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防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42年6月12曰凌晨2時,蘇軍攻擊部隊的大部分準備工作完成。這是個陰沉嘲溼的曰子,在主要戰區小雨持續到下午,當然現在的這種情況卻還不至於影響整個蘇聯坦克部隊的突擊行動。到了凌晨4時整,瓦圖京將自己的先頭部隊撒了出去。紅軍那些精乾的先頭偵察小分隊開始滲透到德軍的前沿陣地,並且立刻和駐守在哪裡的德軍部隊展開了烈的火。到了早晨6時,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司令羅特米斯特洛夫率領他的指揮小組,來到普羅霍夫卡西南面山頭的野戰觀察所(屬於第29坦克師的出擊地域)。6時30分,蘇軍的‮機飛‬開始出現在天空,剛剛雙方的‮機飛‬展開空戰,並轟炸了對方的地面陣地。但是很快德軍的空軍也出現在了空中,他們開始和俄國人的‮機飛‬展開了對攻。帶著紅五星和黑⾊十字的‮機飛‬在短短的一瞬間就糾纏在了一起。接著一架又一架的‮機飛‬拖著黑煙栽落下來,彷彿在天空中勾勒出一幅幅黑⾊的鉛筆畫一樣。

雙方的空戰持續了很久。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一隊又一隊的‮機飛‬被投入到了這個‮大巨‬的無底洞之中。但是空戰的結果卻讓蘇德雙方的空軍指揮官到無比的鬱悶,因為他們用盡了一切的辦法都沒有辦法取得絕對的制空權。而這樣就對己方的下一步的行動產生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由於空中沒有取得原定的優勢。所以蘇軍原定第一次坦克衝擊的時間從當天的上午8時拖延到了10時。但在隨後,為了防止德軍坦克部隊首先進攻,羅特米斯特洛夫決定提前一個半小時發動衝擊。不過由於準備時間倉促,蘇軍各軍的指揮官們都沒有進行細緻偵察,而更加談不上詳細瞭解敵情和地形,只是在地圖上給他們地部隊規定了一個大致的進攻方向。為了爭取時間和確保戰場態勢,而把部隊投入準備不足的倉促反擊,可以說已經成了蘇軍的一大特⾊,卻也是導致其一項在進攻中就損失慘重的一個極其重要原因。

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的攻擊部隊約一個坦克師、兩個坦克旅的約8個坦克營的部隊在15公里正面展開。s配合該坦克集團軍行動的有近衛步兵第33軍地步兵部隊,而主要是在此地據守的第9近衛空降師。攻擊部隊戰前具體部署如下:右翼大約4公里正面上,紅軍第18坦克軍由巴哈羅夫少將指揮。第一梯隊包括第170、181坦克旅;第2梯隊為第32摩托化步兵旅,近衛坦克第36團;預備隊第110坦克旅準備隨時跟進。左翼,基裡琴科中將的紅軍第29坦克軍在通向普羅霍羅夫卡地鐵路線兩側展開。兵力包括第18坦克師、第53摩托化步兵旅,第32和25步兵旅,第1446自行火炮團。加強部隊有第1529自行火炮團;第9近衛空降師第28團的空降兵將搭載在坦克上進攻。

紅軍的重點攻擊對象是德國的“維京”裝甲擲彈兵師。該師陣地向前突出成一個“人”字形。其左翼戰線連接著“骷髏”師,在整個防線地最前方。德軍僅部署了黨衛軍第5裝甲偵察營(該營下轄一個輕型坦克連和一個裝備⻩鼠狼坦克殲擊車地坦克殲擊連);而師主力則部署在中部…向前突出的252。2⾼地,前往普羅霍羅夫卡的鐵路和公路即由此通過。在這裡集中了“維京”師第5黨衛軍裝甲團、武裝黨衛隊第5重型特種裝甲營,以及2個裝甲擲彈兵營;在“維京”師右翼陣地連接著“帝國”師。由第1裝甲步兵團防守,部署在斯大林斯克農場和斯托羅熱沃耶一帶。這一線森林密佈,在斯托羅熱沃耶附近還有一個229。3⾼地供德軍依託。

