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說女兒是媽的貼心小棉襖。這一點,我還是依足的,女兒就愛回家,得空兒就往家溜,每次回來都說饞我做的菜了。我架不住女兒的三句好話,自然樂顛顛的跑出去採購,回來下廚,忙活一大氣兒,變戲法似的
出一桌子好吃的。女兒上桌,風捲殘雲般甩開腮幫子大吃,直到撐得彎不下
為止。我看著女兒吃得香,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女兒願意陪我嘮嗑,孃兒倆天南海北地扯。嘮的內容囊括了生活的各個層面,工作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快樂與苦悶,說得最多的當然還是各自在情方面的經歷和
想。雖說女兒年齡不大,在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上,我
覺她竟然比我還成
,比我更有主見。孃兒倆活像一對忘年
的老朋友,嘿嘿,有時候我會忽然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了。
我總結,我和女兒能保持這種輕鬆愉快的關係,應該是源於從小我對她採取的“平等相處”
“順其自然”
“讚賞鼓勵”的教育方式吧。
這週末,女兒又回來了。週六的上午,催促女兒趕緊的收拾停當。親親熱熱地和女兒挽著胳膊一起搭公車,回我的孃家去了。
我的老爸老媽早就等得心焦了,看見外孫女來了,老兩口兒樂得合不上嘴,噓寒問暖,末了,自然也少不了要講一長篇子大道理。女兒“嗯,嗯“地答應著,從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神。嘿嘿,百孝順為先,這一點,女兒
像我的。我從小就沒和父母頂過嘴,儘管他們對我採取的是家長意志,包辦代替的教育方式。
這一天,老媽的心情超好,非要招呼我們一起打牌,難得老爸老媽高興,有這雅興,我和女兒趕緊盤腿上,陪老兩口玩起了抓紅k。畢竟是年歲大了,幾把下來,老爸老媽就開始犯糊塗了,自己到底是輸了還是贏了都搞不清楚了。老媽本來當了“娘娘”還要問:“這把抓了誰呀?”老爸手裡本來沒有a,還痛心疾首的說:“這把我要是用a管上,就不會輸了!”
…
我一一糾正他們的錯誤,老兩口反過神來,相視一下,便哈哈大笑起來。這麼多年了,很少能看見老爸老媽這樣開懷的大笑。唉,老人也很容易滿足的,只要兒女多陪他們一會兒,他們就能高興的像孩子一樣。
黃昏了,我提議由我來做東,請老爸老媽到飯店一頓大餐,讓常年做飯的老爸也輕鬆一回。
用過餐,從飯店出來,女兒非讓我陪她到商場逛逛,正好飯店門口有公車站。老爸老媽說他們自己步行回家了,反覆叮囑我和女兒早點逛完,早點回自己的家。老媽挎著老爸的胳膊往家走了,我目送著老爸老媽蹣跚的背影,看著他們花白的頭髮被風吹的飄起來,忽然意識到,爸媽都已是古稀之人了,已經不再是藏在我記憶中的壯年了。現在他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照顧我,而是更需要我對他們多些關懷了。真應該時常回家看看他們,儘可能的多陪陪他們了。不知不覺間,眼睛漸漸的模糊起來,就這樣朦朦朧朧的,一直望著他們相扶相攜的拐過了街角。
“媽,車來了”女兒的一聲輕喚,把我的思緒和目光拉了回來,我牽住女兒的手,一起登上了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