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MV與微電影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與⻩蓉談專輯和拍攝mv的事情很輕鬆,跟東方未明時間呆久了,她也越來越喜歡銀幕裡的生活。畢竟年輕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從前心裡一直有家庭痛苦的陰霾,可是自從遇上東方未明以後,這些心結被逐漸打開,她就頓時煥發出了更加奪目的光彩。音樂、電影、電視劇…這些是東方未明的夢想,也是她所喜歡的生活。
⻩蓉在東西方古典音樂上都有很⾼的造詣,李宗聖只聽了一遍她的演唱,就知道她完美的聲線或將是下一個“歌壇天后”但當他迫切地詢問⻩蓉是否要自己出唱片時,⻩蓉卻婉拒了,她喜歡音樂但她不願讓這成為一種職業,否則她便很少能像現在一樣隨時隨地都能陪在東方未明⾝邊了。李宗聖自然是惋惜不已,看來滾石當年群星雲集的盛況真得要一去不復返了。
音樂的錄製完全沒有問題,接下來的mv拍攝,東方未明把活全攬到了自己⾝上,因為他忽然想到完全可以將這次的mv拍成類似於微電影的形式,一個有故事的mv很多歌手都做過,特別是那些韓國的音樂mv有時候甚至都成了十幾分鐘的小電影,讓人看得很過癮。東方未明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李宗聖,他也非常同意,而且在電影拍攝上東方未明可是專業級的,李宗聖也樂見其成。
十首歌曲,其中大多數都是能夠製作成微電影的形式的,因為歌曲中的“國中風”多半都需要在江南選景,東方未明決定先去他悉的橫店影視基地。至於mv裡的主要演員,東方未明也不含糊,公司裡那些閒著的年輕演員一起上,反正東方未明現在的⾝家,早就不在乎這些額外的投入了,不僅能讓這些青年演員儘快地成長起來,也為他接下來要拍攝的影視劇做好準備。因為每一個網絡小說的愛好者,對於《誅仙》的情懷都是很難割捨的“重生”後那麼《誅仙》的拍攝曰程東方未明已經在心中打好底了,這也是為什們他會選擇《情醉》的原因,先拍個《誅仙》微電影看看,解解誅仙
們的饞。話又說回來,為自己的老闆打工,這幫年輕人還會有怨言嗎?
十月份剩下的十來天當中,東方未明一邊準備mv拍攝的前期準備工作,一邊召集起公司裡的那些個藝人,由於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學院裡的生學,他還必須去各大院校去幫他們請假。而且,既然要拍成微電影,劇本還是必須準備好的:第一首,《青花瓷》。
故事發生在一個唐代的小鄉鎮,鎮上有一個青年工匠與員外家的千金相戀了,但員外夫婦嫌貧愛富,在勸說女兒未果的情況下,讓人偷偷模仿女兒的筆跡將小工匠約騙到城外,在聽到小工匠堅決不答應和戀人分開時,員外讓家丁把小工匠活活打死了。員外女兒知道了這件事後,從家中跑出,在家丁的追逐中,她縱⾝躍入青年工匠作坊中正在燃燒的瓷窯中!七彩的火苗騰起,煙火中女子的⾝軀在烈火與青煙中消散,等烈火熄滅青煙散盡,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隻精美的青花瓷瓶,上面一個沉睡的女子深深嵌在天青⾊的瓷胎上,若隱若現,栩栩如生,彷彿在等待心愛的人將她喚醒。千年之後,這隻青花瓷瓶出現在一家展覽館內,早已經不知道輪迴多少次的小工匠這一世已經是一個頂級的設計師,但或許是保留著千年前的喜好,他一直酷愛收蔵青花瓷。當他看到這隻青花瓷的時候他就深深戀上的她,尤其是上面酣睡中的女子,讓他有種擁入懷中的衝動。而此時青花瓷瓶中,小工匠千年前的戀人正慢慢甦醒,但一個是人,一個已經成了只能寄託在青花瓷瓶中的靈魂。當小工匠這一世的戀人走過來牽住小工匠的手離開時,青花瓷瓶終於忍不住千年的痛楚,應聲碎裂,一縷芳魂痴纏了千年也終歸天外。而此時的小工匠靈魂中千年前的記憶也終於被觸動,前世今生,情歸何處?小工匠的心在這一刻也碎了,緩緩滑倒在碎裂的青花瓷瓶的碎片中…
故事是悲情的,其實若要說來東方未明這十首“國中風”中最多的也就是悽美的愛情故事,偶然?必然?東方未明無意中正在尋找這一種生命中最難能可貴的東西,而悲劇往往更能打動人心,讓人深深地為此震撼。國中幾千年的歷史,那些古風古韻、真誠尚禮的存在到現在竟快要成為了“傳說”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要靠舉辦“動xxx”來標榜自己的文明,那麼可想而知現實生活中大家已經變得有多麼的冷漠:婚姻只是一張紙的契約,撕毀它輕而易舉;古老的文化被無情踐踏,或是束之⾼閣、附庸風雅;不懂得一個古老民族歷史的浩浩湯湯,只是盲目地追逐舶來品的千奇百怪…“真、善、美”東方未明或許很難做到用幾首歌幾部電影就能改變其他人的觀念,但他只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關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真”的東西,以及我們該如何取捨一些寧願用生命也不會拋去的東西。
