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副將還是一副憂心忡忡,不甚信服的模樣,蘇奴兒到底不願太掃興了,好聲好氣道:“不過一邊陲小城,人動得本就厲害,許是碰著最少的時候了。”就算真有什麼陰謀詭計,這城讓佔下來了,新收上來的糧草也全給奉送了……既都送到了他們嘴裡,哪怕那計策翻了天去,只要小心應對,就絕對沒有再吐出去的可能。

更何況最多再過個兩三,國主所領的中軍就要到了,那吐蕃贊普,難道還能動什麼手腳不成?

蘇奴兒如此想著,在命連趕路,其實早已疲憊不堪,只靠這順暢得厲害的大勝多出一口神氣的將士們休息時,不忘佈置下一千人輪番值守。

作為簡單的慶宴,他知曉國主在酬勞有功士兵這方面一向大方,便自作了一回主張,動用了這批剛從吐蕃糧倉裡收繳來的新糧,總算可以安心讓兵士們敞開肚皮,吃了一頓熱騰騰的飽飯。

——只是自忖萬無一失的蘇奴兒,直到闔眼的那一刻都沒想到,這也會是他這輩子帶著將士們吃的最後一頓熱飯。

後,當一身風塵僕僕的李元昊帶著沉甸甸的輜重,以最快速度趕至貓牛城時,所面對的,並不是想象中接他們的項先鋒,而是一道道寒光閃爍的箭矢。

得虧他生謹慎,不見城頭升起悉的旗幟,不讓大部隊上前,只派了數十人去一探究竟。

當那數十人猶豫著靠近了寂靜的牆頭,還來不及揚聲詢問,就已被突然下的箭矢給變成了馬蜂窩時,李元昊瞳孔緊縮,即刻大聲讓兵士們再往後退上十數丈了。

“見鬼,”被那突然出猙獰面孔的貓牛城給結實地嚇了一跳,副將李壇顧不上國主就在身邊,直接心疼地破口大罵起來了:“蘇奴兒輕騎簡從,最愛吹噓叫嚷他那行軍速度,難道不該早就到了?怎這城壁還安然無恙,他卻不見半點蹤影?!”剛才叫國主派出去,被那箭矢得面目全非的,可盡是他看好的人啊!

李壇簡直心疼壞了。

李元昊死死地擰緊了眉頭,眸光陰鷙,不發一詞。

跟斷定蹤影全無的蘇奴兒肯定是腦子叫驢踢了、才會帶著大軍了路的其他人不同,李元昊並不認為他頗為看重的蘇奴兒,會犯這般愚蠢的錯誤。

心念電轉間,他的目光在城外一片茂密的林木上連一陣,雖看不出什麼端倪,那股不好的預卻由隱隱約約,變得越發濃重起來。

但蘇奴兒所領的三萬士兵,雖以輕騎為主,卻各個是驍勇善戰的好兒郎。

別說是對付理應毫無防範的貓牛城了,哪怕是面對嚴陣以待的一座吐蕃城池,也頂多是傷筋動骨,卻斷無可能在短短兩三內,就被得乾乾淨淨,連點骨頭都沒留下。

前鋒徹底不見蹤影,貓牛城安然屹立,他的兵士,各個風霜滿面,筋疲力盡……

李元昊當機立斷地改了起初想要發起猛攻的念頭,命令道:“就地紮營,探聽清楚情況再說。”第二百九十二章李元昊謹慎地等了一晚,容大軍休整齊頓後,便不再耽擱,於翌一早,對貓牛城發起了猛攻。

跟只以輕騎兵為主的蘇奴兒不同,他所率領的中軍不僅人數最多,糧草輜重、工程器械等也一應俱全。

且因知曉國主就在身後,會將他們一舉一動盡納入眼中,西夏兵士更是鉚足了勁地表現,未有絲毫墮怠。

一方士氣如虹,一方坐困城中,看似優勢明顯,但令所有西夏人納悶的是,一晃眼一個月功夫過去了,他們筋疲力盡,這座看似尋常的貓牛城,仍舊屹立如初。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元昊想不明白,這堵一個月打下來、已是滿目瘡痍的城牆,究竟是怎麼牢固到這種地步,至今還頑強支撐著的。

更讓他到匪夷所思的,還是被困於城中的這些吐蕃人。

看似人數不多,每上城頭箭、妨礙他們大部隊靠近的,加起來也不過數千人。

但這些守兵卻似不知疲倦一般,一天到晚都在城頭值守,不見離開半步:李元昊曾親自帶人,試著半夜發起突襲,卻被一直安靜等在牆頭的箭群傷右臂,不得不鎩羽而歸。

一個月下來,哪怕是鐵打的軀體,也該吃不消了。

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李元昊想不明白,眼看著時間是一天天地過去,戰死的項兵越來越多,城牆始終一副要倒未倒的模樣,他實在是不耐煩了。

並非是不能繞開這座城池,直奔前王城宗哥城去,但李元昊卻是無論如何也不願這般做的。

——僅僅是吐蕃一座不起眼的邊陲小城,由他西夏兀卒御駕親征,竟還連戰一個月不破!

一旦傳了出去,簡直要讓他顏面盡失,項士氣得到重創,也定然會使下了血本的契丹國主不滿。

更何況,若是令他一度信心滿滿的這些攻城器械,連糙的吐蕃城牆都攻克不下的話,又如何去對付更為良結實的大宋城池?

且隨著時間推移,蘇奴兒和那三萬騎兵仍然蹤影全無這點,也成了讓多少知曉一些情況的其他吐蕃將領心中陰雲。

蘇奴兒雖好大喜功,子難免招人嫌惡,可到底是為國主鞍前馬後多年,領兵打仗方面的一把好手。

許久不曾有半點音信,多半不是他們原先猜想的路,而是全軍覆沒,連個能通風報信的都沒能逃出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