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臂,挽弓。
這是他太學時的模樣。常歌品著這幅畫卷,心中思索:祝政緣何會記得?還繪成了畫卷?
他陡然明瞭,驀然回首。
想見他。
想見他、想問他。
以及……想吻他。
這個念頭在常歌心中剛剛泛起,就燒紅了他的耳。常歌不敢再待在這間書齋之中,推門便走了出去。
門外換了一位侍童,約莫十六七歲的年紀,模樣倒是生得清秀沉靜。他得體地行了一禮,說道:“吾乃景雲。請常將軍用膳。”*景雲帶著他至偏殿用了膳,圓桌上擺著一溜飯食,家常、卻盡是他愛吃的。
常歌久未見到祝政,問道:“你家先生呢?”景雲答道:“先生有事,讓將軍先吃。”常歌問:“他可吃了?”景雲答道:“先生怕將軍憂心,已先用過了。”常歌聽著這回答,頗有些悶悶不樂。要常歌自己跑去看畫,自己卻先跑去用膳了。
不過,須臾時候,常歌已將這點煩悶拋之腦後。他幾未曾好好吃過,這頓合他胃口的飯食倒是吃的有滋有味,回味悠長。
飯畢,景雲像是極懂他的心思一般,又引著常歌去沐浴。
歸心舊居沐浴之處,居然是一汪假山溫泉。常歌泡進去的時候,深上當。祝政在荊州究竟過得什麼神仙
子,還在他面前裝可憐。
益州軍營之中沐浴極冷,全然是湊合著洗,和他這般仰頭勁松低頭暖泉的恣意生活,全然不同。想來,這三年,他才是過的可憐的那個。
浴畢,常歌草草更了衣。
他本以為,會著的是祝政的舊衣,做好了有些偏大的準備,誰料這紅衫上身竟不大不小,恰巧合身,就像是特意為他備著的一般。
常歌籠了外袍,繫好了間束帶,著了配套的革帶,這才邁出暖泉。
暖泉愜意,他開心地泡了許久,出來之時已是夜籠罩時分。
門外等候之人又換了一位看著面目淡漠的侍童,他行了一禮,喚道:“先生請常將軍至內室。”*跟著這位叫做博衍的頗有書卷氣的侍童,又是一番七拐八拐。常歌陡然發現,似乎回到了之前來到的書齋竹林前。
“這不是先生的書齋麼?”常歌問道。
博衍回首行禮,解釋道:“是。但先生不在此處,還請將軍繞過竹林,往湖心小築面見先生。”言畢,他指了方向,居然停了腳步,不再引著常歌行走。
“又是自己去?”常歌問道。
博衍點頭認同。
來歸心舊居的首,祝政神龍見首不見尾,一群小侍童引著常歌團團轉,直鬧得他頗有些情緒。
常歌順著博衍所指的方向,怒氣衝衝地走過去。
他倒要看看,祝政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
夜暮低垂,天際掛著些寧靜的沉星。
曲徑通幽,竹林至湖邊,戛然而止,只留一曲廊直通湖心。
廊上沿途點著蓮燈,一路燈火被江風吹得爍動不已。廊下掛著一溜青銅風鈴,送來陣陣泠泠之音。
有游魚沿著曲廊溯回,攪動得江面一片斑駁的光。
常歌踏上了這片闌珊千燈的始端。
他想到了幼時長安城的祈福長燭,沿著中軸大街擺成一溜,一眾虔誠信眾沿途叩拜。祝政帶著他站在城門樓上,望著這一片闌珊的燈火。
“這是在還願。”當時,祝政向他耐心解釋道。
那時,他耳邊響起的是簷下的驚鳥鈴,一如現下的青銅風鈴之音。
常歌的指尖低低地掠過一排排柔美的蓮燈。他發現,蓮燈之中俱是紅燭。
他一步步走,想再多看幾眼江上斑斕燈火、廊側躍動蓮燈。這片江上美景讓他的心情繾綣又寧靜。就連湖水被游魚攪動的水波聲,在常歌耳中都顯得溫潤柔和。
這路不長,他很快望到了盡頭。曲廊末端站著一人,一襲紅衣。
那是他的情郎。
祝政背身站在曲廊盡頭,像是祈福通路的終端。
常歌帶著滿身的蓮燈燭光,伴著泠泠的青銅聲響,一步一步走近了自己的情郎。
祝政聆著腳步聲,回頭望到他靈俊颯的將軍,輕柔漾開一個笑容。
他真美。常歌心想道。真美。美到全身都像發著輝光。人如美玉,世上無雙。
祝政青絲半束,連冠飾都換了紅。蓮燈在他冷玉面龐上打上柔和的暖光,將目中泣訴的哀愁沖淡了些許。
祝政輕牽了常歌的手,望著這個帶著一身躍動暖光而來的人,喚道:“常歌。”他的眸中有常歌。眸中之人,滿是喜樂,又帶著些羞。
常歌望著他眸中的自己,歪頭喚道:“祝郎。”他望著祝政動人的面龐,復而輕聲問道:“祝郎今如此,是有喜事?”祝政點頭,柔聲道:“有。”
“你跟我來。”祝政牽了他的手,輕輕推了門。
*此處確為主人起居之所。推門之後,左側書案憑窗臨湖,右側乃四柱雕花。常歌注意到,
榻帷幔盡數換了紅
。他似乎,隱約猜出了祝政的心思。
“常歌。”祝政在身後溫柔喚他。常歌回頭,只見祝政手中拿著一錦盒[2]。
“這是什麼?”常歌問。
祝政含笑望著他,並不回答。常歌緩緩掀了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