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待得曰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散朝之後,爾泰便去了老佛爺那裡,他已經從爾康那裡打聽清楚,幹隆在南書房批閱奏摺,要兩個時辰後才會去給太后老佛爺請安,於是他便趁著這個機會,去了老佛爺那裡,將他想當欽差大臣的意思透給了老佛爺。

當然也免不了施展男人的魅力征服一番,而老佛爺雖然捨不得爾泰離開自己,不過轉念一想好男兒志在四方,既然自己成了爾泰的女人,自然也希望他能夠出人頭地,這次擔任欽差去濟南公幹,正是爾泰再立大功的好機會,老佛爺思前想後,便同意幫他在幹隆面前說情。

見老佛爺同意幫忙,爾泰頓時興奮不已,不由再次將老佛爺壓倒在身下,讓她好好的享受了一番滋養。

隨後爾泰估摸著幹隆快來了,便告辭離開了慈寧宮,他原本想去安下皇后,可誰知容嬤嬤一死,皇后心情極差,這些天一直將自己關在房間裡誰都不見。

而容嬤嬤之死與他又脫不開干係,心中覺得有些對不住皇后,害怕皇后會向他‘興師問罪’便直接回了福家。…爾泰剛剛離開慈寧宮不久,幹隆就進了慈寧宮,跪地給老佛爺請安。

“起來吧,今個兒怎麼有空到哀家這裡來了?”老佛爺笑著問道。

幹隆說了句‘謝額娘’,便坐在老佛爺右手邊的椅子上,隨口說道“兒子這兩天忙,也沒顧上來看您,還望您別見怪。”

“說哪的話,都是一家人,再說皇帝你是忙於國事沒顧得上來看哀家,哀家怎麼會怪你。”老佛爺微笑著說道,隨後吩咐丫鬟看茶,不一會兒丫鬟就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茶端了上來,恭謹的放到了幹隆身側的桌面上。

“皇帝,你嚐嚐,這可是雨前龍井,是爾泰她特意孝敬我的。”丫鬟退下去之後,老佛爺語氣隨意的對幹隆說道。

“哦,雨前龍井,那兒子得嚐嚐。”幹隆笑著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口氣,小口抿了一下,讚道“味道清香宜人,卻是好茶,爾泰他還真有孝心的。”

“是啊,福家打祖上起,就對我皇室忠貞不二,福倫大學士更是你的股肱之臣,爾康和爾泰呢,也有出息,尤其是爾泰,上次還救了哀家,哀家這心裡啊,一直念著這個情呢。”

“是是是,額娘說的極是,爾泰他救了您,自是功在社稷,不過兒子也已經替您還了這個情了,您就不必過分的在意了。”

“嗯。”聽幹隆如是說,老佛爺便點點頭,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茶之後,便將茶盞放在桌子上,像是閒聊一般的問道“皇帝,聽說最近山東出了大亂子是不是啊?”

“啊…額娘您也聽說了?”幹隆笑問道。

“是啊,哀家聽說百姓們對官府不滿,紛紛起來鬧事,好像還有天地會的餘孽攙和其中,是不是?”

“兒子這些子,正是為這件事傷腦筋啊。”幹隆嘆了口氣。

“那你就不妨說出來,雖說我大清祖制後宮不得干政,不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哀家心裡也為你擔憂啊。”

“孩兒不孝,讓額娘您為兒子擔心了。”見老佛爺如是說,幹隆忙即欠身致歉。

“罷了罷了,都是自家人,就不說這客套話了。”老佛爺揮揮手,之後又裝作一副半知半解的樣子問道“皇帝,我聽說頭兩次派去的欽差都無功而返,沒有查出一丁點的東西是吧?

““是。”幹隆點點頭,隨後又饒有興致的問道“額娘,您深居後宮,這些事您是從哪聽來的?”

“呵呵,還用旁人說啊,山東出了這麼大的事,哀家就是想不知道都難。”老佛爺自然不會說這事是從爾泰那裡聽來的,於是便隨口打著哈哈含糊了過去,而幹隆剛剛也就是隨口一問,聽老佛爺這樣一解釋,就沒有再問,進而回道“既然額娘您都知道了。

那孩兒也就不瞞著您了,其實一早兒子也沒想瞞著您,只是不想您知道了為兒子擔心,呵呵。”

“哎,你呀,真是越大越跟額娘見外了。”老佛爺不悅的嘆了口氣,橫了幹隆一眼。

“額娘您這是說哪的話,兒子哪會跟您見外啊,只是山東的事情,他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朕到不擔心天地會那幾個小小賊,憑他們還翻不起什麼大,朕真正擔心的是山東的吏治從子上都壞掉了,若真嚴查,免不了又是一場大地震啊。”幹隆憂心忡忡的說道。

老佛爺自幼便出身於官宦人家,打小耳濡目染,政治觀念極強,而且富有大局觀,她明白也能理解幹隆為何憂心忡忡,畢竟朝廷是由皇上和各級官吏共同構成,皇上要依靠著各級官吏治理、管理國家。

而山東舞弊案,若是認真詳查,勢必會牽連出一大批的官員落馬,甚至朝中的大臣也會受到牽連,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殺官、罷官容易,可一時又上哪去找這許多的官員來填補空缺呢?

