人薄情寡恩,又虛情假意,不是當丈夫的好人選。”她只見過李君濤兩三次,對他了解不多,但長子很有識人之明,相人極準,他如此評論李君濤,定是有他的道理。

聽完母親的話,唐擎飛低聲自語,“我就說他不是良配,她偏不信。”唐夫人沒聽清楚兒子說的話,狐疑問道:“你在嘀咕什麼?”

“是我認識的一個姑娘,她…心儀李君濤,我勸她李君濤心術不正,不適合她,她不相信我。”唐夫人是何等明的人,立刻聽出兒子對這位姑娘似是有著不尋常的心思,便不動聲的詢問:“你那位朋友是哪家姑娘?”

“她是倪家的姑娘。”

“哪個倪家?”她嫁來青水城三十幾年,凡是稍有點家底的人家多少都清楚,飛快的尋思著城裡頭有哪戶人家姓倪。

“是華巷倪家。”唐老夫人思索了下說道:“我記得倪家的老爺好似一位退隱的縣令?”青水城是東南一帶最繁華的大城,辭官後隱居在此的官員不少。

“沒錯。”自從上次他派去的隨從跟蹤生源藥鋪的夥計一路跟到倪府後,他特意打探了倪府的事,得知倪府的老爺是六年前辭官歸隱的萊陽縣令,他育有兩子三女,長女已出嫁,二女兒和三女兒還待字閨中。

據說他二女兒時常扮做男裝出門,因此他認定倪綾綾必是倪府的二小姐。

“我兒子不會是看上這位倪家小姐了吧?”唐夫人笑著問道。

唐擎飛想否認,但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說。

見他默認,她又試探道:“既然喜歡,要不要娘讓媒婆去替你說親?”唐家祖上定了條規矩,為了家中和諧興旺,凡唐家子弟皆不準納妾,以免家中妾爭寵失和。

不僅如此,唐家子孫的婚嫁對象也全都由他們自己做主選擇,無須遵從父母之命,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子孫選擇自個兒中意之人,如此夫情才能長久和睦。況且這可是兒子頭一次對她承認有中意的姑娘,她自是要多放點心思。

“她的心不在我這兒,不會願意嫁給我的。”唐擎飛訕訕地道。

“那你打算就這樣放棄了?”

“不放棄,難道還能用搶的嗎?就算把人搶來了,也搶不來她的心。”想起昨她為了維護李君濤所說的那番話,他不滿嘴苦澀,口泛酸。

他這輩子第一次對一個姑娘如此上心,卻是落花有意、水無情,最讓他不甘的是,她看上的竟是李君濤那斯,那虛偽的傢伙哪一點好,竟讓她如此心儀於他?唐夫人點點頭。

情的事確實強求不來,你能想通就好。”再安兒子幾句話後,待兒子離開,她隨即吩咐房裡的大丫頭倩兒,讓她去調查兒子和倪家姑娘還有李君濤之間是怎麼回事。

難得兒子有如此中意的姑娘,若是有可能,她倒想幫兒子一把。

,唐夫人把倪家二小姐請來唐府,想探問她與兒子之間的事。

“我不認識三爺啊。”突然被請來唐家,又被問起她與唐三爺是怎麼相識的,倪二小姐一臉茫然。

“你不認識三爺?”唐夫人很訝異。

“沒錯。”

“那三爺怎麼會認識你?”

“這…不可能吧,我並未見過三爺。”倪二小姐容貌清秀,語氣很篤定。

唐夫人細思了下,吩咐倩兒幾句話,倩兒快步而出,不久,帶回了唐擎飛的一名隨從王泰。

“王泰見過夫人,不知夫人叫小的來有何吩咐?”王泰恭敬的朝唐夫人行了個禮。

唐夫人指向倪二少姐,問道:“王泰,你認認這位姑娘,可是三爺說的那位倪姑娘?”王泰朝倪二小姐望去,當即搖頭。

“不是。”

“不是?”唐夫人端雅的面容微困惑,心知這其中必有哪個環節錯漏,她很快收起臉上的神情,又吩咐道:“倩兒,將前幾送來的那支碧玉簪子拿過來。”

“是。”倩兒很快走進內室取來一隻錦盒,盒子裡躺著一支翠綠簪子。

唐夫人讓倩兒把東西給倪二小姐和藹的說道:“瞧我年紀大了,人也變得胡塗,這事倒是我錯了,讓倪小姐白跑一趟。這簪子很適合倪小姐,還請倪小姐收下,今這事,別再說出去,省得我丟人。”倪二小姐聽懂唐夫人的暗示,知道這玉簪是用來堵她的嘴,讓她別亂說,便大方收下,頷首道:“唐夫人放心,我不是碎嘴的人。”唐夫人滿意的點點頭。

“倩兒,送倪小姐回去。”待人離開後,唐夫人這才看向王泰,詳細詢問小兒子與倪姑娘結識的經過。聽完王泰把來龍去脈仔仔細細代一遍後,她才得知原來那次兒子不是自個兒摔倒,而是被那姑娘打的。

她沈了半晌後,叮嚀王泰,“關於這姑娘不是倪府二小姐的事,你先別同三爺說,待我派人查清楚再說。”

“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