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説官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史記》式的描寫,在二十四史中,在所多有。有些皇帝,品行低下,行為殘暴,除去嗜血殺人,沒有做過什麼好事,但因為他們是皇帝,所以史家對其照例吹捧—寫他們的不凡出身,説他們是這樣那樣的神龍化身,君若不信,讀讀《北齊書》,便知此言不虛。

給皇帝找異兆,固然不是《三國演義》等傑出文學名著的發明,可這些古典名著卻繼承了這種傳統。《三國演義》的幾位開國皇帝,個個都有異兆。

頭一位,自然是劉備。劉備雖然家境貧寒,但本人相貌出奇,演義上説他“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且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若塗脂”劉備不但長得奇異,所生之地,猶有奇景。《三國演義》上説: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劉備後來當了皇帝,連他家鄉的樹都成了吉兆,而且小小年紀,便説“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要知道,古人説此等大逆狂言,是有滅門之罪的。君不見,項羽隨叔父見秦始皇車儀,便説:“彼當取而代之。”他叔叔慌忙掩住其口。劉邦見到秦始皇車儀,便嘆:“大丈夫,當如是耶!”然而那是心語,並非仰天長嘯。如此看來,劉備比之乃祖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了。但劉備後來既然做了皇帝,便生些離奇的事情出來,也有人信,而且,如果沒有奇蹟,反倒讓人覺得不夠意思。

中國古來文明渴望信的情形,於此可見一斑。

劉備有異兆,孫權也有異兆。此書借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的口中道來:權母吳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張昭二人至,謂曰:“我本吳人,幼亡父母,與弟吳景徙居越中。後嫁與孫氏,生四子。長子策生時,吾夢月入懷;後生次子權,又夢入懷。卜者雲:‘夢月入懷者,其子大貴。’不幸策早喪,今將江東基業付權。望公等同心助之,吾死不朽矣!”生孫策,夢月入懷,生孫權,夢入懷。二人皆大貴,然而月亮終究比不過太陽,所以孫策死了,孫權當了皇帝。可嘆這二位的老爹孫堅,雖然本身武藝高強,又得到玉璽,怎奈他老孃生他時,不會做夢,所以雖有玉璽,還是命喪他鄉,嗚呼哀哉。

《三國演義》的作者,擁劉反曹貶孫,對於曹氏最不興趣。所以,雖然三國的三個創業人中,曹最有才華,最多智慧,但他就沒有什麼異兆了。説來説去,不過是個亂世雄罷了。神異種種,曹怎麼配得上呢,他不配!曹固然配不上,曹丕卻配得上,因為他做了皇帝。所以雖然演義的作者對曹氏宗族十分不滿,但面對曹丕做皇帝的現實,也只好曲為言之。事見演義第32回,書中介紹:

大家正在读