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第二章運動生涯的巔峰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到大家都慌慌張張地跑到樓門口,警報卻莫名其妙地停了,等了好久,一個官員模樣的人跑來向我們解釋說,不知是哪個值班人員不小心,碰到了火警的按鈴,是個誤會。原來是虛驚一場!瞭解了情況以後,我們開始陸陸續續往房間走,說實話,心裡真窩火!這不是故意讓我們休息不好嗎!不經意間看到身邊的潘文莉,大家一下子笑了,有的甚至笑得捂著肚子連連喊疼。原來,慌張跑下來的潘文莉還緊緊抱著一個大暖水瓶。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啊,她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我…怕被火困住,帶個暖水瓶到時候大家好有水喝啊。"我們一聽了,笑得更厲害了。

不過,經過這次折騰,大家後半夜都沒有睡好,早上五點天矇矇亮時,就聽見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從開幕式現場回來的聲音,隱約有人說:"趕緊睡覺,累死了…"羨慕他們還可以睡覺,我們卻要起了。

幾個小時之後,我們的奧運之戰就要打響了!

十六天像過了十六年奧運村修得很大,很漂亮,但是裡面很少能看到我們中國女排的影子,我們也很難看到大家,因為每天都過著四點一線的子,在訓練館、比賽館、餐廳、房間之間織布一樣地穿梭。餐廳和駐地的走廊裡有電視,只有吃飯和路過時,我們才有心情瞥上兩眼,而這時往往會聽到有人通知:"開會了…"在那十六天裡,我想我們把一年的會都開完了。賽程安排隔一天一場比賽。每場比賽結束和休息的那一段時間裡,按照慣例要開4個會:總結會、務虛會、務實會、準備會。我們一共打了八場球,也就是說至少開了32個會。不管什麼會,大家都要發言,總結上一場比賽的經驗,分析下一個對手的特點,預想出所有可能出現的困難,再想對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早在去美國之前,我們就針對每個對手做了充分的準備,做比賽方案,畫線路圖,提到哪個隊,幾乎閉上眼睛就能想出它的威脅在哪兒,它的突破口又在哪兒,臨比賽前一天還要人手一份輪次表對輪次…總之,準備工作真的細緻極了,每一種可能下每一個球的處理都有預案。

還有一個老問題在困擾我,就是我依然吃不下西餐,每次吃飯時,郎導都專門坐在我旁邊監督,有時看我實在是難受,就網開一面,允許我買些麥當勞、肯德基等漢堡當飯吃。記得打完小組賽的時候,疲憊不堪的我曾站在陽臺上對王怡說:"在亞特蘭大這十六天真像是過了十六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