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貪生怕死之輩!”狄青深口氣,鏗鏘有力:“撞令郎每死一人,我在這寨頭,便將活剮一人!”聽得狄青的話語,原本面慘然灰白、如行屍走一般的撞令郎,眸中紛紛綻放出絲絲光亮來。

他們自被擄去夏國後,便受著毫無人的奴役,過著生不如死的子。唯有靠著對親人的思念,才能苟活至今。

如今故土雖盡在眼前,接他們的卻只剩無情箭矢和緊閉的城門,和隨之而來的那無窮無盡的絕望。

聽得那宋將之話,他們方幡然醒悟——時至今,死已不可怖。

更可怖的,還是受夏狗利用,成了捅向同胞的利器!

大多夏兵皆不知漢話,不知狄青喊了什麼。

他們還沉浸在一貫綿軟的宋人,竟會在寨頭,於眾目睽睽下活剮一人的震撼中,未能回過神來,不防身前一直似死人的撞令郎忽然暴起,竟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衝力,不顧一身受繩索困縛,直衝他劍尖而來!

“死啊啊啊——!!!!!”隨著“呲”一聲裂響,那撞令郎的口被利劍刺穿,人仍忍著劇痛,發了瘋般朝他撞來,直至把他撞得摔倒在地,人徹底沒了氣息,才瞪大雙目,至死都壓在了他的身上。

“瘋子!”那夏兵突逢此變,下意識地罵了這麼一句。

然而這一突變,卻驚醒了所有渾渾噩噩的撞令郎們。

當一直供他們奴役驅使的宋人變得奮不懼死、甚至主動尋死時,夏兵也就再沒有要挾他們的能力了。

趁夏軍軍心大亂的這一良機,狄青強行壓下聲線中的絲絲顫抖,再次下令放箭。

見撞令郎這種能擾亂對方軍心的利器、竟被狄青三言兩語給化解不說,反而起了宋人的求死心,反亂自身的賀真,怒得催馬上前,親自把最後幾個嘶吼著的撞令郎斬殺後,以口音濃重的漢話,朝寨頭狄青高喝道:“笑話!羔羊且能受你矇騙而不懼死,你當虎狼會懼死?!你若有膽略,儘可全殺了——”

“賀將軍,”狄青忽以一口極利的項話打斷了他,冷然道:“恐怕你是在慷他人之慨罷!”賀真一怔。

狄青所戴銅面仍然神猙獰,卻未染上半點血汙。

他俯身,將被削成人彘的第四名俘虜提起,當著寨下所有人的面,撕開了這俘虜身上被血染透的戰服,其背部便出遼人特有的圖騰紋身。

狄青輕笑一聲,望著臉陰沉的賀真,無情揭破了真相:“看來我這俘虜的,全是遼人。你們既為夏人,自然無需在乎這三百餘遼人死活……當真不必在意麼?”作者有話要說:註釋:摘自:《如果這是宋史3》從吐蕃人內亂開始,李元昊得以平靜地整頓軍隊,不斷地併回鶻人,不斷地搶劫吐蕃戰馬,再加上漢人智囊團的指導,到這時公元1039年為止,他的軍隊不止是擴大,軍種都開始分類,再也不能用原始的草原騎兵掠奪式、偷襲式的戰鬥力來侷限了。

軍種分為鐵鷂子、擒生軍、衛戎軍、潑喜軍、撞令郎等5種。

鐵鷂子,又稱為“鐵林”,是西夏騎兵中最銳的部隊,配備最良的戰馬、最選的盔甲和最優秀的戰士,只有3000人,還分成了10隊,每300人是一個戰鬥團體,在紛亂糾纏的戰局中用他們決戰決勝;擒生軍,是西夏人的獨創,專門用來在戰爭中掠奪敵方的百姓,有些像是契丹人打草谷。只是西夏人更窮,對錢、物的渴望讓他們出手更狠。這支部隊居然達到了10萬人;衛戎軍,是西夏京城的衛軍,共5000人,都是西夏的貴族子弟但任。戰鬥力怎樣不好估算,李元昊用他們來守大門,還是當人質,要脅貴族們就範也不得而知潑喜軍,這是炮兵,炮彈就是石頭,大小不一,大的用來攻城,小的,面而來的敵人要小心,拳頭大小的石頭一筐筐地砸過來,出什麼事都很正常;至於撞令郎,這是李元昊的標籤,充分地證明了他是個怎樣卑鄙無恥的東西。

撞令郎,是他從漢人中特意挑選出來的壯男子,沒什麼武器給他們,每當打仗時就驅趕他們衝在最前面。會發生什麼,足以想象了吧。如果想要把刀砍在項人的身上,就得先把這些本族的兄弟殺光。

第三百八十章因狄青喝破了俘虜的遼人身份,賀真縱使心中恨意沸騰,也不得不暫且退兵,遣使同保安軍商榷換俘虜之意。

若受俘者為夏人,他大可似狄青那般大喝一聲‘項男兒絕無貪生怕死之輩’,繼續朝前進。

然而遼夏雖為盟友,卻各懷鬼胎,由蕭宗餘所統領的部曲,更不乏契丹貴族之後,輕易得罪不得。

若狄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這些‘貴’兵殺了個乾淨,反倒成全了他殺人滅口的心思,他問罪時,也可把仇恨轉嫁到宋人頭上。

不料狄青慧眼如炬,一眼道出真相,倒讓他不得不看在蕭宗餘與遼廷的情面上,需設法將人救下了。

好在賀真通過派人清點後,發現除卻今被當做撞令郎驅使的那百餘人外,養於夏軍軍營中為奴為婢的宋人,仍有十餘人,再添些錢糧,便可作為同宋軍相商的條件。

夏軍秘議時,宋軍主營中的狄青則抓緊時間、在榻上閉目養神,還有一搭沒一搭地應著張亢的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