早在6月11曰。德軍攻佔了通向普羅霍羅夫卡外圍的重要陣地252。2⾼地之後。吉勒就開始動起了心思。他迅速的調集工程部隊將原來蘇軍的遺棄的防線加以改造。在夜幕降臨之後。主防線已經被師長和兩個擲彈兵團的團長安排好了。吉勒將整個防線縮短的正面,而加強地側面。使得這道防線的正面變成了6。5公里寬。整個防線防線朝北。被一條小河分割了一部分。從而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屏障。而吉勒這將自己的兩個擲彈兵團分別派駐⾼地的兩側。而自己地主力部隊。第5重型特種裝甲營則放在正中地制⾼點附近。以寬大的防禦正面來應對蘇軍地坦克威脅在他們的後面這是吉勒所掌握的預備隊,第五裝甲團,四個擲彈兵營,炮兵團和其他部隊。也正是有了這些部隊的存在。才使得整條防線變得十分的堅固。如果在進攻當中。蘇軍採取正面突擊的戰術,那麼他們勢必會首先遭到重型坦克的攔截擊。接著在進攻的時候也會遭到來自兩翼的步兵的側擊。而如果蘇軍的部隊從側面進攻的話,處於⾼地的德軍坦克部隊和處於後方的預備隊就能夠從容的對進攻的蘇軍部隊展開遠距離的攔阻擊和包夾。

在確定了主防線和蘇軍可能進攻的主要防線之後。德軍的各個連隊立刻開始修築防禦工事。雖然蘇軍之前也在這裡修築了很多防禦工事。但是要在這個小小的⾼地上修築出一個能夠容納一個裝甲師的陣地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於是他們只能採取先讓士兵挖掘一個個屬於自己的散兵坑。然後再將散兵坑連接起來的方法。而挖掘散兵坑的工具那些維京師的士兵們使用的竟然是炸藥。因為在這個石頭⾼地上只有炸藥包和地雷才能夠把那些石頭給炸開。而且這樣一來使得一些機槍和步槍的間隔變得很大。有的間隔距離竟然超過了100米從表面上來看,毫無疑問這條防線肯定是非常的單薄。因為這裡本沒有縱深可言(實際上是沒有辦法建立縱深)但是對於吉勒而言,重要的文章不在252。2⾼地,而在整個⾼地的後面的克萊佩裡諾村。這個村由大約30間房子組成的小村落。位於整個252。2⾼地的後方。是一塊比較寬廣略帶起伏的空地。整個村子以北的800米的地方還有一塊向東北方向延伸。長満了灌木和低矮樹木的⾼地。這裡被德軍成為203⾼地。而它的西南角和252。2⾼地輕輕的擦過。而在兩個⾼地的接地區是一片不大的樹林。所以經過縝密的勘察之後,吉勒就把自己的機動預備隊第五裝甲團的四號坦克放在這裡。因為這個樹林不但能夠躲過蘇軍的空中偵查。同時在蘇軍對德軍一線陣地實施火力覆蓋並且向後方延伸的時候。由於這裡的地形關係。(處於整個⾼地的反斜面蘇軍的遠距離火炮無法到。就算到也因為缺乏炮兵觀察校而無法持續擊)所以使得這裡無法遭到蘇軍炮火的覆蓋。所以德軍的裝甲部隊能夠很順利的增援上去。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德國人在這裡的防禦位置堪稱有利。其主防線設在⾼地上。這裡的火力範圍良好。而且十分便於觀察陣外圍的地形。同時德軍的工兵還在外圍埋設了大量的地雷將整個通道全部封閉了起來。使得整個德軍的防禦陣地變得更加的堅不可摧。但是雖然這樣德軍還是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缺乏足夠的兵源,並且補給也不充足。

對於這道防線出現的這兩個問題。維京師的⾼級軍官們對此十分的抱怨。師長奧托吉勒在視察了自己的防線之後就在自己的報告中這樣寫到:“我跟隨著自己前沿的軍官一路形勢了大約20公里。這裡就是我們的防線,沿途的各個方面的狀況都十分的糟糕。我知道這個問題也普遍存在於國防軍的各支戰鬥部隊之中,而且他們的後勤補給範圍,維修單位和建築單位都被分配不均所困擾。我們現在一線的部隊都嚴重的缺乏作戰人員,我們部隊的主要防線每千米只有200-300人防禦。而部分的地段甚至每千米只有500-100人。並且我們都已經把參謀人員和重武器作人員計算在內。由於沿途的村莊和集體農場的通狀況是如此的擁擠不堪。以至於我們都不必為實際要中途停下來休息而心。後勤部隊與戰鬥部隊混成一團。本無法分開。這一切都顯得異常的雜亂無章。毫無疑問。這條防線如果是這樣防守的話絕對守不了多久!”當然。雖然這位光頭將軍在報告中如此的抱怨。但是他的上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曼施泰因元帥還是將整個重擔給了對方。這位元首隻是給他說了一句話:“佔領它,守住它。不惜一切代價!”面對元帥如此的話語,奧托吉勒這位悍將也只能向曼施泰因行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並且保證道:“明白,元帥閣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