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極第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論一首方一首灸法二首)論曰∶凡脈極者主心也。心應脈,脈與心合。心有病從脈起。又曰∶以夏遇病為脈痺,脈痺不已,復,內舍於心,則飲食不為肌膚,咳脫血白不澤,其脈空虛,口見赤。凡脈氣衰,血焦發墮,以夏丙丁得之於傷風,損脈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若脈氣實則熱,熱則傷心,使人好怒,口為赤,甚則言語不快,血脫乾燥不澤,飲食不為肌膚。若脈氣虛則寒,寒則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痺。故曰,心風虛實候也。

生地黃煎治脈熱極則血白乾燥不澤,飲食不為肌膚,消熱止極強胃氣方。

生地黃汁生麥門冬赤(各一升)心(一作豉)遠志(各二升)人參白朮茯苓芍藥乾地黃(各三兩)甘草(二兩)石膏(六兩)生葳蕤(四兩)上十三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黃汁及,更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灸法中痛引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灸上門,隨年壯,在挾巨闕兩邊相去各半寸(一雲一寸)。顏焦枯,勞氣失,肩臂痛不得上頭,灸肩百壯,在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