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相逢VS偶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個月後。
行走在z縣的道路上,杜若一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這是西部一個普通的小鎮,雖然比較偏遠,但還算不上破敗,但也因為偏遠,縣裡很少有外來的人口,在大街上出現一個拖著行李、負重満⾝的外來女人,當然會很醒目。
“見鬼,不是說八百米嗎?”杜若抬頭看看手裡的地址,查看機手定位的距離,心裡泛起了嘀咕。
“我這走了有一千多米了吧?”經過好幾輪的面試,杜若和支教團隊互相挑選,最終她選擇了來這邊z縣鄉里的一個支教點,並且提前聯繫了這邊的聯絡人,約在z縣縣城的招待所和其他團友一起集合,第二天清早再下鄉。
選擇這裡是經過她精挑細選的——這裡雖然偏遠,但治安卻比其他幾個偏遠的支教點要好,這樣以後她的簡歷上看起來是前往艱苦地區支教,在全安卻沒問題。
而且雖然是下鄉教學,但那個紅星小學規模不算小。
據基金會提供的資料,周圍所有村子的適齡小生學幾乎都在那裡讀書,校舍是去年一個愛心企業家捐助的新校舍,設施齊全,不存在沒有宿舍或者沒有廁所用的問題。
學校裡很多前輩說起支教過程中的廁所都是聲淚俱下,可見下鄉支教的很多人遇見的最大問題就來自於基礎設施的缺乏。
杜若雖然沒有潔癖,但也實在不想和豬邊聊天邊上廁所,用了好幾個排除法後,這裡就算最合適的地方了。
在幾次都找不到縣招待所,看著導航上寫著“縣招待所”面前卻掛著“真優美練歌房”牌子的建築,杜若放棄了繼續使用機手導航,直接選擇了給聯絡人打電話。
她本來想要給聯絡人留下個幹練的好印象,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聯絡點,畢竟很多聯絡點的負責人還是他們這些志願者的“指導人”以後的評語推薦書都得靠他們幫忙。
但是這裡的人口音太重,問路對方都表示聽不懂普通話,除了找聯絡人,她想不到什麼其他辦法。
沒一會兒,一個膚皮黝黑的中年大叔從練歌房背後繞了出來,在環視一圈後看到了拖著行李的杜若,笑著上前:“你好你好,你就是杜若同學吧?我就是z縣的聯絡人王大來,你可以喊我王叔叔…”他的普通話也有一點本地的口音,但是不重,雖然對方很熱情,但杜若還是有些防備地問了他幾句關於志願點的事情,見他回答的全部對上了,才鬆了口氣。
之前聽師兄們說有女同學去聯絡點路上被拐騙的例子,她不小心不行。
杜若謝過了他要幫她拿行李的好意,自己拖著大箱子小箱子,跟著他往後走,一邊走一邊聽他解釋這縣招待所如何經營不善租了一半給人當練歌房,如何要從後面樓梯上樓的原因。
也不怪他要特意解釋,要繞去這棟建築的背面還得經過一個狹小黑暗的巷道,要是杜若一個人來,肯定要猶豫。
好在三繞四繞後場地就空曠起來,露出一處像是停車場的地方,入口上掛了塊“z縣招待所”的牌子,有一個白胖的小夥子在對外張望。
“王叔!”見他回來了,小夥子眼睛大亮,奔上前來:“我的同事接到了嗎?”原來是先到的志願者。
王大來將他們領到縣招待所一個小會議室裡,給“碰面”的兩個志願者做了介紹。
那白白胖胖的小夥子是來自g市的志願者,剛剛大學畢業,比杜若大一歲,叫做秦朗。
“哈哈哈你自己找來的?我到了地頭就放棄了問路,直接打電話請王叔接我來的。”秦朗五官長得還算精致,但是胖胖的臉讓他看起來有些稚氣,再加上總是未語先笑,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好。
他也很會和人打道,杜若不過和他聊了幾句,幾乎自⾝的情況大部分都被他問出來了,當然,支教是為了保研資格這種事情沒有說。
她怕又遇到餐廳裡那種狂熱的志願者“同道”會產生一些齟齬。
王大來本來想問問兩人的情況,但秦朗太會聊天了,他就在一旁聽著就大致瞭解了兩人的情況,只能慨現在的小一輩都不得了。
他是陽光支教團在這裡的聯絡人,是z縣縣城本地人,本⾝也是一位教師,一直在支持陽光支教團在當地的工作,他們要下鄉去的紅星小學只是其中之一。
這個省不少縣裡都缺教師,有很多地方更是全靠志願者來支教支撐著正常的教學工作。
具體的情況陽光支教團前期的資料和頻視都已經介紹的很清楚,和王大來描述的基本一致,只是他們都沒想到z縣縣教育局領導對他們的到來非常重視,晚上還安排了教育局的代表請他們吃一頓便飯,順便謝他們對z縣大巴子鄉教育工作的支持。
“這…這也太誇張了吧。”秦朗咋舌。
“我們只是來短期支教的,又不是來長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