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有摻假。

小妹也終於出聲,她哽咽道:“小丫呢,她也被殺死了麼?”張寧心想她說的應該是小侄女,這個時代的女孩一般沒有名字,在家裡隨便叫個小名了事。他便愣愣道:“據說都死了,我也沒親眼看見。”

“怎麼……死的?”小妹的語調更加悲傷了。

張寧的臉微微搐,說道:“凌遲處死。”他也不知自己出於什麼心態,也許應該騙她好讓她好受一點,不過他一時間想著這事是沒法瞞太久,索讓她一次傷心夠算了。

過了許久,小妹才哭道:“既然話都說完了,你還在這裡幹什麼?”張寧轉頭看向方泠,做個了手勢,意思讓她陪著,然後就轉身走了出來。走出房門,外頭下涼的空氣讓他頭腦一冷,恍惚中好像在做夢。……供奉天神的神殿一側的幾間屋子,門口掛著的“兵器局”木板是幾個月前釘上去的,至今還掛著。張寧坐在一張大案後面的椅子上,等著姚二郎找的人陸續進來。

先來的有範老四和韋斌,他們坐在大案前面的椅子上等著。張寧打了聲招呼就沒再理他們,猶自翻看著面前的卷宗,他的眼圈發黑,神也有點萎靡。

過得一會兒,兩個總旗、負責兵器作坊的馬大鵬,加上姚二郎,老徐和文君也進來了。客廳裡一共九個人,大夥也不知道張寧為甚臉不好,多半以為他剛過來沒休息好,便相互作禮見面,一陣熱鬧。

“都坐吧。”張寧揮了揮手,示意眾人無須再客套,“我先說兩件事。”眾人聽罷紛紛入座,轉頭目視聽著。張寧用手指磕了一下面前的卷宗道:“第一件,從今起,名冊上已登記造冊的軍官士卒重新開始發放軍餉,兵器局管事的以及工匠重新發放酬勞。還是像以前那樣,範老四管好賬目,讓賬房使用錢物分類記賬和四柱清算法進行管理財務和物資,每旬我會派人撥付錢款和查賬監管。第二件,上頭已經議定想辦法去石門縣營救被抓的侯壇主,咱們來辦這事,我準備用鳳霞山百戶隊攻打石門縣,佔領這座縣城後營救侯壇主。戰死者家屬撫卹銀三十兩,受傷殘疾的得銀十兩,並繼續領兵餉,另行安置。諸位有何想法?”國字臉韋斌立刻就正說道:“幾門子母炮每門重達四百多斤,從鳳霞山到石門縣數百里崎嶇山路,沒法運出去。就算有炮,如果官府把城門堵死了,這種炮也難以轟開城門,城牆更是炸不開。咱們這點人強攻城池似乎不夠。”張寧道:“我從石門縣那邊過來,大致看了城防,沒有火器,牆上輕重炮一門也無,沒法遠程壓制我們,只要我們用火槍壓制城樓,就可以靠近城下,很多方法可以破城。常德府的垛集兵更是毫無戰鬥力可言,衛所指揮使連馬都上不去,我親眼所見。”顯然這事是經過姚和尚同意的,韋斌說了兩句便不再言語。

張寧又說:“武庫的火炮運不出去,未防將來落入他人之手,這幾天就融了化鐵,這次出戰不用火炮。官軍並不可怕,常德府的軍戶一年也訓練不了一回,咱們鳳霞山的武裝每天早上都要練習,不說有火器壓制,就是搏硬拼,也比官軍強。都是爹生媽養的,不能軍戶們掛上官軍的名頭就莫名變勇猛了吧?”兩個總旗聽罷笑起來,其中一個著手好像搖搖試的模樣。

手的大腦袋漢子忍不住開口道:“咱們打下縣城除了救人,搶他的一回?縣衙庫裡的銀子,還有那些大戶,不搶白不搶,不動老百姓便是。要是允許兄弟們這麼幹,到時候打起來鐵定猛不可擋。”

“我們不是土匪。”張寧道。

漢子悻悻道:“殿下勿怪,俺就是說說而已。”張寧道:“縣裡公庫裡的東西肯定是我們的,全縣也要收稅,特別是那些有錢有糧的更要收,到時候槍架在官吏們的腦袋上,讓他們幫著收。但是所有東西都要充公,兄弟們的賞銀按功勞分。不然咱們兵器局又要出錢造武器又要發餉,還要行賞,哪來的錢?”

