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點了點頭:“你有主見,我便不必多說了。”景湛笑了笑,篤定道:“寧衍會是個好皇帝。”作者有話說: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一下,景湛和寧衍是惺惺相惜的純發小友誼組,包括江凌在內,小糰子組不會擦出任何cp火花,現在不會之後也不會~以及關於微博,之前寫在公告裡,才發現手機端看不到xd,id___茶狂魔阿言丶【【歡大家一起玩兒鴨~【謝白翦、kamiyah、枕星海、等不到時光、alessandra、子戚、餘額不足、田田很甜投餵的魚糧~謝青花魚_3eaojju06zh投餵的貓薄荷~謝擺攤兒賣書的pilz投餵的彩虹糖~非常謝~第124章新朝伊始,宮的案子要查,朝中先前一些釘子該清理的也要清理。寧懷瑾一個人忙不過來,硬是將江曉寒扣在了宮裡不許他走。

江大人這位新鮮出爐的首輔頓時忙得連休沐的功夫也沒有,他身上的傷需臥靜養,便與寧懷瑾商議之後將一部分朝事挪到了清思殿,每門庭若市,喝口藥的功夫還得翻兩本摺子。

江曉寒將輔政而不攝政時時刻刻掛在心裡,從不僭越,常的摺子與朝臣議完了還不算,每還得挑出重要的摺子收錄起來,拿去給寧衍過目,順手教小皇帝如何處理國事。

顏清原本還心疼他勞累,只是人往紫宸殿走了一圈回來,頓時也說不出話了。

先別說忙得腳打後腦勺的寧懷瑾,新帝寧衍過得比他倆加在一次都慘,還不及人大腿高的一個孩子,白天要惡補禮儀章程,晚上還要守靈,為表孝心連塊涼糕都不能入口,好好一個粉雕玉琢的小糰子,眼瞅著快要瘦了一圈。最後還是景湛看不過眼,以祭拜的名義偷摸給寧衍兩塊糖酥。

被舒川圍追堵截攔下的國師頭銜最終落在了景湛頭上,寧宗源先前提過的那座生祠也未曾停工,最後換了塊牌匾,一併歸了景湛。

宮城內外的戒嚴被由謝珏處理,謝將軍當歸整軍時在後宮多留了個心眼,發覺由於軍來得及時,後宮中人除了嚇得花容失之外沒出什麼太大亂子。只是溫貴妃第二被皇后一杯毒酒死在殿中,對外只說是兒子暴斃受不住刺,一時也跟著去了。

謝珏回來說起這些事時直嘬牙花子,說女人狠起來比男人還嚇人,那皇后看著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善茬。

他說者無心,江曉寒卻多留了個心眼。皇后是寧錚的生母,寧衍生母早逝,在後宮中沒人護著難免不好,乾脆挑了個寧懷瑾來清思殿與他商議政事的時間略提了提。

寧懷瑾為人很是穩重,沉片刻便去了。兩後宮中上下便傳了旨,先帝有所出的妃嬪可被接出宮榮養,未有所出的妃嬪皆入皇寺出家。皇后與先帝伉儷情深不忍夫分離,願出宮去皇寺祈福七年,一應典儀按太后規制來辦。

辦得是妥妥當當。

後宮那頭的事江曉寒不便出面,但在前朝卻沒什麼顧忌。

江大人雷霆手段,與寧懷瑾商議著,連消帶打地將朝堂梳理了一遍。溫府替寧煜背下了這個行為不端的鍋,溫醉最終也沒熬到來年天,溫府抄家滅族時,軍差點將他忘了。第二想起來時匆匆去看,才發現他已經死在了病榻之上,身子已經涼透了。

除了外戚,寧煜一脈的臣子親近者或貶官或下摺子令告老,其餘那些趨炎附勢的敲打一遍也就過了。

水至清則無魚,寧衍是個孩子,若下死手整治朝堂難免會落下隱患,不若就此殺雞儆猴一番,也能換一句新帝仁德。

在家養傷的範榮自然在近臣之列,寧煜供造反的名頭對外瞞得嚴嚴實實,可朝堂上下卻瞞不住,寧懷瑾與寧衍商量著下旨懲處範榮的時候,江曉寒正在清思殿與太常寺卿商議登基大典的儀制。

寧衍畢竟太小,若真是按舊禮焚香沐浴戒食一天,再在太廟跪兩個時辰,怕是要昏過去。

江曉寒正為了如何給新帝做面子而犯愁,內閣的僕人便已經帶了寧懷瑾批過的摺子來給他看。

範榮的那一本放在最上頭,江曉寒打眼一瞅便看了個正著。寧懷瑾替範榮留了面子,只是剝了他一家的官職誥命貶出京去,責令三代不能進京。江曉寒肩上被穿骨鏈磋磨出的傷口還在作痛,他卻已經對範榮的下場無動於衷了。

這封摺子被他隨手放在了已閱那一沓裡,與其他的瑣事摺子隨意疊在了一起。

新帝的登基大典來得倉促卻不敷衍,太常寺卿在往清思殿跑了七八趟之後終於定下了最終的儀制。

寧宗源替寧衍選了個好子。

冬月二十七那天是個萬里無雲的大好晴天,京城內外的道觀寺院皆敲完了先帝喪禮的三萬聲祭鍾,將白緞撤了下去。

天不亮寧衍就得去太廟祭祖,太常寺卿頭一天晚上緊張得一宿都沒睡好覺,第二次宣念祭辭時眼下一片烏青。

寧衍身著龍袍,由寧懷瑾陪著走到了太廟門前,接過太常寺禮院手中的高香,率文武百官在太廟門口恭恭敬敬地上了香,隨即自行起身,獨自一人進了太廟的大門。

顏清只管祭天,不必跟著來太廟祭祖,可惜江大人身為首輔,卻怎麼也躲不過這差事,領著百官在太廟門口跪了足有半個時辰,才將寧衍從太廟中盼出來。

祭告宗廟是為了在列祖列宗面前過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