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話·連篇】第一篇 陳情怨(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者:yyds5432023年1月14字數:6944字【篇一·陳情怨】傷情最是晚涼天,憔悴斯人不堪憐。

邀酒摧腸三杯醉,尋香驚夢五更寒。

釵頭鳳斜卿有淚,荼蘼花了我無緣。

小樓寂寞新雨月,也難如鉤也難圓。

借用老郭的定場詩,今天要為各位看客們,講一個比較離奇靈異的故事——其實也就是鬼故事。

按理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咱說的是狐鬼妖神,講得是人情戲理,信不信,全由您心中所念。

要說實在的,這世上哪來的鬼啊,有鬼,也是人心裡有鬼所編出來的謊言,所以,這只是一個帶點顏的故事,您看著圖個新鮮就好。

話不多說,咱們書歸,正傳。

【第一章】胥邇鎮,具體來說是在關東——這個老客刨參,獵戶鬥虎的所在,它坐落在一個不南不北的偏遠角落,誰起的這個倒黴名字也已經不可查,總之,就是有這麼個地方。

雖說是偏遠的地方,但是北靠山嶺,西臨大江,水上資源頗豐,還和西邊的武鳴鎮貿易來往頻繁,所以這裡是個自給自足,相對而言還算富饒的地界。

鎮裡臨靠江邊的小村,又叫青江村,村子不大不小,村民安居樂業,小子越過越悠然,一派祥和富饒的農耕風光。

雖說村子靠水,村民吃水,但村裡邊的碼頭就兩個,西北一個,正西邊又一個,區別就是正西邊的碼頭是前兩年新建的,兩年來村子和武鳴鎮的通往來愈發增多,那北邊的老碼頭——其實也就是幾個小棧橋,漸漸無人問津,如今也只有幾家老漁戶偶爾來打打魚。

就在那胥邇村西,此時朗晴空,陽光不燥,一道青江蜿蜒而過,波光粼粼,老舊的木棧橋在歲月長河中靜靜地歇息。

百餘米遠旁,坐立著一個顯眼的青白水泥樓座,因為靠江岸這麼近的就這一家,兩間大平房,一圍高牆,一屋倉庫,一塊菜地,一扇青黑鐵門,構成一方悠然自得的小天地。

「咣噹!」門栓被劃開,撞出叮呤咣啷的沉響。

大門一開,出來個身穿白跨欄背心,下穿闊腿黑褲衩的高個兒老頭,閒庭信步地走出來,站在門口,揹著雙手,氣定神閒,著清的江風,閒適自在。

老頭一頭花白寸頭,還顯得有點禿,鬍子颳得乾乾淨淨,得奔兒直,大蘿蔔的胳膊上爬著蚯蚓版虯亂的筋,小腿愣是有小木樁那麼,離老遠一看他踏步叉那麼一站,神矍鑠,凜凜威風。

老頭姓魏,叫喜定,今年五十有六,由於年少練武一身功夫,體格子奔兒,別看現在快60了,兩個小夥子本不能近身。

可惜魏喜定成年後,家道因為他父親的政治背景受了些影響,漸漸衰敗,為了生活,才開始幹打漁這行。

魏喜定腦子靈光,除了打漁,各路手藝這一點那一點兒都學的差不多,慢慢便成為青江村裡的全能手,平時也幫鄰里鄉親打打零活,靠著打漁和幹雜活,才供得起兒子學習讀書。

好在兒子魏明出息爭氣,讀書有成,在市裡的大公司當總監,又娶了個漂亮媳婦,衣錦還鄉,青江村裡的男女老少們都上趕著湊熱鬧套近乎,魏喜定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喜形於,笑得牙花子都出來了。

兒子孝順,把魏喜定接到市裡生活,可沒到兩年,魏喜定又回到青江村——在城裡他住不慣。

那年魏喜定剛50歲,不愁吃,不愁花,覺得一天待著沒事幹太沒意思,就繼續幹老本行打漁了,不是為了掙錢,就是圖這股自在。

後來直接把自己住的樓座賣了,又自掏包把棧橋旁這沒人住的老房買下來,自己重新跟工人修舊房,又砌了兩間大平房和圍牆,這自家房子就竣工了。

房子好了,想打漁,自然就搞條像樣的漁船,魏喜定好歹是進過城的人,接受過新鮮事物,又好琢磨,於是花大價了艘機械制動的中型漁船,還配了個發電機。

又給船里得像小家似的,有小,有廁所,有小電視,吃飯直接把炕桌一放,有時候犯個懶不愛回家,就直接住船裡了。

魏喜定搬到村西頭的江岸邊,又沒事開船沿江去別的鎮熘達,找他幫忙幹雜活的人就越來越少,現在他沒事就上船待著,願意活動就開船,不愛動就釣點魚,回到家裡,吃吃魚,順便小酌幾盅,偶爾坐在船頭,望沉,聞暮禽返林,聽聽收音機,第二天再來個自然醒,子別提有多舒服了。

魏喜定還在門口眺望水波不興的青江,遠處,一輛藍小蹦蹦突突突慢悠悠地朝魏喜定的方向開過來,魏喜定一看就知道車裡坐的是誰,笑得滿臉褶子,拿把式邁方步,向小蹦蹦。

「哎呀,老餘!」等小蹦蹦一停,魏喜定朝著車門大喊道。

車裡的人下車,也是個老頭,頂著光熘熘的大腦袋,一副笑眯眯慈祥的模樣,看見魏喜定那不地道的四擊頭亮相哈哈大笑:「你個老傢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