第二首,《煙花易冷》。
天下起了雨,將軍看著門外的煙雨、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宋文帝時期,一守城將軍奉命駐守洛陽城,其間邂逅當地一名女子,一見如故,很快便私訂終⾝。此時北魏來犯,將軍奉命出征,臨別時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勝了後,一定回來娶你…
倆人依依昔別,女子守在城門口,看著將軍坐在馬鞍之上,頭也不回地離去…
她一直在等他,至死…
孤城的老者告訴他,她一直是一個人…到死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團之上,靜靜地坐著,敲打著木魚…
天上的雨仍然在紛紛落下,落在禪房外那塊石板之上…”(網絡上有完整的的歷史故事,在這裡就不過多的湊字數了)第三首,《蘭亭序》。
那年,王羲之正當年少。在會稽山的蘭亭遇見一對女扮男裝的女子(主僕二人),當時王羲之正在練習書法,女子來的他的⾝後仔細觀摩他的作品。忽然,王羲之停筆,見到兩位翩翩美少年正看著自己,於是上前攀談。女子對於書法詩賦更是造詣精深,兩人相見恨晚,引以為知己。於是,這方蘭亭成了他們時時以文會友之處,女子也對王羲之暗生情愫。直到有一天,王羲之按照往曰約定的時間來到蘭亭,卻遲遲等不到女子的到來,直到天⾊將盡,並且下起雨來,王羲之才看到一個女子匆匆趕來,原來這位女子就是扮作那位他一直以為是男兒⾝知己的丫鬟,而她家的姐小明曰就要遠嫁他方。王羲之聞言衝進雨水之中,趕往女子的家,卻被無情的擋在門外,無法見到女子。王家是江南的大士族,而女子的家族卻是和王家互為政敵,王羲之得不到家中的支持,兩人終究無法修成正果。於是,後來放浪形骸的王羲之在世人的眼中,成了一名“曠達”的名士,還有那“東快婿”引以為佳話,卻不知王羲之少年的真心早就付諸東流之水。很多年後,等王羲之已經老去,和朋友來到蘭亭,再想到曾經那個女扮男裝在自己心中停留了一輩子的女孩,不由得發出“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
嘆!於是,一篇《蘭亭序》千古流傳…
第四首,《寒江雪》。
宋朝,一個風流的王朝。秦淮河,一條絕世奢華的河流。
蘭,秦淮河畫舫上的名。源,以為趕考的書生。才子佳人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書香世家的公子愛上了藝
名伶,他喜歡聽她唱戲曲;她喜歡看他秉燭夜讀。但兩人的相愛,在那時是不容於世俗的。源在大考中中舉,本想回鄉稟報父⺟後就來接蘭,但是家中父⺟死活不同意,而且皇帝的詔書也應經下達,賜婚的消息不脛而走。蘭為了不讓源為難,答應源的父⺟從此遠走他鄉,和源一刀了斷。那夜大雪,還是他們相愛的秦淮河上,蘭為源唱了最後一曲,從此兩人永別。翌曰,源在酒醒之後發現⾝邊的愛人早就不再⾝邊,於是匆忙在畫舫上尋找,卻沒有蘭的一點痕跡,彷彿他的生命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這樣一個女子。只見天地間茫茫大雪,江面上一片刺骨的寒冷,他喊著蘭的名字,聲音衝破重重風雪,唯有一排腳印沿著河岸延伸至永遠…
第五首,《傾國傾城》。
(取自《傾世皇妃》)五代十國,戰禍紛爭,楚國公主馥雅,因國破家亡之痛,與蜀國廢太子祈佑結盟,互為利用,馥雅助其奪位,祈佑助其復國。馥雅和祈佑結盟後,本以為祈佑利益燻心,但幾經危難,馥雅才知祈佑是一個悲劇英雄。兩人從誤解到了解,進而傾心相戀,豈知馥雅⾝陷殘酷宮鬥之中,無法自拔。祈佑為保護家國,御駕親征,卻遭人出賣,兵敗被北漢情敵皇帝連城所擄。馥雅不惜進北漢與連城聯姻,不但保得白清之⾝,亦成功救回祈佑。然而馥雅與祈佑歸國後,被汙衊與連城有染。馥雅被設計流產,還嫁禍給祈佑,兩人遂怨懟成仇。馥雅情大變,開始作惡宮中,報復祈佑。待真相大白,馥雅方知楚國覆亡,情愛夢碎,皆是連城為得到她所為。最終,兩個男人都為保護馥雅戰死沙場,馥雅復仇後,為愛投崖,追隨祈佑而去。
(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小故事覺怎麼樣?我可是很認真地查了很多資料,想了很長時間才動筆的。希望這些不要讓大家覺得偏離歌曲的原意就好。求收蔵!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