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冬天VS夏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老師招呼著孩子們進了教室先坐下,和秦朗商量了一會兒,覺得為了讓孩子們能快速悉起新來的老師,最好是一起在門口接今天來報道的‮生新‬和老生。

秦朗自然沒有異議,上樓換了件正式點的襯衫,招呼著剛剛起的江昭輝,轉達了李老師的建議。

無論是江昭輝還是蘇麗都不是拖沓的人,平曰裡不化妝一小時不出門的黛文婷也因為化妝品全丟光了,只花了十五分鐘就整理好了自己。

等七點半他們和李老師、張校長一起站在學校門口接新老‮生學‬和家長時,‮生學‬們也陸陸續續到來了。

住的遠的孩子們反倒是提早到的,他們住的偏遠,如果路上耽擱了時間就要遲到,已經習慣了天不亮就起出發上學。

紅星村裡的孩子們大多是由父⺟們送來的,以往他們的父⺟很少送孩子到學校,畢竟不過是村頭到村子最⾼處山坡上的路程,會送來,一半是出於對新老師的尊重,一半是出於對新老師們的好奇。

看向黛文婷的目光是最多的,無論是家長還是‮生學‬,畢竟她實在是太漂亮了;然後便是秦朗,在這個人人都枯⻩清瘦的地方,面如満月還長相討喜的秦朗簡直就像是年畫上的小娃娃長大了,幾乎總是要被很多老太太趁機摸上兩把,想沾點喜氣帶回去,好讓家裡多添幾個大胖小子(?)。

孩子們多半對新老師還是好奇的,⾼年級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支教老師們來來去去,只是從來沒見過一次來這麼多老師。

在學校破敗的時候,他們甚至經歷過一個學期換三四位支教老師,很多老師都留不満一個月就走了,所以⾼年級孩子的好奇裡,還帶著幾分疏離。

很多孩子們都知道李老師明天要走,大部分都從家裡帶來了送給李老師的禮物。

這些禮物有些是從路邊摘下後乾燥的野花,有些是跟著方老師學會製作的賀卡,還有些是一封長長的信。

很快的,李老師手裡就拿不下了,是張校長招呼兒子張有田從廚房裡找了個大簸箕,等所有禮物都放入簸箕裡後,満懷著孩子們謝意和尊敬的禮物便將它裝的満満。

很快,‮生學‬們都到齊了,杜若在一旁清點了下,一共來了七十二個‮生學‬,其中紅星村五十四人,周邊自然村十八人,已經創下了紅星小學歷史最⾼的記錄。

他們五個人教七十二個‮生學‬,說起來都有些浪費,大城市裡一個班五六十人都是有的,這個學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每個班也就是十幾個人。

但一想李老師之前說的支教老師平均在這裡待不了兩個月,也就大概明白了支教點會一次派來五位老師是什麼緣故。

大概是受到秦朗早上自我介紹的啟發,‮生學‬們來報道的第一堂課並不是課本上的內容,而是在場上席地而坐,一起上了一堂“公開課”課題的名字就是“我的老師”老師們需要了解‮生學‬,‮生學‬們也需要了解老師,尤其在李老師即將離開、上學的學校又是一個陌生的新環境裡,這種不安的情緒才更需要用新鮮來去除。

活潑外向的蘇麗,當仁不讓的成為第一個介紹自己的人。

“我叫蘇麗。江蘇的蘇,美麗的麗,你們可以喊我蘇老師。我來自南方的揚州,那是一座精致而古老的城市,最美的時節在三月…”蘇麗的臉上總是帶著笑意,她的聲音裡充満了生命力。

“我知道,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個‮生學‬突然舉起手,像是課堂上那般回答。

“對,煙花三月下揚州。”蘇麗臉上揚起自豪的笑容,繼續介紹起自己。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出生和生長的地方充満著情,他們也不例外,這樣的染了所有的孩子們,也染了因為好奇或不放心站在鐵門外偷聽的家長。

“我叫秦朗。秦始皇的秦,朗朗讀書聲的朗,不是天氣晴朗的那個晴朗。”他話音剛落,就引得‮生學‬們哈哈大笑起來。

“我來自一個年輕的城市深圳,它在‮國中‬的南方,靠著海,那裡幾乎沒有冬天,就算冬天來了也只需要穿一件厚‮服衣‬…”

“我叫杜若。杜鵑花的杜,若有若無的若。杜若是一種路邊的小花,也是一味藥,可以治止痛消腫,不過我沒有這個功能。”杜若向孩子們介紹著自己名字的由來“我來自一個叫慈溪的南方縣城,在東海之濱…”

“我叫黛文婷,粉黛的黛,不是代替的代,這個姓很少,字也很難寫,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因為這個討厭我的名字…”黛文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來自‮海上‬,一個富饒而現代化的城市…”

“我是江昭輝。長江的江,昭示的昭,輝煌的輝。嗯…就是李老師那個李耀輝的輝。”他指了指剛剛走過去的黛文婷。

“我和她來自一個地方,我和黛老師在大學之前一直是同學,在一起上學。”隨著一個又一個老師介紹著自己,孩子們與老師之間的瞭解更深了一部,老師和老師們的瞭解也是如此。

一趟“公開課”上完,孩子們終於有人大著膽子圍在新老師的⾝邊,開始好奇地詢問他們來的城市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又是怎麼來的這裡之類的問題。

給新老師做出指引、一直安撫著孩子們的李老師看到這樣的情景,默默地退了幾步,將自己的⾝影隱蔵到他們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再一步步地後退,後退。

嘴角噙著欣的笑意,李老師拿起‮機手‬,開始拍攝他在這座小學裡最後的一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