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八十三章錢是什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嗯,現在使用的錢有三種,銅錢、金五銖和布,在過去錢還有更多。歷朝歷代各國都曾經使用過不同的錢…”這個說起來就比較複雜了,張慎說了半天,才說了個大概。

張慎原來學的是軍事之類,這些都是學自項奉。他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紮實,項奉欣地點點頭:“現在,鑿剪五銖、靈帝四出、董卓小錢、馬踏五銖、豫州五銖…是如何兌換的?”由於止大量不合格的五銖通,張涵也被迫鑄造了大批量五銖錢。因為鑄錢場位於馬踏湖畔,故名之為“馬踏五銖”份量比靈帝四出錢稍微輕些,但鑄造美,圖案清晰緻,很受歡

與此同時,各路諸侯都在鑄錢。不同的五銖錢之間也有個兌換問題,這是錢莊的本業,張慎張嘴就來:“鑿剪五銖、董卓小錢等一文不值,只能當廢銅出賣;靈帝四出、豫州五銖和荊州五銖差不多,都比馬踏五銖稍微低些,比值約在1。2下…至於什麼當五、當十、當百錢,則一文不值…”

“其它的就不說了,為何靈帝四出文錢會比馬踏五銖不值錢,明明我們都知道,靈帝四出文錢使用了更多的銅,按說,應該更值錢才是。這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是什麼覺得錢的價值的?”張慎抓耳撓腮想了半晌,也不知道怎麼說明這種情況,躊躇了片刻,方吐吐地說:“這個…人們不喜歡靈帝,所以…”項奉忍不住笑了,他也不為難張慎,卻突然問了一句:“伯重,你說,這紙能不能當錢用?”

“!”這句話石破天驚,張慎一下楞住了。

紙能不能當錢用?

當然是不能!(這是張慎的第一反應。)可是,等等!錢票不就當錢用了嗎!用的人還不少…但要說紙能當錢用,張慎卻覺得說不過去,怎麼想怎麼彆扭!

項奉手捻鬍鬚,得意洋洋地闡述自己的偉大發現:“其實,何者為錢,是一件約定成俗的事,同樣的錢票,為何四海錢莊的就要比其它錢莊的值錢,這是因為四海錢票的信譽樹立了起來。由此可以看出,錢最重要的是信譽。…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相信紙可以作錢用,那它就是錢!

信譽就是錢的命!也是錢莊的命!

伯重,無論何時,你都要記住這一點!”

“…

北地郡的形勢就是如此,韓遂、馬騰等與白馬羌等之間信使往來,絡繹不絕。我估計,西北的戰事十有八九要綿延下去了…”北地郡位於幷州和涼州之間。自南匈奴一部逃走,一部內遷之後,漢軍面對的敵人,就主要是叛亂的羌了。誰也不是傻瓜,欺敵之計在南匈奴身上已經用了一遍,就無法再用在羌身上了。羌諸胡不甘心內遷,對和談也心懷疑慮。大軍在外,不易久拖不決。諸胡竟敢抗拒天兵,張律當然不會手軟,他悍然對之實行了屠殺。大軍過處,不從者盡數斬殺,從者盡數掠走為奴。短短數月,叛亂的羌幾乎被殺了大半。以白馬羌為例,十餘萬族眾如今不足五萬。不少小部族乾脆就被。

劉文標平復朝鮮半島,震動了整個倭島。各方勢力驚駭之下,多企圖和解,奴隸買賣因而大受影響。迫不得已,船隊轉而向南從漲海(即南海)大批購入奴隸。漲海諸島上,部族眾多,又各自分為無數部落,毋須挑撥,也常互相廝殺。隨著船隊的推波助瀾,部族彼此之間的矛盾迅速化,奴隸貿易發展很快。不過,漲海氣候溫暖,物產豐富,土著比較懶散。遠不如倭人吃苦耐勞,便於管理。而且,距離較遠,成本也上升了不少。

