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苗姑娘也是碧園的一員,咱們這一切不是為了某一人,而是碧園!要做出口碑、上檔次,這些都是必要的,然後那些有錢有勢的客人才會看得上咱們這地方,成為常客……”張寧點頭滿口答應道:“既然如此,這事我理當出面。等蘇公子來揚州了,你言語一聲,我過去拜會拜會,他應該會見的。到時候把恆用的請帖往他手上一送,礙於面子他也不好拒絕。”

“哎呀呀,先生來揚州上任,真乃我等之福也。”謝雋起身拜了一拜。

“不必了,坐坐,坐下說話。”張寧忙伸手往下做一個按的動作,淡定地說道,“碧園經營得好,也是一件功勞,想咱們手下百十號人,如果有一天都不用問胡公要經費了,完全能自給自足,又能為朝廷辦事,豈不兩善?”謝雋道:“先生說得是。”不過張寧心道要把利益完全拿出來充公怕不太可能,不然謝雋哪有那麼高的熱情和積極?他不說虧損已經不錯了。……這邊應酬完回到住處,張寧便立刻打開紅包,只見銀票二百兩,這份“尋常禮節”當真不少,大約相當於十萬塊有餘。張寧現在當著七品官年俸四十五兩,收一份“尋常禮金”就相當於四年半的俸祿。吃人口軟拿人手短啊,張寧一面將銀票放進口袋將紅包成一團扔掉,一面暗自嘆了一句。這錢拿了,只要在其它問題上沒做錯基本不用擔心被查收受賄賂的,但總是不太乾淨。

第四十八章銅山探客做好了呈報的文章,張寧囑咐詹燭離親自送往南京,然後才準備啟程獨行去桃花山莊。去年臘月地方官府受上級衙門命令已經把桃花山莊及其名下的地產全部查抄充公,地點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就位於揚州府境內屬縣儀真縣的銅山。

銅山不產銅,至於為什麼,有詩為證:“吳王當年不盡忠,因山鼓鑄無窮,天知瘠土民思善,從此銅山不產銅。”正是料峭寒之時,出門幾天連換洗衣服都不用帶,張寧隨身帶了些錢物就牽馬出城,很普通的一人一馬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要說招人多看兩眼,也只是那一副比尋常人好的皮囊。從北城河乘船出城,清晨就遇到一些踏的人家,偶有那懷小娘子假裝看風景要往張寧這船上瞧。

坐船過保揚湖,湖北岸就上陸路大道,一條道直通儀真縣縣城,騎馬不用太急,下午也能到銅山。

他沒有進縣城,更加不會去驛站、縣衙這些地方,到了縣城附近還有二十里左右的路,大白天的完全不會找不到,銅山在儀真縣算是名山,隨便問個人也知道去處。

二月風似剪刀,萬物漸生機,一到銅山才發現路上有不少遊人,只是張寧沒什麼觀光旅遊的心情。一問才知,這些遊人多半都不是為了遊覽雅興,原來傳言銅山山頂的天池泉水是神水,能治百病,所以遠近來了許多人取水治病來的……他不嘆時代侷限人們愚昧,幾百年後的後世這種事依舊屢見不鮮,人在哪個時代都是渺小而脆弱的。

這幫人只圖神水,又不是本地人,要問什麼桃花山莊是一問三不知。張寧費了幾番周折,旁晚時分才尋到了地兒。

路口上立著一道山門,上面的木匾上三個已經褪漆的字:桃花山莊。從這裡過去應該是了。張寧左右看了看,除了一個牽牛的老農遠遠地從小道上走來,再不見有人跡。他便牽著馬站了一會兒,等那老農走近便問:“老人家,請問這桃花山莊裡還住著人麼?”不料真就問對人了,老農張口就說:“前陣子官差把這兒封了,地裡的租子也不地主,今年官府來人收。這莊子也換了主,儀真城裡的何老爺買了,可人不住在這,老爺們住城裡,估摸著有兩個看家的家僕罷。”張寧拜了拜道謝,便牽馬進山門,繼續往山上走。然後看見了一座莊子修建在山間,遠遠看去莊子後面還有一道小瀑布,空氣清新,鳥聲悠揚,宛若世外桃源;再看那建築青瓦灰牆,房屋修得很結實端正,用料不少,毫無隱士那種蓬門未掃的景象,卻隱隱有種富貴之象,畢竟在山裡修這麼好的房子的人有點吃飽撐著之嫌。

