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後他們的發展會很快,會爆發工業革命,完全主宰這個天下,他們會瘋狂地得到補償。這也沒什麼,既然別人可以取咱們的東西得到進步,我們有何不可?此中關鍵便是以後不能與大格局脫離,只要與西方有著聯繫,以後情況再壞至少可以跟緊他人的腳步……”姚姬默默地聽著,只是問道:“這是你從幾百年後得到的見識?幾百年後天下會是什麼樣子?”張寧笑道:“一言難盡,總之改變非常大。從現在看六百年前,晚唐時期與當今世俗,也許在衣帽習俗人文道德方面區別並不大;但再過六百年,我們這些秩序賴以存在的常綱基礎都會不復存在了,幾千年的秩序全然改變,周禮衣冠也蕩然無存……便是拜西方的急速發展所賜,讓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不改變。”姚姬對他的話不置可否,但張寧相信她一定是能理解大概的,因為母子倆的這種談已經不止一兩次了。張寧在這裡想和人說說心裡話,也就只有姚姬,別人是本無法理解的。

在這個時代,除了談論吃飯沒有母豬生了幾個仔這樣的話題,一旦涉及大道理的層面,言必以古之聖賢作為論據,若是出自四書五經等典籍的道理那便更加妥當了,這樣才會是真理。你和人談工業革命、談文明進程,引用哪個聖賢的話去,不是扯淡麼?

張寧道:“我不否認于謙是個了不起的人,但他堅持的信念,也許把時間拉長、意義也就那樣了,不見得有多偉大。”

“畢竟還年輕哩,你真是太計較高低輸贏了。”姚姬輕笑道,“好吧,我並非偏心,至少在我眼裡,你比于謙強多了。”張寧同樣不置可否,說道:“我也並非一開始就想起兵殺個血成河,當初入朝為官,本來就是想在海貿上有所作為的,奏疏我都寫了一份。我覺得鄭和的西洋艦隊應該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就此讓它湮滅了。”

“你是說下西洋?傳言可是‘燕王’為了找建文君下落乾的事,燕王怕建文君逃到海上去了。”姚姬道。

張寧道:“我倒不覺得全然是這個緣由。燕王是通過武力奪得天下,他需要四處樹立威信證明自己強大,西洋艦隊威加四海,在各地耀武揚威讓別國來朝,是一種不錯的手段……但是到了洪熙宣德後,帝位傳承下來已經比較穩固了,朝廷沒有多少必要再耗費錢糧維持這樣的活動。您也想得到,仁宗後大明已停止了北方的進攻戰略、轉入防禦,南方趾撤軍也是勢在必行;當然下西洋這種事也會停止,這幾乎是必然的。

按照歷朝歷代的規則,到了現在,只要戰爭一停息,天下大勢就該轉入‘休養生息’的階段,那些好大喜功的事都要逐漸消退,若不是燕王事先修好了北京紫城,今後要動土木修築宮殿也是十分困難的。所以鄭和艦隊這次貌似海上擴張的機遇,無果而終並非偶然、幾乎沒什麼懸念,除非有人決心幹涉併為之付出極大努力。”姚姬聽罷好言勸道:“你還有許多事要做,所以不要像上次那樣頹喪了,我會幫助你的,我相信平安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張寧注視著她的臉:“如果母妃希望我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我便一定要設法變成那樣的人。您如同來自天上一般的仙子,若我自覺是凡夫俗子,恐怕與你親近之時會自慚形穢。”

“我哪有你說得那般好……”姚姬難得地笑靨如花。

張寧沉片刻後又道:“我明天一早去官署,就把官軍的方略和參議部的幾個人說道說道,讓大夥想想辦法,或許有法子應付過去的。”姚姬點頭道:“如此甚好。”

“還有一件事,現在諸事要緊本不是時候,不過想起來了就先和您提一句。”張寧道,“我覺得辟教應該到轉變的時候了。”姚姬聽罷眉頭微微一皺,面不解之

張寧忙道:“我並非有讓您放棄辟教的意思,只是應該把那些人的名頭和組織方式換一下,不能再以神神鬼鬼的東西出現。咱們起事的前期為了儘快拉攏一批人,開宗立教是捷徑,可一旦有所發展之後,這東西對名聲不好,無論是士人還是大多數官民百姓都會覺得咱們名不正言不順是歪門道,難得人心。”姚姬沉道:“你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等時機好了,我慢慢與總壇的護教和分壇壇主們商量一下再說罷。”張寧告辭,回到家時天早就黑盡了。果然週二娘發現他的臉上的紅腫未全消,疑心一起,又說在他身上聞到了一股子女人的氣味。張寧在衣服上猛嗅了幾口,強辯說沒有,至於臉上的紅腫,是在母妃那裡出言不遜被她給打了;姚姬只好在不知情下為他做了擋箭牌。

他又說今天太累了,洗了個腳穿著褻衣便倒頭就睡。

第三百章傷心斷腸處某一瞬間董氏真想過死,因為在她的想法裡唯有死才是正確的,這種發自內心的念頭是很需要勇氣的。但當她終於想通了打算生活下去時,才受到人要活著比一死了之更需要堅強。

她打了張寧一巴掌之後就只能算了,但剩下的就必須自己去面對。董氏清醒地明白,於家才是她唯一的歸宿。在京師還有她親生的兒子,不為自己作想也得為于冕的名聲作想;而且夫君在士林也是有些名頭的人物,她的事萬一捅破了實難生存……比女都要艱難,風塵女子雖然被人輕視、而且也有出名的,卻能被人們容忍;但世上誰能容忍一個士人的子傷風敗俗?

董氏終於下定了決心去面對夫君,至少要先見一面再說。得到允許後,她很容易便見到于謙。

于謙已經多在那小小的院子裡無所事事了,頭幾天的淡然消散了不少,他在細微的舉止上暴出了內心的焦躁。他見到了董氏並沒有什麼驚喜的表情,實際上他要是真想女人,已經被看管的頭目告知在院子裡服侍他的兩個小娘可以隨便上,張寧在生活上確實沒有虧待他的意思。

他看到董氏一臉悽悽地從廊道上走過來,身邊也沒跟著別人,當下便問:“夫人沒回常德去,是否向張平安提及過此事了?”董氏微微屈膝,點頭道:“說了,但是他沒同意,要過一陣再說。”于謙的臉一變,頓時說道:“他拿我沒法,肯定是想從你身上打主意,你……已經幾天了,你沒向他招供罷?我記得在家和養德談論公事時,幾次你都聽到了的!”董氏聽到這裡心裡一緊,該來的總要來。她情知此時沒法欺騙夫君,只要他還能活著,遲早會知道張寧瞭解到那些公事了。董氏便低著頭咬了一下嘴,正待要鼓起勇氣承認。

于謙瞧著她的樣子,好似已經意識到了什麼,握緊拳頭冷冷喝道:“你全都待了!”董氏說不出話來,看著地面點點頭。

在她心裡還有更嚴重的,不僅招供了還失了清白。她心裡已經準備著等於謙問:你為什麼要招供?她打算說被危險酷刑拷打……至於那事,她打死也不願意承認了。

她十分恐慌,打十幾歲出嫁到於家,夫君一直就是天,她幾乎都沒騙過於謙,特別是較大的事更是從未有過;這次將要當面說謊,那是十分畏懼的。

不料于謙長嘆一聲,本不問下去了,好似並不關心。

這時董氏有種難以言狀的受,既害怕撒謊,可是到了不用說的時候、又到十分失落。她用從未有過的勇氣抬起頭來直視夫君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