“這不還是搶麼?”漢子笑道,“您是讀書人,用的法子就是不一樣。”這漢子姓羅,是左總旗的頭目,叫什麼名字張寧記不得了;另外那個右總旗是個瘦的中年漢子,因為姓張,印象深一些,名字叫張承宗。

張寧的目光從倆人的臉上掃過,覺張承宗要穩重一些,便道:“出發前咱們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張總旗,你派出一隊人馬百姓打扮,先到石門縣把城防、沿路地形等打探清楚。”

“屬下得令。”張承宗站起來抱拳應命。張寧見狀十分滿意,平時他都隨和的,這張總旗還能執禮恭敬,確是一個穩重知分寸的人。

張寧又看向範老四和馬大鵬:“你們把炮融了;檢查武庫的火槍,不能使用的修好;儘量多準備顆粒火藥。”二人也領命。鳳霞山使用的自制火藥也經過改良,用硝、硫、炭按照比例混合後加水攪拌,曬乾後拿兩種疏密不同的竹篩子篩出顆粒,這種顆粒火藥比粉末狀的要好用一些,至少有風的時候裝彈不會吹得到處都是。

安排了事兒,張寧便下令解散各忙各的活。他自己則和老徐二人到處晃悠,先去了村東的兵器作坊,裡面已經停工,只有幾個人守著,範老四正在派人把工匠們召集過來。

山東漢子馬大鵬見張寧過來了,便做出很趕工的樣子,先來的人就安排他們幹些簡單的活:拿竹筒裝彈藥。定裝彈藥這種事張寧當然知道,以前就安排兵器局幹過了。把定量的火藥和鉛彈一起裝在一個細竹筒裡,然後拿油紙堵上,再把這些竹筒用繩子系在一起;引藥倒不必如此麻煩。士兵們上戰場前,一般都要在身上掛一長串竹筒,如果戰鬥時間長耗完了彈藥,士卒們也可以自己重新把空竹筒裝滿。

離開作坊,張寧又去村外的草場上看韋斌和姚二郎訓練士卒。全隊將士一百二十四人,另有十多個雜兵。因為人少,戰兵人手都有火繩槍。其實鳳霞山幾個村莊加起來有七八百戶人家,此時沒有計劃生育一說一般人家都不只一個男丁,真要動員起來,組織一支千人的軍隊並非難事。不過以前這地方自然不需要那麼多武裝,注重的還是種地,組織起來一百多號人習武作為保衛村莊的力量足夠了;不過這一百多人長期習武,算得上是兵。

眾將士見張寧走過來,便紛紛抱拳彎拜見。張寧見狀呼啦啦一片彎抱拳很沒氣勢的樣子,腦門一熱便說:“以後咱們不要這樣行禮,另立個規矩。”大夥站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張寧想起現代敬禮的手勢,覺一幫古代人用那種手勢很奇怪,可話已經說出來了,臨時總得想個辦法,他忽然想起電影里納粹軍的敬禮很有特,直覺里納粹們好像很有組織力,當下沒多想便舉起左手來……

第一百九十三章通訊基本靠吼十月初六清晨,韋斌以下全隊一百三十六人(原一百四十八,缺十二人先去偵查地形去了)在村莊東北的草場上集結完畢,張寧等人隨後前往帶領軍隊。

按照張寧治軍後的編制,這股人馬名稱為“鳳霞山百戶大隊”。全大隊編制主戰將士一百二十四人:百戶以下分左右總旗,各旗領兵六十,百戶長官一人韋斌,總旗長官二人陳、張;每總旗分五隊,每隊十二人分左右小旗,小旗六人;隊正、小旗長同時也是戰兵,各隊正兼領左小旗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