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大局面前,李元昊自然忍得了一時之辱,大不了待到雄起之,再加倍奉還。
令他真正騎虎難下的,是契丹國主明確表現出來的斷絕援助的威脅——在註定看不到回報的情況下,耶律隆緒可不打算再將大筆的軍資砸在這位不靠譜的女婿頭上,要由他自生自滅了。
當然,李元昊更為清楚的是,一旦兩家徹徹底底地撕破臉,以耶律隆緒的作風,可絕不會真像漂亮的面子話裡說的那般由他‘自生自滅’,而多半會率先出兵,搶在大宋和吐蕃之前,先下手為強地將他噬殆盡。
在兩頭迫下,李元昊果斷作出了改換目標的決議:他留下三萬兵馬、大批帳篷和最重視的副將,親自帶著剩下的兵士長途跋涉,就要突襲自原知州陸辭被臨時調走後、顯得毫無防備的秦州。
李元昊的真實意圖,自然不是在缺乏攻城器械的情況下,再去重新啃另外一塊硬骨頭:撇開好戰的宋太宗不提,接下來的兩位宋廷之主,都顯得優柔寡斷、軟弱可欺。
在他們氣勢洶洶殺到跟前的情況下,秦州兵決計會選擇閉鎖城門,以守應戰,而非正面擊。
李元昊所料不差——在他們如鬼魅般忽然衝到跟前時,只提前一得到消息的那位權知秦州的滕宗諒,唯一做的只是匆匆召回城外勞作的所有農人,再將重重加固的城門緊閉起來,把士兵都拍到各個堡寨上,以弓弩相對。
蠢貨。
李元昊於心底嗤笑道:有吐蕃贊普這塊唾手可得的大肥在前,他對捨近求遠地攻下秦州城,目前可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所圖的,可是留在城外,來不及隨農人一同撤走的大批大批的麥!
雖說直奔青唐城的途中,他也順利攻下數個吐蕃城池,且遠遠不及攻下貓牛城時的艱辛。
但伴隨這份輕鬆而來的,則是在派人謹慎查看所收繳的城中儲糧時,驚怒地發現心狠手黑的唃廝囉,竟是把九成都預先替換成了毒麥。
哪怕花費大量時間力,篩選出未被投毒的剩下一成,也完全不足應付大軍所需。
為了不受急功近利的遼主威脅,也是有心給建下那座該死的城池、讓他如鯁在喉的秦州城一個教訓,他方才初次下策,急襲秦州,掠走還在地裡的秋糧,再在不敢出戰的宋人眼皮底下揚長而去。
信不過那些吐蕃城裡糧倉的糧食,這親自從地裡收割上來的新麥,總歸是可信的。
懷抱著這一想法的李元昊,洋洋得意地滿載而歸,一路可謂暢通無阻。
那群窩囊廢一般的大宋守軍,只敢遠遠目送他們離去,無一膽敢追上來。
講述到這時,說得口乾舌燥的寇準便眼神複雜地看了眼正凝神沉思的陸辭,發自肺腑地嘆道:“真不知該誇你深謀遠慮,還是陰險狡詐了。”西夏會先與吐蕃
鋒,是誰也沒想到的;剛
來新贊普、理應動盪不堪的吐蕃會如此強悍,直將李元昊拖得苦不堪言,也是誰都沒想到的;李元昊在契丹國主的
迫下,不得不自行領兵掠取糧草,還剛巧就盯上了知州不在的秦州,更是誰都不可能預料到的結果。
偏偏在這一重重巧合下,愣是讓李元昊信心滿滿地主動踩上了陸辭早早佈下的圈套,也就此栽了個頭破血。
——毫無懷疑地吃了滿肚子野草,痛苦地拉了一宿肚子的西夏軍,被唃廝囉親自帶領的吐蕃軍、以及埋伏在李元昊佈下的退路上的宋軍打了個完美的兩側夾擊。
十數萬西夏軍生生打得只剩半數的六萬,全潰逃回項去了。
陸辭眨了眨眼,同樣發自肺腑地回道:“我亦覺不可思議。”在他原先的猜想中,李元昊會先向秦州下手,佈下這一局,與其說是真心實意要坑李元昊一把,倒不如是為了確保農民的安全,仗著糧草充裕,預先實施堅壁清野的策略。
當早些時候得知西夏兵直奔吐蕃去時,他還當那手打算就此白費,還費了再種一季農作物的時機,
到些許可惜呢。
在寇明顯不信的注視中,陸辭想了想,誠懇回道:“是緣分啊。”——緣,妙不可言。
第三百一十二章饒是寇準久經風,也被陸辭這通厚顏無恥的瞎掰給震得無言以對,半晌才啼笑皆非道:“攄羽這番說辭,李元昊怕是不敢苟同吧!”陸辭微微一笑:“那可由不得他了。”
“總而言之,曹將軍同吐蕃贊普聯手的這一仗,打得既漂亮,又痛快,立功甚偉。”寇準美滋滋道:“若不出別的岔子,李元昊這混賬玩意兒經此一遭,總該知道天高地厚,怕是難翻起什麼風了。”陸辭搖了搖頭,並不似寇準般樂觀:“那可未必。”李元昊才多大歲數?
只要給他息功夫,捲土重來未可知。
陸辭忽想起什麼,不由道:“若李元昊送來降表,還得靠相公看好,穩住朝堂,莫讓官家聽信一些別有用心的讒言,太早應了才是。”寇準微愣:“這是何故?”陸辭無奈道:“相公莫要裝傻了,難道你也忘了,項人不僅厚顏無恥,且狡詐反覆,他們的老祖宗,不正是靠假降起得家麼?”深諳大國傲慢心理的李繼遷,便是詐降的一把好手:只要能奪得勝利或旁的好處,繼承了他血脈的李元昊,肯定不介意捨棄一點臉皮。
別說李元昊初次投降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