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蘇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年節期間到了蘇州,住在水鄉同裡鎮上“三橋”邊上的一戶人家裡,每天早上乘小巴到蘇州市內遊覽,晚上再乘小巴回到同裡。

同裡的景比起上海市郊的周莊一點都不遜,而且少了許多的商業氣氛,基本上還保持著江南水鄉小鎮的純樸原貌。在同裡品嚐了當地的名菜“小白魚炒雞蛋”和“蓴菜湯”記得頭一次喝到蓴菜湯是在北大“未名湖”畔校園餐廳裡,稀哩咣湯的一盆,裡面的蓴菜葉都能數清個數。同裡的蓴菜湯很稠的一瓷盆,蓴菜的形狀像泡開了的茶葉一樣,只是吃起來口滑溜溜的。

我和女兒在蘇州市內玩了三天。嘿嘿,在蘇州玩兒有個最實用的通工具――自行車。蘇州火車站跟前的小衚衕裡就有出租自行車的地方,租一輛車每天5元。

第一天,我和女兒騎著自行車先參觀遊覽著名的園林。拙政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庭院裡盛開的梅花,有紅的、粉的、黃的、白的等顏,還有擺放在天地裡十個青花瓷的大魚缸,每個魚缸裡都有幾尾歡快遊動的胖金魚。出了拙政園,在門口的工藝品商店,買了一大摞子當地的土特產蘇繡手帕,帶回家後分送給了親戚朋友。

在獅子林假山群中玩捉藏,開始不知道竅門,轉了半天還走不出來。後來,別人告訴我們,只要順同一個方向,保持一直往右拐或往左拐,就很容易走出謎了。

第二天,我們在蘇州著名的步行商業街觀前街上逛了大半天。街上有小攤,將甘蔗的皮削去,用一種專用機器鮮軋甘蔗汁,兩元錢一杯,喝了真是甘甜可口,解乏頂餓。中午,我和女兒美美地大吃了一頓了蘇州的傳統小吃。至今,女兒一想起綠楊餛飩和爆鱔面,就會吧噠著嘴說沒吃夠。不過嘛,南方的小籠包子餡的味道有點甜兮兮的,不像東北包子餡那樣鹹。

蘇東坡曾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所以,第三天,我和女兒便騎著自行車去了虎丘。挨排兒看了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虎丘最神秘、最引人的古蹟是劍池。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站在劍池邊上往池底看去,真正體會到“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從虎丘返回市裡的路上,我們拐到留園。留園裡有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在同裡住的三天裡,每天的清晨我和女兒都要走一遍“三橋”按照當地人的指點,口中唸唸有詞:“太平吉利長慶”然後沿著河邊曲折的青石路,穿過屋廊,與河邊停泊的船家聊天,瞭解他們的水上生活。晚上,暮降臨後,站在民居二樓的窗前,推開雕花的木窗,看著“三橋”周圍家家戶戶門前那盞盞散著幽幽亮光的紅燈籠,受著“水從窗前過,頭枕河而眠”的江南水鄉生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