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鹽的法子,產鹽量上去了,鹽場裏的煮鹽工也可以解了。

到時候他還可以再給他們找到新的出路,而且他已經想好了,到時候就讓人傳授海水養殖的法子,現在珍饈閣,飄香樓都需要大量的海產,但是按照現在漁民每天的收穫,很難支撐。

如果可以發展海水養殖,就算開始只是簡單養一些海藻類,也能解決一大部分的原材料。

而且就算產量大,這兩家吃不下,還可以製成乾貨,銷往內地,這樣的海味,在內地還是很受歡的,還可以順帶的傳播幾個吃法,刺銷售。怎麼看都是很划算的買賣。

只不過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一個處理好鹽監這些人,二建造曬鹽場,實驗曬鹽的可行,三開班授課,教大家海水養殖的事宜。

理清楚要做的事情之後,紀修然就着手做計劃,除了要安排人手之外,還要整理材料,這些都要他自己親自完成,沒有人能夠幫他。

第二天上值的時候,紀修然便把自己昨天做好的公文拿給於文淵看,這個公文是關於在各個縣學開設成人班的,在傳授技藝之前,他要先教化自己下轄的百姓。

而且作為一個致力於發展大夏教育事業的有志之士,他一直貫徹一個思想,走到哪裏便教到哪裏,而且面向的都是那些沒錢讀書,而錯過年齡的成年人,他們是最需要教化的一部分人。

紀修然並沒有天真到要在全國推廣這樣的教育理念,在這個年代,上位者大多推行愚民教育,這樣自己的百姓才好控制,因為受了教育便懂了道理,懂了道理便有了思想,有了思想便不可掌控。

作為統治者,最忌諱的就是自己的子民太有思想,這樣他們便不能好好的掌控他們。

紀修然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並沒有想過要做全國去推廣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儘可能的做到最好。

而且他也明白自己的小動作,上面的人都一清二楚,之所以一直沒有反應,一個就是他的小動作,不至於動搖國本,再一個便是,上面的人也在考驗他,看他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另一個就是,有人保他。

紀修然正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要什麼,行動上才會沒有顧忌,這樣反而打消了那些窺視者的疑心。

於文淵拿到紀修然給的公文,看過之後,沉了一瞬:“大人,此間所述雖為利國利民的好事,只是每個縣學裏麪人手有限,恐難以出人手負責此事。”紀修然當然也知道各個縣學的情況,這些問題他早就想到了,拿出自己寫好的名單,遞給於文淵:“這些是本官從家鄉帶來的人手,已大致做了分配,他們此時正在門外等候,於大人可以考核一番。”於文淵接過名單,聽到紀修然的話,點頭應是:“既然是大人找來的人手,應該是一些有才之人,只不過此事關係重大,按照規定還是要進行一番考核,還請大人見諒。”紀修然對於這些並不在意,也不認為是為難他,大方的點頭:“於大人不用在意本官,一切按照規矩辦事便是,要是有人不合格,本官也不會包庇。”於文淵聽到紀修然的這話,也放心了下來,着手安排考核的事宜。

不過紀修然推薦的這些人,都是青山書院出來的成績優異之人,衙門裏的考核,自是難不倒他們,所以這些人全都順利的通過了考核。

被安排到各個縣學裏,進行開設成人班的事宜。等成人班的課業結束之後,便開課教授海水養殖等內容。

在開課之前,紀修然先在海邊,人跡罕至的地方劃出一片灘塗,實驗海藻養殖。像海帶,紫菜,裙帶菜,蓴菜等等比較好養的海藻類,他先讓自己手下的人,實驗出一種真實可行的種植方案。

實驗成功之後,正好可以教給成人班的這些學生。如果不願意學,也可以選擇其他內容。

紀修然還利用閒暇時間,從記憶之書中整理了一些海洋生物,和一些航海常識。這些內容整理出來之後,他為了切合這個時代,還去查閲了本土人士著作的,關於海洋內容的書籍。

兩方印證,把附和這個時空的,常見的生物和常識單獨整理出來,自己有閒的時候,還會親自去找有經驗的老漁民聊天,自己沒空就讓人走訪有經驗的漁民,各放印證,最後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候整理成冊,總結了一本《海經-生物篇》。

其中不僅介紹了海里一些常見的生物,魚貝蝦蟹,還介紹了一些不常見的,海星,水母,海綿之類,另還着重介紹了一下顏亮麗的危險生物,和一些不常見的龐然大物,一些通常碰到都會被當成海怪的生物,大王烏賊,大型章魚,鯨魚之類,除了介紹外觀,還介紹了食用方法和特殊功效,算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海洋知識總結。

對於這些漁民和在海邊生活的人,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就算是內陸人看了也會對海洋的生物有一個大致瞭解,而且全文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看了都會忍不住對神秘的海洋,心生嚮往。

只不過紀修然沒想過要靠這本書,揚名立萬,所以只是當做一個教學工具一樣,發個成人班的學生們翻閲,並沒有在全國傳播。

只不過於文淵拿到這邊書之後,驚歎於裏面收錄的內容的全面和準確,便送了一份去京裏,這才讓京城裏的人聽到了消息。

這份便自然而然的落到,現在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