敲門之後,果然有人,一個穿著布裙釵的小丫頭瞪著眼睛打量著張寧問道:“客人貴姓?”張寧道:“姓張。”小丫頭點點頭,又問:“你來做什麼啊?”張寧愣了愣,只好耐心道:“我是揚州城來的遊客,因天已晚,正巧見此處有個莊子,想來借宿,敢問你家主人,可是方便?”不料小丫頭卻說:“進山遊覽,是走另外一條路,你怎麼能走到這裡來?”張寧正想如何回答,卻聽得一個聲音道:“別為難他了,他是我的客,請進來罷。”抬頭看時,只見院子裡的一層石階上站著一個穿布裙的女子,面上蒙了一層紗巾。看著似曾相識,聲音也好像哪裡聽過一樣,一回想好像正是那晚見過的桃花仙子!雖然只見過一面,但張寧隱隱還有印象。

這桃花山莊已被定為亂黨的窩點,查封了。然後又被他們明目張膽地買回來?而且桃花仙子竟然還在這地方,張寧不得不佩服她的膽量,不要命來的!雖說有話叫“燈下黑”,但留在官府觸手可及的地方,被抓是太容易了;大約桃花仙子並非這夥人的頭領,帶頭的應該是彭天恆,那傢伙應該不會冒險在這裡。

張寧見狀就留下那開門的小丫頭,徑直走了進去,裡面靜悄悄的好像沒什麼人。

“不想一來就見著仙子真身了。”張寧抱拳道。

“我只在這裡住三兩,平安先生要是還不來,要找我就會更多周折了。”桃花仙子嘆了一聲,“好好的一個地方被封,真是捨不得,你瞧這兒的風景多好。”這莊子因修在山,很有高低層次。張寧跟著上了第一層石階,上面又是一處不大的平地,中間有一泊水,種滿了荷藕。這可比園林裡的山水要賞心悅目,最起碼水是活水,山上的泉水下來注入湖泊中,湖水又沿著莊子裡的小溪往下淌。湖泊周圍錯落修建的房屋更是人工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水非常清澈,正道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張寧微微有些好奇道:“風景是不錯,只是有一點,這個莊子明明叫桃花山莊,為何不見一顆桃樹,卻是滿院子的荷藕?”

“本來是種的桃樹。”桃花仙子笑道,“後來修莊子的時候,正好引泉水挖了幾處湖泊,就把桃樹拔了,種了荷花。名字卻沒改,還叫桃花山莊。”

“原來如此。”張寧本沒有看風景的心思,可風景太清麗,“要是再過三兩月來,就能看到滿院子荷花飄香了,現在也不錯,綠意盎然叫人賞心悅目。”桃花仙子道:“如此美景,平安先生不再作首詩?”張寧眉頭微微一皺:就是上次你老子寫詩,現在平白出那麼多麻煩來。

桃花仙子觀其神,笑道:“你可是滿腹詩書,今天要是連一首詩都捨不得,那也行,你就在前院歇一晚,明一早請回吧,咱們什麼也別談了。”這娘們嬉皮笑臉的,談判倒是很有一手,開場就一個玩笑,卻因此掌握主動權、好像這事兒是張寧來求她一樣。實際上未必是誰求誰,完全可以成為互利合作的局面嘛。

別人笑嘻嘻的,他又不想和桃花仙子拉下臉,便看了她兩眼琢磨怎麼化解。她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