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起程北燕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上與皇子是父子,更是君臣。這一點戚文懷時時刻刻牢記在心,無論父皇有多疼愛他,在他心中,皇帝的身分總是高於父親的身分,正是如此,他在父皇面前總有一些拘謹。
“這是朕給你的賀禮,賀喜你要當父親了。”皇帝遞了一個木匣子給戚文懷。
父皇此時召他進宮是為了送賀禮?!戚文懷壓下心裡的疑惑,推辭道:“宮裡的賞賜已經滿庫房了。”
“宮裡按例會有賞賜,可是,這是父皇給的。”宮裡的賞賜和父皇給的還不是一樣嗎?戚文懷覺得好笑,不過也沒說什麼,皇上說不一樣,難道他還能堅持一樣嗎,總之收下就對了。
“打開瞧瞧。”父皇哪一次賞東西時會特地叫他瞧瞧了?戚文懷這次倒沒有多說什麼,打開木匣子,裡面是一個雕工緻的赤金鐲子,說起來不貴重。
“這是你母妃親手為媳婦設計的鐲子,她總是嘮叨將來有一天要親手為媳婦戴上,可惜她沒能等到你娶正妃,朕如今只是代她送給媳婦。”既然是母妃要給兒媳婦的,何必說是父皇給的?戚文懷覺得今
父皇話中有著不能言明的含意,可是他無心追究,只是滿懷思念的摸著鐲子。
“回去就給你的寶貝媳婦戴上,你母妃一定很開心。”
“謝謝父皇。”
“太后出殯大禮之後,你就進兵部。”雖然早就猜到了父皇一定會叫他進兵部,目的是接收張家的勢力,可是,狗急了會跳牆,這不過是在張家痛下殺手。
“太后出殯大禮之後,兒臣想去封地。”
“什麼?”
“早在二哥坐上太子之位,兒臣就該前往封地了。記得兒臣告訴過父皇,娶個同甘共苦的子,兩人就前往封地,這乃兒臣肺腑之言。”戚文懷的態度無比真誠,看得出來並非一時衝動的決定。
“朕要你留在京城,朕…朕已經失去你母妃了,不想再失去你。”皇帝看起來非常疲憊,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何他不能體會自己的用心良苦?
“兒臣不宜繼續留在京城。”
“朕叫你留在京城,你就留在京城,況且你的寶貝媳婦如今是有身子的人,如何得起一路折騰到北燕郡?”皇帝微慍的擺了擺手。
“不要再提去封地的事。”
“好,兒臣暫且不提去封地的事,可是兒臣好不容易才悉吏部,不想去兵部。”
“父皇希望你…”
“二哥如今在兵部,我還是待在吏部。”戚文懷唐突的打斷皇帝,因為他很清楚父皇要說什麼,可是有些事不能說出口,尤其幹德殿一定有榮貴妃的耳目,他們的每一句話皆會傳進榮貴妃耳中,若是父皇明明白白出廢太子之意,榮貴妃很可能會冒險發動政變。
皇帝顯然意識到自己差一點失言,口氣轉為溫和。
“你二哥在兵部毫無作為,朕想讓他進工部磨練。”戚文懷在工部待過,那兒可是苦差事,三年前的水患他還差一點喪命,一個人不小心掉入洪水之中死了,即使是人為所致也無從查起,而且太子從來不是一個可以吃苦的人,又如何願意去工部那種地方?
“二哥是太子,父皇應該將二哥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為君之道。”
“想要當一個好皇帝,應該四處多磨練。”
“為君者不必事事躬親,重在用人。”是啊,劉邦與項羽爭霸能得天下,不是因為劉邦比項羽更有才幹,而是劉邦比項羽更懂得用人之道。皇帝轉而道:“還記得你母妃的教導嗎?”
“兒臣時時刻刻不敢忘了母妃的教導。”皇帝滿意的點點頭。
“你母妃將你教導得很好,可惜,她去得太早了。”父皇是在暗示他,母妃也希望他繼承皇位嗎?不,也許對母妃來說,活下去比成為一國之君更重要。念頭一轉,戚文懷彷彿沒聽懂其中的含意,只是淡淡的道:“是啊,母妃去得太早了。”
“你母妃的身子一向硬朗,怎會染上了風寒就一病不起?”當初父皇不願意追究,如今說這些又有何意義?戚文懷如此想,卻什麼也沒說。
“夜深了,朕要歇了,你也回去歇著吧。”戚文懷離開皇宮時,心情莫名沉重起來,父皇顯然心意已定,他雖從未放棄那個位置,卻不想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與太子對上,父皇太躁進了,這讓他隱隱有些不安。
太后出殯大禮之後,皇上還來不及下旨讓戚文懷進入兵部,宮中就傳來皇上對太后的死過度哀痛而病倒的消息,戚文懷只能匆匆進宮。
戚文懷一進宮,芍藥就一直很不安,太后去了,皇上正準備大展雄心,怎麼可能在此時因為過度哀痛病倒呢?此事有詐,宮中肯定有變,可是一想起戚文懷出門之前的囑咐,她不肯有一絲絲不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