而且就能保證新上任的官員不貪汙、不搜刮地皮、不克扣盤剝百姓?

“皇帝,山東一案不可在拖延下去了,必須得速派實心任事又明強幹的欽差趕赴濟南勘察,否則勢必釀成大禍、波及周邊啊。”說到此處,老佛爺的神情也是變得嚴肅起來。

已經不單只是為爾泰了,更多的是為大清江山,畢竟她是大清皇家人,深知‘皮之不存將焉附’的道理。

“哎,兒子也正為欽差的人選發愁呢,所以才遲遲未決。”幹隆皺著眉頭說道。

“那皇帝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老佛爺緊跟著問道。

“一是和珅、二是劉墉,不過額娘您也知道,這二人素來不和,兒子一直居中調和,可這次若是派和珅去,他劉墉定然不服,若是派劉墉去,他和珅也不高興,而其他的大臣呢,要不就是年老體衰,要不就是難堪大任,再有的朕也不放心,所以…一時難以決斷。”幹隆將心中的糾結竹筒倒豆子的對老佛爺講了出來,聽完,老佛爺點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過了不一會,便笑著對幹隆道“皇帝既然拿不準派人去,哀家這裡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哦?是誰?”幹隆一聽老佛爺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便著急的問,山東之事一再拖延,幹隆他比任何人都要寢食難安,畢竟這江山可是他的。

“爾泰。”老佛爺頗有惜言如金的意味,只說了爾泰的名字,卻沒有說推薦他的理由。

“爾泰?”幹隆聽後不由的緊蹙眉頭,在腦海中急速的盤算起來,擱在桌面上的左手手指不時的敲打著桌面,若有所思起來,而老佛爺也不著急,靜靜的喝茶等著幹隆的決斷,忽然,正在思索的幹隆眼前一亮,開心的道“額娘,朕本來還想讓福倫去濟南的。

不過經您這麼一提醒,朕倒是覺得爾泰更合適了,哈哈。”***“哦?哀家也只是隨口一提,怎麼,皇帝也覺得爾泰合適?”老佛爺也沒有料到幹隆如此輕易的便同意了自己的提議,心中不由得好奇起來。

她可不會天真的以為幹隆只是為了買自己面子才草率的同意的,幹隆可是她大小親自撫養大的,打小就鬼的。

“呵呵,額娘,要不是您提醒啊,我還真就沒想到爾泰的身上。”幹隆喝了口雨前龍井,隨後笑著對老佛爺解釋道“額娘,爾泰打十五歲起就一直跟在朕的身邊護衛,朕對他信任、放心的,山東一案彌久未決,很大一方面就是朕前兩次派去的欽差都被山東各級官員給收買了。

回宮後當然是對山東官員大唱讚歌,說御史張景紅所參奏之事純屬子虛烏有,還得朕不得不將張景紅髮配充軍。”

“嗯,皇帝所言有理。”老佛爺聽得頻頻點頭,附和的道“爾泰確實值得信任,他福家可是對我大清皇室忠心耿耿啊,就說爾泰的爺爺吧,當年可是跟著聖祖爺征討葛爾丹,還為聖祖爺擋了一箭。”

“額娘說的是,孩兒也正是欣賞福家的忠心,也相信爾泰去了濟南一定會跟朕說實話,再有就是,爾泰現年不過十八歲,還未滿十九,朕點派他為欽差,勢必會讓山東各級官吏覺得朕不過是派爾泰走個過場,試想,一個十八歲的頭小夥哪會查案,又能查出什麼。

如此一來,則能降低降低他們的警惕心,從而暴出他們隱藏的問題。”幹隆頓了頓,之後又喝口茶侃侃而談“再者也正是因為爾泰他年齡尚輕,涉世未深,還沒有被官場的那套烏煙瘴氣的東西給染了。

而且爾泰亦不太瞭解官場上的規則和法則,勢必不會按套路出牌,從而也會攪亂山東官吏應對欽差的手段和部署,使他們在疲於應對中出馬腳,正所謂‘盲拳打死老師傅’。”

“再有就是依朕對爾泰為人的瞭解,底下官員逢欽差的那套來送往、鶯鶯燕爾的東西對他未必管用,再者爾泰初入官場,沒有親朋、故舊、門生等裙帶關係,做起事來就不必投鼠忌器,更能放開手腳,在這一點是,福倫比不了他。”幹隆侃侃而談,自信滿滿,可他犯了一個最嚴重、亦是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他所瞭解的爾泰,已經換成了一個另外的爾泰。

而且這個新爾泰還是從現代都市穿越來的,滿腦子的小算計,在加上他先知先覺的先天優勢,待得後,怕是連不可一世的幹隆都未必能鎮得住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