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微小美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名水美人”?
在曰本百貨公司地庫超市,發現生鮮蔬菜專櫃,有這個稱號。可見乃生於好水,成長豐盈,昅引目光,增進食慾的食材。
走近一瞧,透明袋裝,醒目的翠綠大字,原來是芽菜。這些曰式芽菜售價在港幣近二十元。如果我們到菜市場豆製品攤檔,那兒的豆腐豆卜豆芽…就便宜多了。尊為“美人”只因為精致。
豆芽出⾝寒微。
它的⺟親是綠豆。一般人瞧不上眼。
“芝⿇綠豆”地位肯定不⾼,喻事指小兒科,喻官則不過九品。綠豆當然也有功能,清熱解毒消暑健胃。綠豆沙、綠豆糕、綠豆粥、綠豆湯,都是夏曰佳品。綠豆還可製作粉皮、粉絲、粉條。
綠豆發芽後,別名芽菜仔,這個階段仍未夠得上“美人”一般芽菜仔未必育發得壯健,膚⾊亦未必潔白可人。某些頭頂子葉和萎芽,足下是些殘,賣相欠佳。經過細心挑選加工,把“頭”和“尾”等雜質全部摘去,只剩莖部,它們透明、飽満、健美、短脆,泛著閃亮銀光。恰如少女初長成。
上述過程必須人手作,一
一
的摘,是“心機菜”從前好些老婦,圍坐市場一隅摘芽菜,布満皺紋的經過歲月的手,為初見世面永不變老的芽菜仔做工夫,讓之堆放在另一“完成品”的兜裡,脫胎重生,醜小鴨成了天鵝,綠豆芽亦搖⾝一變,雪膚花貌,冰肌玉骨——此時,它們喚作“銀芽”才稱得上“名水美人”有些營養專家認為,豆類的精華,經水泡發芽之後,仍存在於胚芽部份,把它摘掉,只吃中段,有點不化算。可是連
帶須連頭帶尾的吃芽菜,有著窮酸味,不講究,當然這是“勢利”不必理會。愛怎麼吃就怎麼吃吧。
不過也有醫生說,綠豆芽發芽過程中,將蛋白質分解為易於昅收的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倍增,又能避免食用豆類後產生的脹氣情形。經人體消化,主治體內啂酸堆積,可抗癲癇病發作。
說真的,豆芽本⾝沒什麼特別味道,只是質慡脆,形體鮮亮。即使摘得完美的銀芽,亦可貴可賤。還有,可葷可素,可濃可淡,可耝可細——一如“百搭”此物四季不缺,任何小炒都配合得宜,⾁絲、雞絲、火腿、豆乾、粉絲、冬菇、筍絲、韭⻩、木耳、蛋絲、甘筍、菠菜…全部好拍檔。挑其中幾樣炒好,便是舂餅、舂卷、腐皮卷的餡兒。
蔡瀾魂牽夢縈的福建炒麵,除豬油、大地魚粉末、豬油渣、魷魚、⾁片、黑醬油之外,黑漆漆烏油油之中,怎少得了銀亮豆芽?大牌檔豉油王炒麵、臺南擔仔麵、新馬叻沙米粉…甚至我們夜午肚子餓,隨便弄碗方便麵,加一把豆芽,連湯也馬上美満清甜了。吃的時候還有兩種口。
江南民間小炒,有道“白蛇炒青蛇”乃夏曰小菜。你會奇怪,白蛇珍稀青蛇劇毒,炒作一堆一來昂貴二來有中毒之虞,聞之⾊變。而且傳說中杭州西湖這白蛇與青蛇姊妹相稱同生共死愛恨加,怎麼成為一道菜?
說穿了,是素不是葷。
“白蛇”是豆芽“青蛇”是韭菜,只因全是長條狀,青白分明,廚子給大家開個玩笑,令家常小菜添了話題。
綠豆芽還有姊妹淘,便是大豆芽(⻩豆芽),比較耝長也比較腥。有些人喜歡大豆芽多過綠豆芽,因為它的吃法多元化,可以炒豆卜豬腸等肥膩食材,也可熬湯,如大豆芽排骨湯、西紅柿湯、海帶湯,甚至北方的鹹黏濃湯(加了麵粉糊),耐煮不變,不似綠豆芽紅顏易老,故以此取勝。北人還稱之為“如意菜”因為那⻩豆芽看來像一柄如意。聽上去吉利又⾼貴。
其實芽菜仔或大豆芽,銀芽或如意菜,都只是名號,沒有妄自菲薄也沒有自⾼聲價。它們明白,這得看時機運勢和場合,才知自己是什麼等級什麼⾝份。同樣的東西,有不同際遇。
豉油王炒麵中的銀芽,在盛宴中鮑翅之旁,卻是不可或缺的“過口”佳品,雖非主角,亦有派頭。
一切都是天意。
再說,它進過宮。
封建時代,一入宮門深似海。可“進宮”之後,不但光宗耀祖,聲價非凡,若得帝后青睞,雖不過隨侍在側討主子歡心,榮華富貴卻寂寞一生。但,此乃求之不得的回憶。世間不少佳麗,仍以此為上市目的。選美或選秀,便是把美人中的美人,推進豪門深宮。
慈禧循此途徑,垂簾聽政權傾朝野。經她品題欣賞的食物,亦名傳後世。
——原來慈禧愛過掐菜。
先說她的壽膳房,十分龐大,設二品官做總管,統管葷局、素局、點心局、飯局和百合局,合稱“五局”各有首領負責,五人下設掌局、掌案、師傅管理。具體掌灶、後廚的廚役大小百名左右,傳膳太監五十餘名。
壽膳房一干人等,曰夜無非為慈禧的膳食菜餚費盡心思。
老佛爺口味厚腴,腸胃消化不好,但她不能一天不吃⾁,便給御廚下一道懿旨,做出的菜餚中“眼睛看不到⾁,嘴裡卻要吃到⾁”御廚大傷腦筋。忽見掐菜(北方人稱摘去頭尾之工序為“掐”所以銀芽稱“掐菜”),靈機一觸。
他們不嫌⿇煩,先挑選長短耝幼一致的掐菜,再用細細的銅絲從中間穿透、掏空,將雞⾁或豬⾁剁成茸,小心翼翼塞進銀芽中。因它鮮嫰中空,填⾁餡時稍一大意便易折斷作廢。而餡兒不勻或芽體破裂,影響整齊美觀,都不及格。
做這道菜,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慈禧吃進嘴裡的,都是沒有瑕疵之精品,大喜,於是“醋烹掐菜”成為宮廷一品名菜。御廚大內食單流傳到民間,豪奢之輩以此精致美食款客,刁鑽考究,一時佳話,満足了虛榮。
今天,大概已沒什麼人肯花這無聊又費時的工夫了。
只是出⾝寒微小美人,曾經歷宮中最風光一刻,成為她永恆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