張律屠刀高舉,在西北羌諸胡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韓遂、馬騰等人都與羌諸胡好,軍中充斥著羌胡人。馬騰的母親就是羌人,藤蔓牽連,卻由不得他們袖手旁觀。再說,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不過,韓遂、馬騰等人各懷心機。彼此之間又素有恩怨,馬騰的子前兩年都死與韓遂之手。一時間,尚未達成一致。

“…

另外,聞袁紹新敗,已有意退兵,丹陽的戰事行將結束。孫策出人意料地佔了上風。不過,孫策也無力驅逐曹佔據丹陽郡全境。可想而知,兩軍將長期相持下去了。…江東各方勢力你來我往,至今戰事已經持續兩年多了,士卒疲憊,民生凋敝,這正是進攻的好時機…

事情就是這樣。參謀室建議:穩住必西諸將,進軍江東。”冰嘉生不羈,平裡總是不拘小節,此刻卻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想來,那張涵暴怒,給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張涵沒有說話,環視一週。戲志才大病初癒,耷拉著眼皮,不知在想什麼;張澗、岑濤和許陵目不歇視,並不想發表意見;張音與張涵眼光一錯而過,他也沒什麼說的;賈詡和田豐都若有所思。

“元皓,你看如何?”田豐此時身為丞相府兵曹,在戲志才生病時,他一直協助張涵管理著兵事。沉了一下,田豐說道:“關西諸將以韓遂、馬騰為首,此二人關係不睦,可以分而治之。而且,而人都有質子在信都,只要不過於迫,採遣使者安撫,輕易是不會反叛的…

而江東之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務必儘快起兵渡江。參謀室作了兩個方案,一是進軍丹徒(即鎮江),一取會稽…

取會稽郡的,儘快佔據一穩固之地,這就不說了。那取丹徒的,我建議,在取得丹徒、曲阿之後,建立一穩固基地,一面派出使者,說服孫策,一面穩紮穩打徐徐進軍…”張涵不置可否,轉首問賈詡:“文和,你看…”

“元皓此言大善,我建議,讓董昭出使關西…”賈詡捻捻鬍鬚,慢慢說道。

江東如何,卻不必多說。孫策志向非小,意佔據割地稱雄。然而,曹立足丹陽,若張涵再在大江之南立下足來,割劇江東便都成了泡影。只要條件適當,孫策必不肯負隅頑抗到底。袁紹新敗,兩軍即便想聯合,短期內也很難密切合作。丹陽之西南有廬江太守陸康,會稽之南有州刺史士,一道詔旨,足以令孫策腹背受敵。因此,孫策不足為患。假使上述皆不可恃,以張涵之海軍,江東也非不能克。一旦有了立足之地,掃平江東更指可待。

薰昭嘛,在張涵幕中也頗為出,為人膽識過人,又善於言辭,出使關西是再好不過的人選…

張涵心中允了,卻轉身詢問戲志才的意見。戲志才自無異議。

豫州地處中原,乃百戰之地。若先取之,則西臨袁術,東接孫策,南有劉表,三面受敵。故而,張涵先取江東。東南一定,豫州頃刻而下,荊襄之險要則盡失。除了巴蜀,天下便再無抗手。至於涼州一隅,反掌可定,卻不必放在心上。

“那好!令董昭為欽使,出使關西,務必安撫關係諸將;令張超為欽使,隨軍渡江,伺機出使孫營;令審配為欽使,出使廬江…”見眾人沒有異議,張涵開始了下一個議題:“元波,你說說各城市建設公共沼氣池的事。”

以下不…

不過,既然大家喜歡,多少收幾個好了,不知大家喜歡哪一個?

另外,昨天我姥爺去世了,所以沒能更新。抱歉!忘了通知大家了。老實說,我與姥爺關係並不好。我也自認,是個情淡薄的人。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心裡亂七八糟的,什麼也寫不出來。那一刻,忽然想哭…

晚上還有一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